(153)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三个人都像上了岸的鱼,在艰难的呼吸着。
在大家的沉默下,李信海突然咳嗽两声,对李信志和陶然儿说道:“大哥,嫂子,我来这里是想说,既然已经找到了大嫂,那么,你们两个人在这个小岛上休养一阵子,我因为还有别的事,就来辞行了。”
他最终还是认了李信志这个大哥,选择维护陶然儿,相信陶然儿,不伤害陶然儿。
陶然儿鼻子泛酸,眼圈发红,她很感动。
原本愤怒狐疑的李信海,因为李信志这个大哥的情义,选择不与她为难。
陶然儿眼睛红红的,像一只兔子,她不想李信志和李信海看到,因此低下头去,内心却是十分温暖,也坚定了她一定要保护江南的心,江南的人民现在怪责她不要紧,给她时间,她一定会洗清冤屈,表明自己的真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李信志也努力笑了笑,看了一眼李信海,对陶然儿装作轻松地说道:“呵呵,信海他是海上王,有整个海域要管理,自然十分繁忙。他要走,你就让他走吧,我们也好在这个小岛上重新过过二人世界。”
听到李信志这样说,想起刚才他们在外面的谈话,陶然儿又想掉眼泪,她不能让李信志看到她哭,因此只能别转开面孔。
信志对她真好——大概穷尽了一个男人对女人好的极致——
她在想,用一个什么办法,让李信海去长安夺得那笔巨大的财富?
李信志要李信海走,虽然两兄弟争吵得很激烈,但是最终,李信海还是认了李信志这个大哥,李信海是来辞行的。
对于她无意之中犯下的巨大错误,当着她的面,李信海尽管内心无比愤怒,但是没有指责她半句。
有时候她倒真想李家几兄弟狠狠地骂她一通,如果骂她一通可以改变现在江南与江东相比,国力悬殊的现实。
陶然儿轻轻地皱着眉头,她思量着说什么话,可以将话题转到长安的王家的国库上去,沉思间,一瞬间想起在这个小木屋的厨房里,还有两具人的骸骨,她曾经一度以为那两具骨头是李信志和李信海的,因此,一直很担心紧张。
想到这里,陶然儿一边脑海里思虑着法子一边对李信海说道:“信海,我之前在这个小木屋的厨房里发现了两具人的骸骨,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在这里,你知道原因吗?”
李信海听到这里,笑了起来,对陶然儿解释着说道:“嫂子,让你受惊吓了,真是对不起,三年前,你和大哥来到这个小岛短暂的住了一阵,后来你们走了,我也要到别的地方去,我想着这个小岛风景十分美丽,你们两个在这里好像过得很开心,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或者说就算没有想过再来这里,如果有一天,你们在临安城住得久了倦了累了,想找个地方散散心小住一阵,也许会想到这里,所以我想不能将这里丢弃。”
陶然儿点了点头,心里又想哭,若干年前,李信海对自己真是不错,情深意重,完全是小叔子尊重大哥大嫂的样子,房子如果没人打扫整理,会越来越败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一样,如果不用心地维系,那么就像那飘在半空的泡沫,迟早会破灭。
可是现在,他却恨她入骨,她对曾经的李信海不由十分感激,他真是一个十分心细体贴的男人,又长得十分高大俊逸,真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因为想着她和李信志有一天会重新来到这个小岛,所以他在离开之前,安排人手照管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李信海现在对她这样反感痛恨,只不过是因为他误会她在一心一意帮着江东的孙赫武。
陶然儿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被李信海误会,她觉得痛苦,整个人仿佛泡在中药水里,苦楚难言。
李信海对陶然儿继续说道:“我抱着这样的打算,在离开这个小岛的时候,就安排了两个义仆照管这个小岛,他们跟随了我一生,在我小的时候,也像父母一样照顾着我,十分的忠心,但是他们两个年纪大了,对了,他们是两口子,可能是后来,我走了之后,他们两个人年纪大了,就双双在厨房里老死了吧,因为没有后代,这个小岛又只有他们两个人,所以最后没有人帮他们埋葬,因此,几年后,你重新来到这个小岛,就看到他们的骸骨了。”
李信海说到这里,拱了拱手,对陶然儿微笑着说道:“嫂子,你放心,我已经安排人手将老两口的骸骨埋在了这个小岛的山上。你再也不会在厨房看到吓人的东西了。”
原来如此,陶然儿点了点头,想起王思明当时的推断,他说他们不是打斗死的,也不是中毒死的。
原来是李信海的两个老佣人,老死在这里。
李信海看了一眼大哥和嫂子,对他们两个人拱了拱手说道:“我一会就走了,不过大哥和嫂子请放心,我仍旧会安排人手在这个小岛上,照顾你们的生活的,一切的饮食起居,自有人照料,大哥和嫂子在这里安心地休息一阵子吧。”说到这里,他停了一停,接着又语带讽刺地说道:“大哥大嫂啊,现在江南弱小,随时可能会被江东吞并,我总得出去寻找短时间的强国之道,虽然没什么希望,但总得去寻找一番。”
他心想,我曾经一心一意敬你为嫂子,真心实意待你,可是你又是怎样对待江南的?
李信海想到这里,一张脸面罩寒霜,整个心也是冰雪覆盖。
他连珠炮的将告别的话气愤地说完,转身就要走,他长身玉立,阳光从外面射进来,他在门口挡住了一半的太阳,也因此,身形显得更加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