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百三十四章,谁家朝廷(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过田建秀却不知怎么的突然又犹豫了起来,又拖了两日才带着手下四千来人投了降。吴三桂细细查看了一下田建秀的兵,见田建秀的兵大多是真的好些天没吃饱了,再一问,才知道,田建秀的兵已经断粮了好几天了。田建秀投降后,吴三桂留下两千人守住潼关,又将田建秀手下的兵打散了,大多充当辅兵。然后便带着大军,一路向北,一直到了平阳。却说平阳城在前一段时间也曾经被李自成拿下过,那平阳知府原本想要抹脖子,但又怕疼,想要上吊,却又担心死后舌头伸出来,颇为不美,最后犹豫间便被李自成抓到了,然后,便毫不犹豫的投降了李自成。然后被李自成继续留用。可没想到李自成不中用,打下了北京没多久便被赶了出来。李自成一败,这位知府大人立刻又反正,只是朝廷虽然宽赦了像姜瓖这样的有兵的军头,但对于附逆的文官,却并没有这样的既往不咎。这为知府虽然反正了,但却还是被革了职,而他的位子便落到了马士英的妹夫杨文骢的手里。

杨文骢是举人出身,本来并不能直接授一方知府之职,但马士英却以杨文骢当年曾经参加过贵阳守卫战,“有战守之才”为名,将自己的妹夫推到了这个位子上。这平阳在这时候,并不算是什么好地方,其实马士英把自己的妹夫丢过去,也不过是让他镀镀金,有些资历了,后面便好用罢了。却不想杨文骢刚上任没多久,就遇到了建胬入寇。马士英有意让杨文骢在家里装病躲一躲,等建胬退了,再去上任。却不想,这杨文骢知道了建胬入寇的消息之后,不但不怕,反而说:“文骢自幼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安有见贼寇而退避之理?”便不顾旁人劝阻,只带了长子杨鼎卿以及几个亲随便到平阳来上了任。

(杨文骢便是《桃花扇》中提到的那个杨龙友。此人是明末最为著名的画家,也是复社最初的社员之一。鼎革之时,杨文骢以佥都御史的身份担任郑鸿奎的监军,郑鸿奎兵败后,南京陷落,百官俱降,杨文骢退往苏州,毁家纾难,组织义军,坚持抗清。清军派人招降,文骢斩杀使者,以示决心。后来唐王登基,文骢投奔唐王,继续抗清。后来清军围攻衢州,杨文骢帅军并全家三十余人前往增援,兵败被俘,不屈而死。阖家三十二人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只是因为他是马士英的妹夫,便被东林党人诋毁。《桃花扇》中不说他抗清殉国,却说他弃官而逃。实在是大大的不公。)

杨文骢到任之后,立刻便整顿城防,只是这平阳城中,如今所剩人口不多,又听说建胬逼近,一夕数惊,甚至就连官衙中的衙役也多有逃亡。更不要说组织义军什么的了,杨文骢忙得头发都白了不少,却才勉强组织起三百余人,准备守城。

杨文骢自然知道这三百来人是守不住平阳的,便也做好了取义成仁的准备。却不想,吴三桂带着大军赶在清军之前,到了平阳。杨文骢自然是大喜过望,赶忙亲自出城向迎,将吴三桂的大军请入了平阳。

吴三桂与杨文骢见了礼,便在知府衙门中商量起了如今的局势。杨文骢便拱手道:“要说打仗,吴帅身经百战,非下官能比,这守城的事情,自然是一切都听大帅的。大帅要是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只管下令。下官百死不辞。”

吴三桂见这杨文骢如此的上道,却也很是高兴。要知道,我大明的地方官看不起武将,喜欢胡乱干预指挥,乃是多年的恶习。而杨文骢又颇有背景,是首辅的妹夫,又是安平王世子的朋友。若是他也有这毛病,却也让人头疼。便也笑道:“岂敢岂敢,末将只有一事,如今却需要有劳大人。末将一路过来,见乡间尚有村寨人口。末将一来担心,等建胬来了,这些人会被建胬掳走,二来又担心建胬到时候会驱赶这些人攻城。杨大人,这些人也是天子的赤子,如何能看着他们落入这样的境地?只是若是将他们全都收入城中,末将带的粮食却又不多,若是建胬围城,却难以支撑。所以末将觉得,大人不如下令,让他们先行向南边避让。末将可以派人护送他们躲到黄河以南去。等到建胬退了,再让他们回乡也不迟。”

杨文骢想了想,又问道:“大帅说的很是,只是这些百姓,离了家乡,到了河南,可有粮食吃?”

吴三桂笑道:“这却不用担心,此前三桂在那里攻击潼关,屯下了不少军粮,而且那里有黄河水运,调运粮草也相对方便。大人不用担心。”

杨文骢想了想,便道:“如此,下官便全力配合大帅!”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吴三桂便起身告辞,说是要到军中去安排防守的事情。杨文骢便起身送将出来。吴三桂出了门,朝着杨文骢又拱了拱手,便上了马,带着百来个骑兵走了。

进了军营,吴三桂便命人将自己的心腹孙文焕找来,对他说:“你安排人去和安平王的商行联系一下,便说我这里有一批人口,问他们要是不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