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愿冷淡地点点头,没有再开口。
离开了赵光宗等人的视线,梁三愿还真是带着小杨过在村子中四处转转,脚步悠哉,仿佛在认真地饭后散步。
围着村子外围转了圈,两人走到了村口,站在了之前的大石头上。
小杨过蹙眉道:这地方有些奇怪。
梁三愿背着手望向村子内部,没有转头,只是轻声问道:哪里奇怪?
小杨过犹豫再三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怎么该形容:他们太、太正常了?
正常到就是像所有普通的村子一样,除了位置不太对,这里的所有人、所有物,都与他曾经见过的村子一样,并无特殊。
为什么这样的地方会被人传成一个恶贯满盈的土匪窝?
梁三愿似乎知道他所想,喃喃道:对啊,这样正常的村子怎么会是土匪窝呢?
※※※※※※※※※※※※※※※※※※※※
虽然庄主没有出现,可章章都有他的影子啊(:3_ヽ)_
*
谢谢妙妙妙脆角大佬地雷的投喂,么么哒~
第76章阿雕:爱情守护者
梁三愿从小所受的教育是不明白就问,不懂装懂被逮到可是会受到惩罚的。
当然,这方面肯定也会有技巧。
这事急不得,梁三愿垂眸想了片刻,最终决定该干嘛就干嘛。他与小杨过以绕着土匪窝为原点,将方圆二十公里都转了个遍。
全当散步了。
一圈走下来,不出梁三愿意外,这地方人烟稀少,除了赵光宗的地盘,几乎就没有大型的聚居地,只有个别零散的流浪汉和乞丐,在这个范围内找了间破庙或是被原主人舍弃的房屋当做家。
不过,用来打探消息却已经足够。
梁三愿相貌特殊不易露面,通常是小杨过根据梁三愿的吩咐请教一些问题。
小杨过相貌俊美惹人怜惜,同时他自己就是个小乞丐,与这些人有相当强烈的共鸣感,情商也不低,打探起消息来得心应手。
偶尔有人见小杨过一个小孩子势单力薄,想要起不轨之心时,梁三愿便会突然出现,给这人轻轻一记蒲公英球。
或者也可以称呼为萤草的暴击2.0。
一上午过去,梁杨二人收获颇丰。
午饭二人没有返回土匪窝食用,梁三愿在小杨过不可置信的目光下,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了在早上趁别人不注意扔进去的几个馒头,和一盘蒸红薯蒸芋头。
小杨过:?
为什么这些东西看上去这么眼熟?
就是早上的。梁三愿没有半分羞愧,他反而对着小杨过淳淳教导,我给他治病,作为等价交换,他是不是应该给我报酬?
这点无可厚非,小杨过点了点头:是。
梁三愿一脸的理所当然:这不就行了,一条命用几个馒头还是杂粮馒头来换,明显是我吃亏了。
哎,就是我人好,才不计较这一点。
阿愿的心好是毋庸置疑的,两次的相处已经让小杨过确信这一点,他刚想顺着点点头表示赞同,却忽地清醒了过来,质疑道:可是阿愿,你这是偷偷拿的,并不是
梁山愿用不赞成的目光看向他,语重心长地讲解道:来,我们重新理一理。
第一,他们端上来的东西,他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吧?
小杨过道:没错。
那么,对于每个人吃多少,他们相处了那么久,肯定对每个人的食量都有相互了解吧?
小杨过想了想,点头认同了这一说法。
所以,这里面唯一的变量就是过过你,他们不了解你,不知道你的饭量,对吗?
小杨过道:是。
那么也就是说,除去他们几人用饭量相加,所减少的食物都算你的。
阿愿不用吃饭,剩下的当然都是自己吃掉的。
思及此,小杨过继续点了点头。
梁三愿一摊手:这不就结了吗,早上的食物本来就是你的,只不过现在才真正食用而已。
还能这样算??
小杨过眨眨眼,感觉自己脑子里有些懵。
梁三愿沉吟一声,道:这就叫提前预支。
又从阿愿口中听到了不理解的句子,小杨过深感不解,他重复道:提前预支?
是。梁三愿耐心地解释道,从宏观的方面来讲,这其实是在说一种生活方式。
在确认自己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让自己提前享受到以后会得到的东西。既然能确定自己可以做到,为什么不先做呢?
小杨过心中重复着梁三愿的这几句话,若有所思。
可以说,每一次梁三愿提出闻所未闻的思想,小杨过心中坚固的壁垒就会动摇了些许。
古代与现代之间的鸿沟是巨大的,
不是说因为古代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各种方面的限制,没有人会突破思维,想到更高一层。
现代人的思想也未必是最优异的,也许在未来会有新的思想推翻现有的理论体系。
但归根结底是不一样的。
每当梁三愿说出一个新思路时,小杨过会因年龄太小不甚明白,他觉得有一层薄雾挡在他眼前,只是这层雾原来越淡,就差一阵风,他就能看清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在思考。
思想方面的影响永远是潜移默化的。
梁三愿不知道自己随口而出如同常识般的话语会对小杨过有着怎样的冲击。就像是谁也不清楚原本被框定在一个世界体系的小杨过接收到这些思想会有什么转变。
一切只能由时间验证。
回到现在。
梁三愿突然察觉到自己讲的东西似乎对一个在传统思想中长大的孩子刺激太大,他轻咳一声止住了未尽的话语,摆摆手道:不必强求自己理解,每个人的想法都有所不同,别人的生活方式也许并不适合自己。
小杨过点点头,决定按照梁三愿之前所说,不明白的东西就先记下来,总会懂的。
两人的谈话暂时告一段落,小杨过继续享受他的午饭。
上个世界被自己及万梅山庄的大厨养刁了胃口,梁三愿瞟了小杨过手上那个干巴巴的、没有丝毫营养可言的杂粮馒头一眼,皱了皱眉,让小杨过留在原地,自己去四周找找有没有野味。
荒郊野外,小杨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傍身他的蒲公英又不是金箍棒,能画个圈表演圈地自萌。梁三愿只在附近转了转,他运气不错,很快就找到了两个鸟蛋和一只色彩艳丽的山鸡。
他不贪心,提着不多不少的胜利品赶了回去。
梁三愿就近取材,给了这两种食材一个完美的归宿。
爽滑酥嫩的石头煎蛋,肉质细嫩、野味十足的烤山鸡,杨过小朋友又吃了美滋滋的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