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有贪便宜的念头,原本舒遥店里卖十五一件,很多人都觉得贵了一点,见梁艳秋这里只卖十块钱一件,一下就让他们觉得十分划算。
不过一个周末,这五十件T恤就被售卖一空,梁艳秋立刻就追定了两百件,按照她的设想,只要像这样一直滚雪球般滚下去,她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生意做大了。
然而,她新下单的两百件还没收到货,之前卖出去的T恤却出了问题,甚至顾客还跑去了被她盗版的店里“讨公道”。
梁艳秋哪里想过别人的东西为什么可以卖那么贵,她拿到衣服后只看样式对了也没有仔细比较,心里还觉得卖十五块的人“心太黑”了,在她看来成本根本就没差多少。
殊不知,她觉得没差多少其实差多了,出厂价和批发价差了一个价目,舒遥订的量大成本也更低一些,加上厂家看中了她设计的款式,有心想要继续合作下去,自然不愿意干那偷工减料自毁招牌的事,这一出一进差的又何止是两块钱。
因此当女人说衣服有问题,梁艳秋下意识认为那女人是故意找借口来退货,想要白穿衣服不给钱。
双方都觉得自己占理,你来我往间冲突也跟着升级,最后就动起手来。中间妇女体格强壮,而梁艳秋在家时却是被娇宠着长大的,手上力气不大,这一动手就吃了亏。
舒遥听围观的人说了一耳朵,前后一琢磨也能猜到大概。她之前听那位厂家讲过,他们那儿有一些家庭作坊,最喜欢模仿市面上的高价衣服,乍一看还挺像的,但品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梁艳秋多半是遇上了黑心的商家,以次充好给了她这批货,但归根到底还是梁艳秋自己不负责。
虽然辨别布料的品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这批料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只要是个人都能感觉出那布料有多扎手,梁艳秋但凡有点良心,就不可能把这种衣服卖给小孩子穿。
舒遥心想,当年云家能做到青龙镇第一富,靠的就是童叟无欺的信誉,哪怕是三岁小孩都知道买云家的东西绝不会错。因此她一开始就想着要以质取胜,不然也不用亲自跑那一趟,要不是她对布料的熟悉程度让那位厂长都哑口无言,对方真会那么实诚拿给她最好的布料?梁艳秋明明可以走自己的路,却选择了投机取巧,仿了她的成品又完全不注意细节,真不知道她到底想要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