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厨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91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厨法作者:颜研

第91章

步朗尼连连点头道,“真是长见识了,叔叔您学识渊博啊。”

“哪里哪里,”大叔摇手笑道,“都是乡间地头的土菜,你再看这攒丝杂烩,用了猪肚丝火腿丝冬菇丝熟鸡丝冬笋丝,还有酥肉响皮和丝瓜,颜色又好看,味道又巴适,汤鲜味美热乎乎的,赶紧尝尝吧。”

在黎向荣的印象里,步朗尼就像个生活在偶像剧里的人物,风度翩翩姿势优雅,甚至有些做作,那本身就是一个少爷和平民的格格不入,而此时此刻,步朗尼毫不在乎同座的是黑乎乎的老农还是脏兮兮的孩子,一双粗粗的竹筷在手中翻飞,豪爽碰杯大口吃肉,跟大家嘻嘻哈哈笑成一片。

黎向荣吃了些凉拌折耳根和油炸花生米,感觉酒劲过去了些,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眼前却全是步朗尼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温暖、亲密、放松。

可以暂时把忧虑抛在一边,单纯地快乐。

田席的特点正是不拘场地、就地取材、不尚新异、朴素实惠,有“三蒸九扣”的说法,三蒸是清蒸、粉蒸、旱蒸。“扣”则是把蒸好的菜扣入另一碗上席,一般要鸡鸭鱼肉齐全,有九个品种,扣入九个碗中上席,谓之“九扣”。

三蒸里除了甜烧白,又上了油腻鲜浓的坛子肉和肥糯嫩滑的粉蒸肉,九扣里更是上齐了各式品种,吃得客人个个摸着肚皮。

步朗尼也吃得打饱嗝,注意到黎向荣似乎没有吃多少东西,诧异地悄声问道,“不舒服?没胃口?”

黎向荣摇摇头,“太多肉了……有青菜就好了。”

果然又上了青菜香菇、炒油麦菜和炒泡菜,送上了大盆米饭和炖菜,黎向荣舀了米饭就着素菜吃得很香。

最后的压桌点心是芝麻丸子,用蜜瓜条、蜜枣、蜜桃脯切碎与红糖、白糖、芝麻、猪油搓成糖馅,肥膘肉剁茸,加蛋调匀,和上炒米粉擀馅皮,包好之后沾上阴米上笼蒸熟,甜香油重,步朗尼勉强吃了一个就觉得发腻,连忙吃了好几口泡菜。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太阳开始西斜,客人们陆续告辞,吃得太撑的步朗尼在院子里走了几圈,忧虑地对黎向荣说怎么办,恐怕驾驶座都坐不下去了。

黎向荣嘲笑他没下过乡似地,见了肉就扑,再说你还喝了酒的,再消散一阵子吧,步朗尼无奈道没办法啊,这年头只吃过猪肉真没见过猪跑。

这时大门口突然驶来几辆轿车停下,前边一辆车门打开,走下一对年约五旬的中年夫妇和一个高挑的年轻男子,后面连忙有人跟上,步朗尼歪着脑袋一看,那不是郑浩学长吗?

郑浩跟着夫妇进了院子,那中年男子大声叫道,“嬢嬢,我们来晚了,来给您老拜寿啦。”

杏子奶奶辨认了一番,激动得老泪纵横,迈着小步子连忙上前拉住夫妇的双手,哑声道,“向东、美娟,你们可好几年没来了呀,还以为你们今年也来不啦,可想死我了,你们爸爸还好吧?”

美娟是位气质优雅的美妇人,她执着老人的双手,哽咽道,“嬢嬢,爸爸精神还好,就是身体太虚弱了,我们不敢让他上飞机啊。”

老人家一听这话,滴下泪来,“我这老太婆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怕是这辈子都见不到我哥哥了啊……”旁人连忙扶着她,七手八脚地递手绢抚后背,生怕她悲伤过度。

向东和美娟左右搀着她进堂屋坐定,随从们从车里搬出小山一堆的精美礼物,还没散尽的客人留下来看热闹,议论纷纷。

步朗尼使劲给郑浩摇手,郑浩看见了走过来问你们怎么在这里,步朗尼说我们吃来吃寿宴的,你来晚啦都散席啦。

郑浩苦笑道,这两位台湾客商的飞机的航班从昨天误到今天,一下飞机往过来赶又遇上堵车,那些礼品还是他给帮忙准备的,被拉了壮丁过来祝寿。

杏子窜过来,羞涩地跟器宇轩昂的郑浩打了招呼,一听步朗尼叫学长也有样学样地以学长相称,同时介绍情况道,这对夫妇正是奶奶的侄儿侄媳,自己叫堂叔堂婶,他们的父亲也就是奶奶的大哥,当年可是川军团的军人,当远征军去过缅甸的,家里人都以为他牺牲了,八几年的时候从台湾找回家乡,大家才知道他45年去了台湾,老人家年事已高,腿脚又受过伤,已经好多年没再回到大陆了。

郑浩补充道,老大爷早年在台湾也过得拮据,现在儿子很争气,有能力为家乡做点事情了,可这些年外资投入当地也不稀罕啦,多方联络之后,知名企业郑氏很愿意邀请他们过来商谈合作,这才凑到一起。

寻常家事饱含了苍茫岁月,旁人听得也不免唏嘘感叹,老太太哭了一回又笑一回,笑一回又忍不住哭一回,杏子担心地跑过去劝道,“奶奶,叔叔婶婶还没吃饭呢,你就别啰嗦啦。”

夫妇俩也是抹着眼泪道,“嬢嬢千万别伤心了,身体最要紧,我们多呆些日子,还要好多话要说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