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的话,掷地有声,即便在脑海里,姜漱玉也能听到这一声声回身,不断响彻在脑海。
他的态度很明显了。
姜漱玉深以为然:“你说的对,说的非常对。”
为首的使者施了一礼:“皇帝陛下,小臣奉漠北王之命,递交国书,希望大齐世代永昌,也希望两国友情可以地久天长……”
还是在朝堂上,姜漱玉停止了跟小皇帝的交流,她慢慢合上国书,认真听使者说话。
这个使者的汉话说的比那天在街上遇见那几人强多了。
“小臣此次前来,带了漠北名驹一百匹,各色毛皮二百件,还有我漠北的第一美人,彰显我王交好的决心。此外,小臣还奉漠北王之命,迎接王妃回漠北……”
先时倒还罢了,送马送女人,都算是两国交好的常规操作,但是迎接王妃的话一出,朝堂上有小小的骚动。这漠北使者口中的王妃不是别人,是宁阳公主。
姜漱玉清楚地听到了小皇帝的一声冷哼。她在心里与皇帝沟通:“他们说的王妃是公主?他们是想把公主接回去?”
“嗯。”赵臻冷声道,“拒绝他们。同意交好,这一条不允许。”
“那肯定不能让他们带回去啊。”姜漱玉还记得第一次见公主时公主的模样。脸色苍白,神情疲惫,肯定吃了不少苦的。而且老漠北王都死了,难道还要让公主去漠北守寡吗?
这不是想交好,这是想拉仇恨啊。
“……公主已经嫁到漠北,就是我漠北的王妃。我们漠北的规矩,历来父死子继。新继任的漠北王可以继承老漠北王的牛羊和女人。新漠北王现下中帐空虚,并无正妃,愿意以王妃之礼迎娶公主,共缔两国情意,还望皇帝陛下成全。”
使者说完这一番话,便静候皇帝发话,自觉此事能成。出发之前,他们已经细细商量过了,新漠北王与老王妃年貌相当,且又许以正妃之位,确实是一桩还不错的姻缘。——毕竟那位中原的公主十五岁时就能嫁将近五十岁的老漠北王,如今换了个更年轻的,赢面不更大一些吗?
一众大臣们也都屏息凝神,等候皇帝旨意。
忽然,上首的皇帝一声冷哼,不轻不重,却敲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姜漱玉语气不悦:“那是你们漠北的规矩,不是我们中土的。朕听闻阁下通晓汉学,应该知道我大齐重视人伦。我大齐有句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待师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待继母?公主在漠北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对待她的,朕就不追究了。但现在公主既已回来,就没有再去漠北的道理。”
历来两国朝堂较量,都是绵里藏针。皇帝今日这番拒绝的言辞乍一听上去,有些直白无礼了。但在场的众大臣并无一人觉得皇帝此言不当,一致认为是漠北使臣无礼在先,使得皇帝震怒。果然蛮夷就是蛮夷,这都什么主张?
国师钟离无忧更是在心里暗暗叫好:“说的对,一天是你娘,一辈子都是你娘。”
使臣微怔,下意识道:“可是王妃青春年少,难道要一直独守空房?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