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作者:公子越

第35节

门外的刘香云这才意识到李元吉是认真的,这话可不就是在警告她,要是再多说一句话,母亲的面子他也照样不给么。

众女本来就不想来招惹这活阎王,愣是被刘香云给拽来的。这会儿听李元吉怒了,吓得没了魂,赶紧抖抖索索地站起,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赶紧各回各屋待着去了,连告罪都忘了。

刘香云面带不甘,原想直接走进房间,被碰巧出来的李安堵住。

“狗奴才,你给本夫人让开,本夫人要进去探望爷。”

李安头扬得高高的,小人得志的模样:“爷不想见你,爷吩咐我出来说一声,刘夫人你身强体健的,看来也不需要什么人伺候,底下的嬷嬷和手下都撤了吧,打发了卖出去得了。”说罢,挥挥手,直接上来几个人拖着人就要走。

原本动手扣住他的两个壮丁立马脸色铁青,动手的老嬷嬷更是瘫软在地,跪地求饶。

刘香云面色难堪,李元吉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只是,以前她在院子里也横行惯了,李元吉从来都不曾说她半句,如今莫名其妙地却要打发她的人,摆明了是要治她。

李安一脚踢开抱着自己腿的嬷嬷,斥责道:“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子?你们都没吃饭么?还不赶紧把这些人的嘴给堵上拉下去,要是吵了爷休息,下回就拿你们当打猎的活靶子。”

众人原本还犹豫,这会儿一听,哪里还敢松懈,看样子,爷是真不打算给刘夫人面子了!赶紧动手将刘香云身边的嬷嬷和手下全部给绑了,押在一旁。

李安睨了眼刘香云,扬眉吐气道:“你不过就是咱们李府的一个妾,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倒显得矫情了。”

“你?!你敢这么对我说话?”刘香云此刻面目狰狞,“我可是和爷从小一起长大的,我母亲还是爷的奶娘,是我母亲将爷奶大的,爷说过会照顾我母女的……”

李安轻咳了一声,笑道:“爷说了,对他有恩的是陈氏,不是姓刘的。”

“你!”

“夫人若是不服,你要不然亲自进去问问爷?不过,别怪小的没提醒你,刘夫人认识爷那么久,想必对爷的脾气也了解得很,爷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老爷夫人在这里,都不给面子,更别说你了,就是陈氏在此,恐怕也讨不了好。”

“刘夫人,你要是真想见爷,小的不拦你,你进去吧。”李安让开一条道。

“哼……小人得志,你等着,等我坐上正室之位,有你好看的。”刘香云狠刮了眼李安。她还真不敢进去,李元吉这人哪有道理可言,要真触了他的霉头,她真信他会动手。

但当众被落了脸,刘香云又不甘,气得脸红脖子粗,只能骂骂咧咧地说着要找娘亲来做主什么的,独自离开。

李安瞧着那离开的身影,不屑一顾地轻哼了一声道:“你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没用。”

经此一事,李安算是看明白了,自家爷对罗将军,那是真的动了真心。自己要想活的久些,别想些有的没的事,就得抱紧了罗将军的大腿。

出了一口气,脸上的疼痛也感觉不到了,李安哼着小曲得意洋洋地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感谢顾流云的地雷!!!

☆、第123章

上回说到魏征借着李密让他前去瓦岗调兵的机会,私自来到长安城,密会北平王罗艺,为众兄弟安排后路。

由罗艺引见,魏征顺理成章见到了李渊。李渊坚韧内敛的性格和礼贤下士的态度,都让魏征打心底里赞叹不已。这有了比较,李密就实在不够看了。

于是,双方一交底,魏征便得了李渊的允诺,若是瓦岗兄弟前来投靠,以前种种既往不咎,李家必然扫榻出迎。

魏征的打算还未来得及付诸行动,此后发生一件事,却让瓦岗众兄弟寒透了心,不少人因此离开瓦岗,另谋出路。

原来,在魏征绕道长安城逗留之际,远在河南界的瓦岗寨正发生了一件大事。

此事起因还得从瓦岗寨的地理位置说起。

这瓦岗寨原是翟让一手创立的,当时瓦岗山的东北边还有座山叫黑风岗,黑风岗的首领叫聂世雄,也是绿林中人,为人阴险,翟让性子耿直,素来看不惯他,所以两人并无来往,秉着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

在秦琼等人刚入瓦岗之初,与翟让两军合并一处时,秦琼,徐茂公等人也提出是否与那聂世雄合兵,以此增强山头的实力,但翟让一口回绝。

一来是因为翟让实在不耻这聂世雄的为人。原来聂世雄虽说也是苦难百姓出身,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但自打占领了黑风岗之后,此人心肠狠辣,半点不同情百姓疾苦,经常为了粮草银两,多番为难过其界的平头百姓,也常有伤亡,为翟让所鄙视;二来就得说说聂世雄此人的野心了。就算秦琼等人真的不计前嫌,让聂世雄加入,人未必就肯入。聂世雄此人野心勃勃,怎愿俯首称臣。

之初,瓦岗寨兵强马壮,战将无数,聂世雄自然不敢做什么,只能龟缩在自己的黑风岗内,但李密此番雄心勃勃的,誓要夺下玉玺,带走一并将领前去扬州城便给了聂世雄机会——一个夺下瓦岗的机会。

这聂世雄想夺瓦岗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如今瓦岗兵力空虚,正是夺城的好机会。可碍于寨子里还有裴家父子三人在,还有他的死对头翟让镇守,一时无法。

正在聂世雄踌躇期间,远在扬州城的李密见魏征一去不返,心生疑窦,便又派了他人前往瓦岗调兵,这时候,人是安全到了瓦岗,也把李密的命令传达给了众人。

翟让当下就皱起了眉头,不忿道:“还要调兵?这瓦岗的主力全让他带去扬州城夺玉玺去了,这会儿他玉玺也不要了,就为了个女人,生怕众反王反他,还让咱们调兵前去早作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咱们总不能把兵将全部调走,放一座空城在这吧,这万一要是发生些什么事,可如何是好?”

“他倒好,既不想撤兵回瓦岗,还想着生擒杨广夺玉玺,又想将人家的老婆占为己有,这世上的好事都想让他占了不成?”

裴仁基也不悦道:“若是担心众反王反他,就安安心心地收押着那萧后,和杨广谈判便是,哪有他这么干的?直接将人占为己有,如此好色,与那昏君杨广有什么不一样。”

裴家长子扯了扯父亲的袖子,示意慎言,但裴仁基本来就因为老来丧子,心伤不已。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李密想夺玉玺心切,抢头功出风头在前,率先攻打五关,幼子裴元庆才会不幸罹难,又想起李密平日里极尽挑拨罗家和裴家间隙之能事,裴仁基说不迁怒于李密都是假的。

可这李密好歹还是皇帝啊,皇命岂可违?裴仁基发完牢骚,这该做的还得做。

于是,翟让和裴仁基一商量,算了,咱们还是先抽调部分兵力前赴瓦岗把,这领军之人便是翟让。

这翟让作为领军将领,还是他毛遂自荐的。翟让是实在对李密怨气太深,之前罗成离开,已经让他心生怨气了,而如今听闻李密的行为越发荒唐,为了个女人竟然至大伙于困境之中,捕风捉影的事就能让他调兵遣将团团护住自己,这让他大为不满,旁人不好说什么,就连程咬金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皇位还是他程咬金自己心甘情愿让出去的,但他翟让却是敢说的,别忘了,这瓦岗寨最初可是我的,你李密要是乱来,我这开山寨主还在这呢,赶得就是你!

翟让抱着这样的想法,便带着身边一部分死忠的将领前往扬州城,打算质问李密。

谁知裴仁基才刚送走翟让不到一日,城下便有人前来叫阵了。

来者何人?

正是黑风岗的聂世雄。

这聂世雄是打探到消息说翟让于一日前也领兵离开了瓦岗,心说这可是攻下瓦岗的大好机会啊,这不,率军前来围剿瓦岗。

瞧瞧他喊的都是些什么话——

“将士们,咱们别怕那瓦岗,听我说,这瓦岗啊,如今就是座空城,战将们全被调到了扬州城夺玉玺去了,咱们用不了怕他们!”

“兄弟们,这瓦岗寨啊,可是好地儿,要粮食有粮食,要女人有女人,咱们这下可是捡到大便宜了!跟着爷吃香的喝辣的去!”

聂世雄所率兵马大多都是和他志趣相投的人,一些鸡鸣狗盗之辈,上不得台面,这会儿听他这么一喊,眼底冒着绿光的就要往瓦岗寨冲。

把裴仁基给气得够呛。

裴仁基心高气傲,哪容得了这山寇小贼挑衅,当下便举着大刀驱马迎战。

两马过淌,裴仁基与聂世雄初一交手,不分胜负,正待裴仁基收势之时,就听聂世雄突然转身,大声喝道:“看刀——”

裴仁基以为聂世雄会再度举刀砍来,谁曾想聂世雄说的看刀却是袖中的柳叶飞刀。

裴仁基虽说武艺精湛,但毕竟年纪老迈,聂世雄又是突然出招,裴仁基一时躲避不及,只来得及闷哼一声,被一柄飞刀正中面门,倒地落马,聂世雄趁机又在他心口补上了一刀。

聂世雄阵营一片欢呼声,裴家长子裴元龙压根来不及抹眼泪,赶紧上前抢回裴仁基的尸体,退回到城门内,才抱着尸体痛哭起来。

聂世雄大军犹如豺狼虎豹,在城门外不断叫嚣,放言要碾平瓦岗寨。

而如今城内却只有裴元龙,裴元虎两员能迎战的大将,就算裴氏兄弟愿意以死相拼,可城内还有所有将士的家眷,怎能拼上他们的性命?

裴氏兄弟只能紧闭城门,又暗自遣人快马加鞭前去扬州城报信。

这不,派去的人一路不停顿地赶路,赶到扬州城之时,几乎和翟让前后脚到。

翟让还没来得及质问李密呢,就听来人说聂世雄趁虚而入偷袭瓦岗寨,裴老将军战死沙场,翟让脚步踉跄,怒目圆瞠,恨不得将李密活剐了。

李密听此消息,面上也是大为震惊,连忙问徐茂公:“军师,这可如何是好啊?”

徐茂公心里对李密有气,想当初,咱们大伙都劝你,千万不能纳了萧后,可你色胆包天,一意孤行,宁愿冒着得罪众反王的风险,也要将萧后等一干妃子收于后宫,惹得反王们对咱们瓦岗颇有抱怨。事后,你又担心反王们会不会趁此机会反你,立马派人回瓦岗调兵前来相护。瓦岗的守军本来就不多,这会儿人都让你调来了,聂世雄可不有可乘之机么?

你说你是不是自作孽不可活,要是不是你心眼小,赶走罗成,罗家军就不会离开,罗家军不离开,哪至于像如此境况,腹背受敌。

只是可怜了裴老将军,一世英名,骁勇善战,竟然就死在这样的草寇手中。

徐茂公心中感慨万千,低垂着眸,只道:“微臣尚未想到什么法子。”

秦琼和王君可等人对视一眼,站出列道:“皇上,城内空虚,士兵不足一万,后方又都是将士们的亲眷,皆是些老幼妇孺,怠慢不得啊,咱们得赶紧回去救援,晚了,怕是会后悔莫及,不如这样,我先点拨两万兵马,即刻启程回去。”

秦琼所说也是众将所想,谁不顾及自己的亲眷,张紫嫣,亲娘,程咬金的老娘,王君可的夫人,尤俊达的小弟可都在寨子里头呢。

李密也急了,几乎不动脑子就脱口而出:“这可不行,你要是带着兵马走了,众反王再来攻打朕可怎么办?朕和朕的爱妃们该如何是好?”

李密此话一出,秦琼等人心里真是凉了大半截,都这会儿了,你还在想着亡国之君的妃子呢。

李密见秦琼的脸色阴沉,早已乌云密布,惊觉自己说错了话,讷讷地站在一旁,倒是不说话了。

“秦二哥,皇上不是那意思,皇上是说——”王伯当存心想调解一二,但一开口就被秦琼给打断了。

“伯当兄弟,我没跟你说话!”秦琼咬牙切齿道。

王伯当被人拂了面子,脸上讪讪。

秦琼先是得知小舅子死于夺玉玺之战,又听到义子秦用不明不白的死了的消息,这会儿连紫嫣都快保不住了,心里早就急的不行,巴不得能长对翅膀飞回去,就这节骨眼上,李密竟然还在跟他提什么亡国之君的妃子!怎能不让他生气,当下就冲李密冷哼道:“皇上,你倒是传道旨意,问问兄弟们会不会听您的!”

程咬金都快急哭了,气急败坏道:“你还在犹豫什么呢?敢情不是你老婆,你老娘在寨子里,你可以不管他们死活,是吧?你问问咱们这些兄弟,寨子里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咱娘,咱媳妇儿,咱兄弟姐妹,还有年幼的儿子!你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就这么死在山上么?你不救,是么?行,我救!”

“兄弟们,想回瓦岗寨救人的跟我程咬金走!”

程咬金振臂一呼,西魏军队全都乱了军心,兵将纷纷响应,奔走疾呼:“回去救人!回去救人!”

王伯当见这架势,怕是挡不住了,赶紧对李密道:“皇上,您还是早作决断吧!”

李密心中那叫一个不舍得玉玺啊,自己就这么走了,可不就是把机会留给那些反王了么?但不走,他又怕被反王们算计了。最后只能道:“西魏班师回朝!”

这不,西魏军第一个来扬州城,也是第一个离开。

秦琼等人快马加鞭赶到瓦岗寨的时候,瓦岗的守军也是拼尽了最后的力气,死的死伤的伤,回天无力。这要是援军再不到,可真让聂世雄给破城了。

这会儿见到援军,自是喜出望外,颇有死里逃生之感。

程咬金一马当先,见到为首的敌军将领,二话不说就冲上前去叫阵,这岳丈的仇可不能不报啊。

程咬金怒发冲冠,举起大斧子就砍了上去,把聂世雄打得措手不及,战马失蹄,险些翻滚在地,好不容易爬起来,袖中的飞刀还没来得及发出,就被程咬金一斧子直接砍掉了脑袋。

黑风岗的将士一见首领都被杀了,顿时军心大乱,程咬金又大喊一声:“兄弟们,冲啊,把这群妄想霸占我家园的人赶出去!替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前来的瓦岗将领个个骁勇,将敌军打得溃不成军,这一直憋着一股劲打杨广呢,结果杨广没打着,全用在打黑风岗了。

不出半日,程咬金,秦琼,王君可,尤俊达,谢映登等人就将黑风岗的贼寇收拾得服服帖帖,但这事啊,远没有结束。

入夜,众兄弟喝了些酒,翟让三杯酒下肚,便开始絮絮叨叨,初是念及当初创立瓦岗之艰难,后来又说到因为输在罗成枪下,敬重诸好汉,便甘心情愿地将秦琼等济南府起义的众兄弟迎进了瓦岗,之后,众兄弟其利断金,才有了瓦岗如今的规模,可如今,这瓦岗就要毁在李密手上了!

翟让说得愤慨不已,一把推开想要劝说他的王伯当:“你让我说!我今日不说不痛快!”

翟让指着程咬金道:“你,程兄弟,你说你……唉!”

程咬金紧抿着唇,低着头一言不发,心中早已悔不当初。

“他李密凭什么?凭什么想夺人罗家的兵权?凭什么赶走罗兄弟?凭什么为了他的一己之私,险些葬了咱们瓦岗的老幼妇孺?”

一晚上,翟让没少抱怨,最后还是徐茂公见他喝得实在太醉,命人将他扶下去休息。

原以为一宿无事,没想到三更时分,竟然听到一连串哀嚎声,秦琼等人穿衣自房间出来,就见院中侍卫纷纷疾走,拦住一问才知道,说是翟让刺杀皇上,这会儿让皇上就地正法了。

秦琼只觉头晕目眩,一时之间不知道身在何处,抬头望天,一片昏暗,不知前路如何。

秦琼当下就往李密的寝宫而去,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熟人,徐茂公,王伯当,程咬金等人皆以到了。

不等秦琼问话,李密高高在上,指着殿下头颅和身体分了家的翟让,掩着脸上的心虚,郑重发话道:“适才叛臣翟让闯入朕寝宫,想要行刺于朕,若不是王伯当兄弟拔刀护驾,朕命休矣。”

这话秦琼第一个不信,言之凿凿道:“皇上,这其中是否有误会?翟让大哥虽说性情暴烈,但秉性纯良,忠臣不已,如何会做行刺之事?”

“难道朕还撒谎不成?”李密脸色一沉,转头看向王伯当道,“伯当,你倒是说说看,当时的情景……”

王伯当斟酌一二,正要开口,程咬金大手一挥止住他,道:“秦二哥,你还让他说什么?说什么都是他们的理,你信翟大哥这般不知分寸么?反正我是不信的。如今翟大哥已死,死无对证,他们说什么都可以,不听也罢!李密,我程咬金真是后悔啊,悔得肠子都青了!”

君臣剑拔弩张,开弓在即,徐茂公见势头不对,如今又是在他李密的宫殿内,生怕众人吃了亏,立马解围道:“皇上,请听微臣一言,就算翟让做了什么出格的事,但毕竟他是瓦岗的创建人,又为西魏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他冒犯皇上,理应斩首,但既然人已死,还望皇上看在他赫赫战功的份上,将他大殓安葬。”

李密听这话就舒坦多了,顺着坡就下:“军师所言正合朕意,传旨下去,将翟将军按大礼安葬。”

看似这翟让之死没掀起多大波澜,但人心隔肚皮,大伙如何想,其实李密心里大致也有数,倒是比平日里更加勤奋了。但瓦岗寨却早已没了往日的平静,众人蠢蠢欲动,伺机而动。

作者有话要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感谢顾流云的地雷!!!

☆、第124章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帝杨广自扬州城逃出,打算前往东都洛阳落脚,在途中,遭遇丞相宇文化及率禁卫军兵变,杨广被缢杀于前往东都途中。

之后,宇文化及和王世充因为势均力敌,互不相让,最终分道扬镳。宇文化及率禁卫军等兵将,共四万多人马,因受禁卫军等人的思念家乡的情绪所影响,直奔关中长安而去。而王世充所带人马则打算以东都洛阳为据点。

杨广身死的消息传到长安城,李家的幕僚们深知李渊登基的时机已到。

同年五月,本就是李渊一手扶持起来的傀儡皇帝杨侑被迫禅位,李渊即位于长安城,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乃唐朝第一任开国皇帝。

长安城现改名为太极殿,也就是隋朝的大兴殿上,李渊头戴九龙冠,身穿褚黄袍,眉宇之间尽显威严,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

下手的太监开始宣读诏书,从隋炀帝杨广如何昏聩无能,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说起,又说到了自己怎么顺民心,起兵太原,入长安城,扶持杨氏幼子登基;刚立杨侑为帝时,又是如何艰难……等等,而如今,受爱卿裴寂,刘文静等人的劝说,并且隋幼主杨侑执意相让,这才勉为其难登位。

紧接着便开始宣读一系列的圣旨。

什么种地三年不要粮,什么生意人做买卖三年不用交税,凡是没有自立能力的,可以寻求官府帮助……

这些举措还都是李建成及其后院的谋士一起想的,放宽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拉拢民心。不得不说,对于唐朝初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之后又开始大行封官进爵,犒赏开国功臣。

封李建成为皇太子——

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受封为秦王。

封李元吉为齐王。

原隋朝官员继续留任,表现突出的,甚至还进爵一级。

但凡对唐朝开国有功之人,皆有封赏,无一遗漏,可谓人人欢喜。

李渊不是李密,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任人唯贤。

罗家一门三口,罗艺依然承袭原隋朝的北平王称号,罗松罗成依次被封为镇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但目前李家的地盘,只有关中和河东一带,罗艺暂时居于长安城北平府内,待封封地。

退朝之后,罗家兄弟又被李渊留在书房商讨平定天下之大计,差不多天色暗了,才出城门。

刚出城门,李元吉便迫不及待地追了上来,罗松见他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心知他有话要对弟弟说,便随意找了个借口,先行离开。

罗松一走,李元吉劈头开脸就问道:“你方才在书房内,为什么回绝父皇,不和我一同去并州?你知道我求了多久,父皇才答应让你跟我一道去并州的?父皇封我镇北将军,总领十五郡诸军事,前去镇守并州,并州是我李家的老巢,再安全不过。”

罗成抿了抿唇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罗成心意已决,决定和李二哥一起前去平西。”

“你!”这下又多了一条李元吉恨李世民的理由,这人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让罗成不由自主地靠近他。

“你跟着二狐狸混什么!他那歪歪道道的心眼多着呢,巴不得你跟着他一起去平西。他对你好,就是想利用你替他打胜仗,给他的战绩上添上几笔,让他在父皇面前好好显摆显摆,还可以跟大哥相抗衡,他的心大着呢。”

罗成点点头:“兴许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我也都懂。”

“你懂,你还傻乎乎地给他当枪靶子啊?”李元吉炸毛了,不自觉地提高了嗓门。

罗成笑了笑道:“兴许李二哥真的如你所说,就是为了拉拢我,替他打胜仗,那也是我自愿的。我的最终目的也只是想早日结束这天下大乱的局势,让百姓们不再分崩离析,不再颠沛流离,可以安居乐业,能够寿终正寝,这便是我的愿望,若是能早日实现,就算我死也甘愿了,再说了,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就说过,大丈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

李元吉眉头紧皱:“呸呸,什么死不死的?你平时都看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书?以后不能看了。”

罗成腼腆地咧嘴一笑:“没看书,就喜欢听评书。”

“评书都是骗人的,你就更不能信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都什么东西,能活着会有人想死么。”虽然罗成那难得害羞的表情,对于李元吉来说,还是很受用的,但让他去送死,那可是万万不行的。

李元吉摆了摆手道:“你这样,我更不能让你跟李世民去平西了,谁知道你会不会什么事都冲在最前头。”

嘿,还别说,李元吉难得也有了解罗成的时候,上了战场,他还真会这么干,身先士卒,首当其冲。

罗成颇不以为意地勾了勾唇角道:“我会自己当心的,我躲在后头不就好了,等大伙都冲完了我再上去。”

你当心什么啊当心,就你那极尽敷衍的表情,我能信你会躲在后头?

“不行,说什么你都得待在我眼皮子底下,我才放心。你先回府等着,我这就去求父皇收回成命,让你跟我去镇守并州。”

李元吉转身欲走,被罗成拉住:“李元吉,你别闹了,这是我的选择。”

李元吉见不得他平心静气的模样,心中烦躁不已:“你说你这人,为什么总要替不相干的人想这么多?那些平头百姓的死活跟你有什么关系?依附咱们李家的将领那么多,能人异士有的是,单单拿二狐狸手下那些人来说,李靖,虬髯公,长孙无忌,袁天罡,李淳风……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也不是非你不可,你犯不着陪着他们去涉险。”

“那又怎么样?我是为了能早日结束战争才去的,我没说我比得过他们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去给他们添砖加瓦,那我也乐意,百姓少受一天苦是一天。”

“你!”这下气炸了李元吉,敢情他说了那么多,人半点都没动摇,亏得他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那么多,怕是在罗成眼里一文不值,“这么着行么?我和父皇去说,让四傻子跟着李世民去添砖加瓦,你就别去了,跟我去并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