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男配的爸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男配的爸爸——紫色木屋(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雨是昨天半夜就停的,过了一个早上,就算路还有些泥泞,但天气却是晴朗的。顾希是个性格坚硬的人,从他被赶出顾家,依然坚决的研究男性孕子胶囊就可以看出。范学智的事情才开了头已经结束了,他便决定抛到脑后,虽然是第一次喜欢的人,又那么对自己的胃口。

早上起来,招呼儿子吃了小麦粗粮,何楷和贺明宽还没起床。

因为今天李家村全村放假,所以村里一大早就挺热闹的。顾希来到李二叔家,找了李二叔说了些事情。

你要把厨房通向你爸妈那间房的门堵住,然后在那间房朝院子的方向开个门?李二叔重复了一下他的意思,这样一来,那间房的门和你房间的门就并排了。

我觉得爱国这想法挺正的。李二婶道,两男知青住在他家,回房间的时候还要经过厨房,这厨房的门都不能关,出了点事情咋办?

我也是这个意思。二叔,你看这样弄一下要多久?顾希问。

今儿大家都不要上工,多叫几个人的话倒是快,何况你是东拆西补,材料也是现成的。李二婶道。

那您帮我多叫几个人呗,我请吃中餐和晚饭。顾希道,管饱。

瞎管。李二婶道,请吃午饭就可以了,不用两餐。你二哥三哥四哥都叫上,一排排的站着,我看着就碍眼。

李爱华、李爱民、李爱和,几人大眼瞪小眼的,觉得很无辜。

这也行。李二叔道,我去找老铁父子,他是村里造房子一把手。老铁名叫李铁头,大家都喜欢用老铁称呼他。

那谢谢二叔。

客气啥,都是自家人。李二叔说着,起身去叫人。

二婶,那午饭来您这里做,您帮我掌厨?顾希道,我还得去帮忙,而且我也不知道准备什么给大伙儿吃。

行。李二婶道,一般来说准备面条或者窝窝头,稍微好些的,别太差了。

顾希想了想:那就做窝窝头吧,我玉米粉倒是有些,然后配个咸菜烧南瓜,再弄四碗蒸蛋,您看成吗?

第三十四章贺明宽搬走

还蒸蛋啊?李二婶觉得浪费,但想着自家四个也能吃上几口,也就没说啥了,再说他家老母鸡多,行。

想到这老母鸡李二婶就后悔,去年年初那会儿,张二翠叫李二婶一起去买小母鸡。李二婶觉得贵,而且买来也未必能养得活,所以不想去,结果现在,张二翠买了10只小母鸡,养活了六只,每天光是蛋就够顾希父子吃了。

说到小成途,也是命好,李爱中不要他,过继给了爱国,原本大家还在想,这爱国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哪里还能照顾成途,没有想到爱国醒悟了,父子俩这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爱国当了老师,有工资、有肉票、有供应粮,又买了自行车,这谁家的日子有这么好?

李爱国又回了一趟家,拿出四只鸡蛋、剩下的一把咸菜,还有四分之三的南瓜,都是李狗蛋家拿来的,又拿出五斤玉米粉,能做40个窝窝头,他把李二婶等人都算进了。

收到玉米粉,看到分量,李二婶也知道意思。这个爱国,真是越来越大方了。

等李二叔叫了老铁父子来的时候,何楷和贺明宽也起床了,顾希跟他们说了下,两男知青当然没有话语权,然后就开始动工了。

为此,贺明宽有想法了。贺明宽觉得是那天的时候,顾希还没有相信他。于是他找了何楷:我觉得这个李老师人不太好,像防贼一样的防着我们,不如我们住其他人家吧?

何楷直接拒绝了:防就防呗,我们和他又不认识,防着也正常,我就不换了,要换你换吧,我有时候还能向李老师借个蛋,这里安静,人口也少,过的挺好的。

那你说我们换的话,供应粮能拿走吗?我如果住别人家,也要给供应粮的吧?贺明宽又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去问村长呗。

贺明宽又跑到村长家。

你要搬家?怎么了?李村长问,在爱国家住着不舒服吗?

倒也不是,住着挺大的,挺好的。贺明宽道,就是就是那个何楷吧,他爸爸是副县长,家里有钱有权,人不好弄,我跟他合不来。而且那天,我本来打算做饭的,然后不知道李老师锅里煮着东西,刚拿开锅盖就被他家孩子看到了,孩子说我偷东西,虽然后来李老师相信了我,也解释清楚了,但我还是觉得尴尬。

那你想住哪里?李村长直接问。

您看着帮帮忙呗,破点没关系。贺明宽道。

村里李兰娘家可以住。村长媳妇道,李兰娘死了,她就一个女儿嫁到了其他村,那房子就空着了,虽然破了点,但整理一下可以住人。

对,那你就住哪里吧?李村长道。

那我的供应粮?贺明宽问。

行,我去爱国家拿来还给你。既然不住了,供应粮就还给知青,李村长倒是没觉得什么。

谈好之后,李村长想到了什么,又道:你先回去吧,我待会儿就来。

李村长又去村委办公室拿了顾希的一斤肉票和20斤的供应粮。

到顾希家,看到很多人在一起,不由得好奇: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啊?

东墙补西墙。老铁道。

阿伯,您怎么来了?顾希看他还拎着东西,就是把我爸妈这间的房门开向院子里,把通向厨房的那道门给封了。这样知青们住的也舒服,我关门开门也方便了。

李村长想起贺明宽的话,难道真是因为贺明宽说的事情?不过他也就是想想,没有说什么。我把肉票和供应粮给你拿来了,供应粮是高粱米,你看一下。

谢谢村长阿伯。顾希接过米,直接拎进了厨房。

等他再出来的时候,李村长又道:爱国啊,我看你家虽然不小,但两个知青挤一间房也不方便,刚好村子里又腾出一间空房,可以让贺知青搬过去,你看怎么样?

行,那我把他的供应粮退出来,这住的几天我就当给您面子,不收供应粮了。顾希大方道。

哎,这好。

接着,贺明宽喊来另外的知青帮忙搬东西,其实他也没什么东西。

一个早上,张二翠和李大牛的房间就改好了门。厨房那边的门封住之后,顾希觉得看上去也顺眼了。就连何楷也觉得舒服多了,不然每天进出要经过厨房,没有现在这样省事。

第二天,顾希发现五年级的洪明珠没来上课。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9月31日晚上,洪明珠爸爸回家晚了,红明珠妈妈去找他的时候,外面下着雨,一不小心滑倒,人就没了。

村里不流行摆丧事,而且为了死人浪费钱洪家婆婆又不愿意,就算洪明珠家已经分出去了,死了老婆的儿子还不是随当娘的拿捏。所以洪明珠的娘昨天就直接下葬了,今天洪明珠估计没缓过来,就没来上课。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到了十月中旬,15号了。

家里的大米吃光了,顾希用积分又买了100斤,然后又买了一罐乳麦精和一罐奶粉,一共扣了25个积分

100斤大米,一天一顿,只半天的量,父子两人能吃上200天了。

不过最让顾希高兴的是,他种的小黄瓜终于成熟了。因为东西是种在后院的,柴房后面,当初造房子的时候,柴房后面多了一栋墙,从顾希那间房的后面绕到院子的前面,那一块地空着,本来是打算以后有了多的孙子再用来造房,但是空着也空着,所以前面半块地造了柴房,后面半块地种蔬菜。柴房和院子围墙中间有空出来的路,人可以走到后半块地,而这空出来的地方,有种了秋蒜。

而蔬菜种在后面,有柴房和围墙当着,别人又看不见。不得不说,张二翠是理财一把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