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傍晚的时候,顾希的小背篓已经满了。里面有两只山鸡,除外都是猪草。这辈子顾希没想帮郑家赚钱,或者改善郑家的生活。
郑家虽然有4个儿子,但是目前有5亩水田、2亩旱地,过上几年,再添继几亩,每个儿子三亩田地还是能存下的。在他的大仇未报之前,他不想让郑家陷入危险之中。他只需要隔山差五的上山打点野味,给他们进补进补就行。
顾希回到郑家,还没到做晚饭的时候,郑奶奶正在院子里给土豆去皮,旁边还放着一把葱。看到顾希背着小背篓回来了,总算放心了:回来了?以后别去了,割猪草这事儿奶奶能做。
不碍事的奶奶。顾希把背篓放下,奶奶您看,这是什么?他把猪草扒开。
郑奶奶瞧他神神秘秘的,笑呵呵的往背篓里一看:这这这哪来的?我的妈呀,竟然是两只山鸡。
我抓来的。顾希道,我看到一只山鸡窝,就想抓来给大家补身体,结果山鸡跑了,跑的太快,撞到了树就晕了,我赶忙用树杈把山鸡杈死。两只山鸡一块儿跑的,前头一只被树撞晕了,后头这只撞到了前头这只的身上,也晕了。
郑奶奶听的整个人都傻了,但她也没有多想。如果不是山鸡被树撞晕了,她孙子怎么可能抓得住,所以郑奶奶很是相信她孙子。
我的福宝哟,你真是老天送来的童子。郑奶奶道,咱们今儿炖一只,明儿再炖一只,给大家都补补身体,奶奶把鸡腿留给你。
谢谢奶奶。顾希道,我跟奶奶一起拔鸡毛。
哎。郑奶奶想着有了山鸡,这今儿就不做红烧肉了,那些肉用盐腌一下,然后咸肉炒菜。郑奶奶赶忙去烧水,等热水烧开了,奶孙俩一起拔鸡毛。拔好了一只,郑奶奶去炖鸡了,顾希留着拔第二只。
等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从田里插秧回来,路过郑家闻到了一阵香味。
这是哪家在炖肉啊?好香。
是大成家吧,今儿中午福宝不是买了两斤红烧肉回来吗?有人道。大成是郑父的名字,大器晚成的意思。
不是不是,这不是红烧肉的味儿。
是我家,前儿我媳妇不是生了吗?我娘说今儿炖母鸡。开口的是杜大伟,住在郑家隔壁。
不像啊,这味是从大成家出来的。
福宝。郑爷爷领着郑家人回来了,看见顾希坐在院子里写字。
爷爷、爹娘,你们回来了。顾希神神秘秘道,咱们晚上吃肉。
可不是你今儿带来的猪肉吗?你奶奶做了红烧肉了吧?郑父道。说到红烧肉,差点流口水,他妈做的菜真是一绝。
不是红烧肉。顾希道,是鸡肉,土豆炖鸡,可香喷喷了。
你奶奶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郑母一惊,家里不是有猪肉吗?怎么把老母鸡杀了?老母鸡还要下蛋呢。
第六章家长的慈爱
郑奶奶拎着一桶水出来:瞧你说的,还在下蛋的老母鸡我怎么会杀。
郑爷爷赶忙过去,接过水桶,然后拎着到一边给大家洗脸洗手。
是咱们福宝今儿在山上猎到的山鸡。郑奶奶道,虽然是公的,但是肉还挺肥的。这个季节,春天刚过,万物生长,山鸡当然是肥的。
咱们福宝猎到了山鸡?这是怎么回事?郑母好奇不已。
哇,今天吃鸡肉啦,我要吃鸡腿。五狗子道。
郑奶奶把顾希说的话解释了一遍,又对五狗子道:一个鸡腿给你大哥、一个鸡腿给你爷,你吃鸡翅。
五狗子嘴巴一嘟:我吃鸡肚子。鸡腿肉最多了,果然是大哥的份。
郑母道:啊哟,咱们福宝就是运气好,果然应了福宝这个名儿。
我不吃鸡腿,鸡腿给奶奶吃。顾希道,奶奶把鸡腿切开,爹娘都能吃到。
啊哟,我的福宝真是乖。郑母感动极了,又不忘教训四兄弟,你们看到没有?要向你哥哥学习,你大哥多么孝顺。
四只狗子心想,他们就是想孝顺也没有鸡腿。
一家子九口人,围着一张大圆桌,桌上三大碗山鸡炖土豆,外加一碗炒白菜。平日里原主不在,他们吃大米番薯粥。今天是干的大米,番薯切块了铺在上面,郑奶奶给顾希盛了一碗大米饭,郑母他们都是大米饭加番薯一起的,可是大家都很满足了。
平日里,也就过年的时候,郑家才有鸡汤喝、才有鸡肉吃。平时母鸡要下蛋,不能下蛋的可以卖钱,都不舍得吃。
一顿晚饭,就两个菜,但除了顾希之外的郑家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正在吃饭的时候,门口响起了声音:爷爷奶奶
一听这声音,郑母蹙眉,是郑二叔家的孩子。
郑二叔结婚比郑父晚上几年。一则是郑奶奶想让长媳先生了孩子,做好规矩,二则是郑二叔比郑父小上两岁。可哪里知道郑母结婚几年都没有孩子,而郑二叔一结婚,他媳妇就怀上了。以至于郑二叔的儿子比顾希还要大上一岁,今年13了。
郑家只有五只狗,排行到六狗子了,因为郑大狗在郑二叔家。
郑大狗带着11岁的郑小丫来了。
知道咱们今儿吃肉,是来打秋风的。六狗子道。
顾希中午回来拎了两斤肉,晚上准做红烧肉,所以小家子气的郑二婶就让儿子女儿上门来吃肉了。
郑母没有说话,但心中是不满的。当年她结婚没有生下孩子,背地里被郑二婶嘲笑。后来她捡到了福宝,又被郑二婶说给别人养孩子。郑母呵呵,她宁可给别人养孩子,也不给郑二婶养儿子。
好在他们家福宝是招子童子,他一来,自己就先后生了四个儿子,这村子里谁家有她这样的福气?
后来福宝启蒙,脑子聪明,是个读书的料,她这背挺的更直了。
而现在就算福宝不读书了,但也是读书了,抄书也能赚钱呢,不用像他们泥腿子这样下地赚辛苦钱,郑母也是骄傲的很。
郑母知道自己不能说,不管她对郑二婶有什么意见,婆婆都不会说什么,但二叔的孩子也是郑家的子孙,她不能说。
可她就是不明白了,当日分家的时候,二叔家也有3亩水田、1亩旱地,他们一家子四口人,每年2亩水田的大米可以卖掉,一年也能卖二两银子,怎么就吃不上一顿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