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男配的爸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成男配的爸爸——紫色木屋(27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顾希道:养父养母有四个儿子,不如赏赐良田千亩,将来每人可以分得二百五十亩,只要后代子孙本分,这些良田一年的收入也有两百两银子,足够他们过富裕的日子了。便是家里出了读书人,也是供得起的。只不过,千亩良田税也不少,不如再封养母一个六品夫人的诰,只要养母在世,这千亩良田均可免税。

这好,哀家这就下懿旨。邵太后道,虽然册封一个后宅夫人的诰命皇上不会管,但哀家也要同皇上说一声。

多谢外祖母。顾希道,这是良田千亩的银子。

银子哀家有。邵太后道,他们养大了哀家的孙子,这是哀家作为长辈对他们的感谢。

邵太后和顾希商量好之后,就去找皇上了。这还是邵太后第一次去御书房找皇上商量事情,从皇上登基至今,邵太后从未去过御书房。所以邵太后一到,还把皇上吓了一跳。但皇上听完邵太后的来意,皇上道:还是朕来下圣旨吧,这良田千亩就是朕的赏赐,母后也不必出银子了。好歹这段时间,外甥提供的白琉璃的配方为他赚了不少钱。

那哀家就不跟皇上客气了。邵太后道。

等顾希离开皇宫的时候,手中已经拿了皇上的圣旨。

第二天,他带着圣旨离开了京城。

郑家

郑母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这几天总是不得劲,很是想念大儿子。大儿子离开家都三个月了,也不知道这日子过的怎么样了,要知道他离开的时候是身无分文的。越是想,郑母就越心酸。想着想着,她就想起了儿子小时候,那么小的一个娃,去私塾读书的时候,那会儿他不想读书,还专门跑回来。当时郑母就想,要不依着孩子不去读书了。可是夫子来了,说孩子聪明的紧,很多东西教过一边就记住了,那是考状元的命。于是,郑母咬咬牙又送儿子去了。

郑母叹气。

娘。三狗子和三四狗子背着背篓回来了,背篓里装的是萝卜。这被霜压过的萝卜特别好吃,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冬天的萝卜就是小人参,很补。郑家中了两亩地的萝卜,多的很,所以郑母用萝卜来做小菜,比如酱萝卜、萝卜干之类的。

快,把萝卜洗了,然后切块。郑母道。

第五十二章回到了郑家

于是,郑奶奶和三狗子、四狗子赶忙忙碌了起来,三狗子和四狗子已经十三岁了,在农村,这个年纪的孩子可以当顶梁柱了。他们兄弟俩去抬水,郑奶奶和郑母洗萝卜,五狗子和六狗子上山捡柴去了,郑父在村里帮忙干活去了,村里人造房子都是按镇上的工钱给的,一天有十来个铜板呢。郑父四十来岁,顾希临走前把郑家人的身体调养的话,所以郑父现在有一身的力气。

水来了。三狗子和四狗子抬着很大的一桶水。

冬日里天气冷,但井水是热的,倒出来洗萝卜也不怕冻了手。一家子正在忙碌的时候,村长来了,还带着不少人。

大人,这里就是郑家。

郑母等人看着村长,再看着村长身边的人。说句尴尬的话,他们不认识县太爷。他们是一辈子的老实人,从没犯过事,自然也没有机会见到县太爷。但是他们也看得出县太爷是大人,因为穿着官府,而且旁边还有衙门的衙役,衙役他们还是认识的。平时去镇上的时候,也有看见过衙役在巡逻的。

郑大媳妇,你家男人呢?村长问。郑大不是郑父的名字,因为他是郑奶奶的长子,所以村长才叫他郑大。

郑母道:去镇上干活了,村长您这是有事情吗?郑母也是有些怕的,担心是家里犯了什么事情。

村长见他们家男人虽然不在,但县太爷来了,也只好介绍:这是县太爷,县太爷来找你们有事情。

郑家人一听,赶忙跪下:拜见县太爷。

县太爷七品,但郑母是六品夫人,这一拜还真不合适。所以县太爷赶忙道:几位快快起来,本官今日来是有件喜事要告诉你们。

喜喜事?郑母等人小心翼翼的站起来,还不知道家里有什么喜事呢?但是一想,难道跟我们家福宝有关?他们家唯一能有喜事的只有福宝了,福宝出门已经三个月了。

难道是福宝考上状元了?郑奶奶异想天开的猜测。

顾希此刻也在,只不过他戴着面具,站在县太爷身后。而且郑家人知道是县太爷,也不敢看,所以没有注意到他。

顾希嘴角微微勾起,心道奶奶怎么会想到状元上面?现在又不是考状元的时候,不过这样的老人家也真是可爱。

是跟您家的孙子有关,但不是状元。县太爷语气和蔼道,老夫人,大夫人,您家孙子是捡来的吧?

郑家人一听,心中很紧张,是捡来的。其实这些年,狗子们也知道关于大哥的身世。毕竟爹娘对大哥好,村子里有些嘴巴碎的就在他们面前挑舌根,说他们爹娘不疼爱他们这几个亲生儿子,却要疼爱一个养子。

但四只狗子生性老实,又被爹娘管教的一定要对哥哥好,所以他们也没有多想。反正从别人的话中可以肯定,他们是爹娘的亲生儿子就好了。更何况这两年,大哥对他们可好了,用抄书的钱给他们买好吃的,给他们买衣服,他们心中现在敬爱的就是大哥了。可是现在,县太爷这么问了,在场的两只狗子也在第一次正视这件事。

郑母闭紧了嘴巴不说,心里紧张极了,难道是福宝出事了?

县太爷见到他们这样,也想到了什么,赶忙解释:夫人不用紧张,因为您们的长子是当今太后的亲外孙,他是公主的儿子。

啥你说啥郑母觉得明明很好理解的话,她怎么听不懂?

县太爷道:当初公主刚生了儿子,孩子被坏人抱走,扔在水中,可是被你们救了,现在太后找到了外孙,要赏赐你们了。

郑母听懂了,可是她大脑一片空白,简直无法想像。

县太爷也知道农村里的老实人要接受这件事需要时间,他弯腰对顾希道:大人,您看?

这会儿,郑家人顺着县太爷的话,才看到他身后的人,一身红衣,耀眼又华丽。只不过郑母眯起眼,这身影有些眼熟。可是她不敢多想,如果今日顾希穿着昔日的衣服,就是对方戴着面具,郑母一眼也能认出,这是她的儿子。

但是今日顾希穿着富贵,所以她只是觉得眼熟,然后这个念头一晃而过。

顾希拿出圣旨:圣旨道,郑家人接旨。

这声音郑母猛地抬起头,也睁大了眼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县太爷等人跪下。

郑母回过神,见县太爷跪下,她赶忙跟着跪下,而郑家人也马上跪下了,因为在场最大的官县太爷都跪下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朕之皇妹韶华长公主之子因被歹人陷害,流落民间,幸得郑余氏桃娘相救,得郑家人抚育长大。郑家人心有善念,朕为之感动。特赏赐郑家良田千亩,封郑余氏桃娘为正六品夫人。另,在郑余氏桃娘有生之年,千亩良田免粮税钦此!

见郑家人没有反应,县太爷赶忙道:郑夫人,快谢主隆恩。

谢谢主隆恩。郑母并郑家人第一次接圣旨,哪里知道规矩。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