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升官发财在宋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2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2.女子游灯会:

按《梦粱录》的记述,元宵之夜,“诸酒库亦点灯球,喧天鼓吹,设法大赏,妓女群坐喧哗,勾引风流子弟买笑追欢”。良家女子,进入正月之后,也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出门看花灯。于是大街之上,“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

3.拾宝

灯收人散之后,汴京、临安的市民都有持灯照路拾宝的习俗,往往能拾得观灯妇人们遗落的贵重首饰。《武林旧事》说:“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亦东都(汴京)遗风也。”《梦粱录》也有类似记录:“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第十章

面对陆辞笑眯眯的调侃,朱说哪里会是对手,只无奈地摇了摇头:“陆兄莫要拿我说笑了。还是先——”

陆辞一本正经道:“愚兄所言,半点非虚,只不知朱弟是何处拾了哪家的宝贝,单凭这条胳膊的份量,怕就比愚兄辛苦大半时辰所得还多了。”

朱说着急道:“陆兄!”

陆辞叹了口气:“朱弟走了大运,还不许愚兄羡慕地酸几句了!”

朱说几乎要仰天长叹了。

这死死抱着他一腿不肯放的,可不是什么金银宝贝,而是个灰头土脸、看不出本来面目的童子。

童子亦满眼警惕地瞪着这个好似正拿自己说笑的人,一声不吭。

陆辞微一挑眉,漫不经心地将他上下打量几眼,心里就有了成算。

尽管这衣裳鞋袜都跟在泥地里滚过一般脏乱,脸也脏得一大糊涂,可凭陆辞刁钻眼力,还是轻而易举地分辨出了其服饰的造价不菲。

加上那藕节般白乎乎的手腕上,还有一个金镯子若隐若现……

陆辞蹲下身来,同这小孩儿对视,微微笑道:“不知这位小郎君名姓为何?”

童子皱紧眉头,并不答话,只一眨不眨地盯着陆辞,嘴也委屈地扁着。

奇怪的是,朱说很清晰地感觉出对方抱住自己右腿的双手,却无形中松开了些许力道。

渐渐地,就彻底放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