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万万没想到,在曾通过省试、诗赋才律甚为闻名的柳七,在备考时的练习大作里,竟还能出现形同玩笑的词句——‘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意思上大家都懂,倒无大的差错。
可在一篇正经说事论理的文章,□□得跟词句游戏一般,可就是自寻死路了。
他紧紧地拧着眉,一边挨字挨句地读着,一边毫不留情地用红笔进行着批注。
哪怕他一声未吭,自知写了些什么的柳七,就已心虚得有些坐立不安。
他强定了定心神,不经意地抬了抬眼,就正巧对上陆辞若有所思的目光。
柳七:“…………”
心里那股徘徊不去的不祥预感,就更浓重了。
陆辞却似对此一无所察,笑眯眯地冲柳七点了点头,就继续批阅钟元那错漏百出的卷子了。
跟柳七心不在焉下一挥而就的那篇策论不同,总一丝不苟地跟着陆辞的话行动的朱说,显然无比珍惜这样互相改卷、以求进步的机会。
对柳七随口提取的命题,他也是拿出了十二分的认真去对待的,且他极擅长吸纳错误和总结教训,即便是在陆辞有意缩短的时间限制内,难免仓促紧张,他也尤其注重韵脚,几乎不犯不考和涂抹问题。
柳七读着读着,莫名就感到几分羞愧。
他还没读完朱说的文章,朱说却已批完他的大作了,脸上阴气沉沉的,理也不理他,直接将批好的作品放在了柳七手边的桌面上,径直寻陆辞去。
柳七默然片刻,才小心拿起自己的文章来,就见上头被朱说用大红的朱笔似刷墙一样的,从头抹到底,还毫不客气地作了六字批注。
——“秀才刺,试官刷。”
柳七沉默半晌,面上已是羞愧的通红。
朱说自然是跟陆辞告状去的。
这六人之间,算上最后加入的滕宗谅,哪怕称不上熟识,也对彼此间的水平心里有数。
柳七即便因过于迷恋风尘,作词时染上了市井气息,在大气和浮艳间游荡不定,但其才华横溢,性情真诚爽朗,待人诚恳,也被众人所知。
方才所读的文章,着实叫他大失所望,怎可能是出自柳兄之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