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升官发财在宋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39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倒让自王旦逝世后,就极少有机会品尝到‘朝中有人好办事’的好事儿的陆辞,忍不住笑了。

他还没想到,那么快就能沾上学生的光。

陆辞着急的原因,也很简单——开春了。

气候回暖,冻土化融,雨水变频,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行修筑堤坝,疏浚沟渠,扩充排沟等工事的好时机。

由于寇准给他争取来的经费十分充裕,陆辞原想着只带领民夫疏通一番沟渠了事,哪怕不治本,也能管几年标,现就有了更大的野心了。

但在具体实施前,单靠读那些他从馆阁中借来的治水相关藏书,以及王曾提供的一些地方上的治水经验的话,却是远远不足的。

于是在走街串巷,四处绘图时,陆辞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向河工和城南附近居民打听消息。

不只是内涝的频率,范围,影响,也有这一带取用水的情况。

这抽丝剥茧下,陆辞才意识到,治水一事,可远不是他原本所想的简单。

越是挖掘深入,他就越是感到了一事迁出一事,麻烦源源不绝的头疼。

开封被誉为四水贯都,所谓四水,即为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

四水之间,并非是完全分开,而是有着相互间的联系的。

其中,汴河源自黄河,水流最大,有东西水门,从来就为水运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极其受朝廷重视。

五丈河亦名广济河,引自汴河,经城北而入,是以都有着河水浑浊,泥沙淤积的特点,并不能为居民饮用。

在四水之中,水质最好的,无疑是金水河,而也被成为蔡河的惠民河次之了。

但金水河流程颇短,分作两股时,其中一股注入五丈河中,助其航运,另外一股则被引入皇城。能被普通百姓取用的短短一段,仅位于景灵宫和旧城一段,日日人满为患,可谓供不应求。

而想求其次,改取蔡河水,也不是容易的事——蔡河只在城南缭绕而过,能供应的,也只有在城南一隅的居民。

由于想取用地表河水极其不易,大多数汴京市民,有条件的在街巷或是自家后院中开凿私井,家贫些的、或是租客,则需借用官井,亦或雇佣打水人。

而享受到可就近取蔡河水的商户们,也不得不承受每逢夏季,就将泛滥成涝的蔡河带来的苦楚。万幸蔡河水流量不如汴、五丈两河多,真正受到水祸的损失的,也就那么十几户贫苦人家,自然无法引起官府的重视。

陆辞了解到京里人取水困难后的第一反应,便是将在密州十分管用的自来水系统,引入其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