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指手画脚,纸上谈兵,叫军尉们束手束脚,还不如一开始就痛快站到一边,让他们尽情发挥。
陆辞这份明确的信任,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瞧得出来。
以李超为首的一干将领,嘴上虽不说,心里却是既感动,又敬佩的。
尤其陆辞的退让背后,可不是寻常文官那贪生怕死、摆脱责任的畏战。
而恰恰相反,是一早就猜透了吐蕃那边的心思,还不顾一些幕职官的劝阻,始终如一的积极备战。
众所周知的是,撇开这份难能可贵的放权不说,新知州虽未似曹将军那样亲自上场,威武震天,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却丝毫不弱于曹将军的。
将士们身上所穿的结实簇新的甲胄,箭囊里充足的箭枝,被工匠耐心修缮过的兵器,还有不久前研制出来、还没真正使用过新军械……哪一件不是陆知州的功劳?
陆辞安安静静地看了一阵,忽召来李超,小声询问了句什么。
匆忙赶来的李超闻言一愕,忍不住笑着猛力点头,立马跑着去归位了。
半柱香的功夫一晃而过。
在士气渐渐高涨的宋军眼里,仿佛只过去短短一瞬。
但在艰难推进、死伤飞快的吐蕃主帅李立遵眼里,却漫长得似过了几个春秋。
就在吐蕃死伤的兵士濒近四千时,他再坐不住了,正要恨恨地先鸣金收兵时,就眼前倏然一亮。
那仿佛无穷无尽的可怕箭势,明显地减弱了!
“都不许退!”李立遵只觉浑身的血液都窜上了脑门,当机立断,高声喝道:“敌军箭矢将绝,立即发动攻城,敢退者——斩!!!”
他的话语很快通过几名亲信副将的口传开。
但对于愈发惶恐,生出怯意的吐蕃军而言,最好使的,还不是主帅的威胁和号令。
而所有人都能清楚看到的宋军箭势——的的确确是减弱了啊!
对于箭雨的惧怕,瞬间转成了受辱的愤怒和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