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经这回结结实实的一吓,他固然对小夫子从未展示过的能耐大为佩服,刮目相看,但也受够了提心吊胆的滋味了。
还是将人放在眼皮底下,才能放心。
但不知为何,赵祯总觉得小夫子不会答应。
陆辞的容貌气质,虽是毋庸置疑的温和儒雅,做事却与之截然相反,是个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
观其之前递过的奏疏里,所列方策可谓环环相扣,少说也得个三五年才能能达成。
若换作旁人,赵祯自是能免了询问这多余的一步,万般笃定对方绝对愿意早些回京,而不是继续待在烽火狼烟的边陲受苦受累。
但在陆辞身上,赵祯却想,恐怕小夫子不会乐意半途而废,就此接受提早调任回归京中了。
“……不知小夫子意下如何?”
陆辞读到这句,不禁莞尔一笑。
这正是挠到他的痒处了——说白了,在这些天来,他不惜给滕宗谅安排得满满当当,迫其将他安排下去的各方各面都熟悉一边,甚至连多余的喘气功夫都没剩,不就是担心自己被提前调任后,只剩好友一人难免独木难支么?
现有了能与滕宗谅一同在秦州待到三年资满的选项,自是再好不过了。
陆辞纵知晓提供这一选项的小太子,心里绝对是盼着他早些回京的,也还是不得不让对方失望了。
倒也有出自为对方考虑的缘故:官家为将他谪至秦州,不惜大病一场,如今又卧病在床。
若太子有违官家意愿,强行将他召回的话,即便有军功撑着,旁人难以反对,却不碍着他们对太子的‘忠孝’多加置喙。
况且,当他留在京中时,小太子好像太黏糊了些。
唯有在他离汴京远些的时候,小太子身上才会出现突飞猛进的成长。
——于情于理,都得留在秦州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