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臣子们吵得再欢,最后需要作出决断的,也还是他啊。
若换作平时,赵祯扪心自问,应就会公事公办,酌情减罚。
但事涉小夫子的密友,纵使滕宗谅自己的确不争气,落下这么大一个把柄来叫人拿捏,他也狠不下心来将人严办。
但要护的话,又该护到何种程度,才会让那些明摆着不善罢甘休的臣子们做不出阴阳怪气的模样,同时又不会令小夫子的友人们此后尝到甜头,就此有恃无恐呢?
赵祯着实犯了难。
最叫他不好面对的,还是就在眼皮底下躺着的、这封由小夫子前阵子派人送来的奏疏……
它在这御案上,已孤零零地躺了近三日了,他都没能下定决心打开它。
想都无需想的是,这里头的内容,定是小夫子为滕子京求情为主的。
思及小夫子多年来待他的情深义重,近来又遭受丧母之痛,要是真严厉查办了其挚友,定会让小夫子更受打击罢……
赵祯左右为难,一边批阅着今日的奏折,一边不时瞄向那原封未动的奏疏,唉声叹气。
不知不觉就到了午膳的时辰,他尤不觉饿,因读了许久未续上的新话本而感到心满意足,难得好心情地给夫君洗手作羹汤,又特意送来的郭皇后,就已先到了。
“让她进来罢。”
赵祯意兴阑珊地吩咐着,连头也未抬,就怏怏不快地继续翻看奏折。
郭皇后甫一进到殿中来,就感觉出了夫君周身低沉的氛围,下意识地敛了唇角的笑。
看来她来的时机不对啊。
郭皇后暗道不巧,半点没有触官家霉头的心思,而是乖顺地将亲手所做的糕点留下后,就准备退出去了。
然而她才刚将瓷碟放下,赵祯忽就抬起眼来,幽幽道:“郭圣人。”
他分明心绪低落,怎这作圣人的,却连半句关怀也无?
素来迟钝的郭皇后,少有地灵光一闪,品出了官家的怨念所在,不由干笑一声,小声询道:“官家究竟是因何事烦忧?”
“还不是滕子京那厮,粗心大意得很,一时不慎,便叫有心人给拿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