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宋家打了这么多年的秋风,刘丽梅对这个便宜堂姐和堂姐夫一家也还算了解,看她们今天一天的作派,也经过她自己的试探,想来是真看中那几个拖油瓶,乔志梁就更不必说,那是亲外孙子。
不管怎么说,刘家还得靠着宋家,以后还是好好说话,打好交道为好。
想想最小那拖油瓶的年纪,再想想自家马上要上初中大孙子的年纪,刘丽梅突然有了个主意。
闹腾了一天,终于送走宋家来来往往的那些客人,徐招娣长松了一口气,这些年她虽然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但社交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尤其面对那么多对挑剔的眼睛,她也只是强撑着而已。
宋清瑜满心的心疼和歉意,“是我不对,早知道这么麻烦,当初我们直接在清远办酒就好。”
徐招娣摇摇头,这跟宋清瑜也没什么关系,事情都是相互的,她想和宋清瑜好好过日子,势必要经过这么一遭,就是在清远办喜事,以后她们难道就不来京城了吗?到时候闲言碎语只怕更可怕。
她只是心疼余喜龄三个。
“你放心,那边的房子已经过户下来,以后喜龄兄妹想住哪里都行。”宋清瑜替徐招娣揉着太阳穴,十分心疼她,“而且经过今天,宋家的态度摆在这里,那些人也不敢再说三道四什么。”
徐招娣点头,好在接下来几天,她不必再应付那些人,而是忙着和宋母做准备婚礼的事情,难得有时间,也被宋清瑜拉出去看那些向往以久的名胜古迹。
乔志梁最近被宋父带着身边,其实私心里他更想跟着余喜龄兄妹出门,不过余喜龄兄妹完全没有带他的意思,他只能跟着宋父,到处认人。
时间过得很快,没几天就到了办酒的日子。
现在京城结婚赶潮流,多是行西式婚礼,徐招娣和宋清瑜也顺应潮流办的新式婚礼,酒店是宋母提前就定好的,请帖是宋父亲自写好送出去的,请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也并没有打算大办,按请帖数量余出来一桌以备不时之需而已。
但宋家的名头摆在那里,许多人没有来,但礼数无论如何是到了的。
当然也有那些不请自来的人,譬如说刘丽梅,毕竟是婚礼,宋母也没有给她摆脸子看,当然刘丽梅想以宋母娘家人的身份坐上席是不可能的,直接给她安排在最远的余出来的那一桌。
毕竟是结婚酒席,来参加的人都很好地管住了自己了嘴,没有瞎议论。
不管他们私底下如何腹诽,但到了今天,他们也只能承认,宋清瑜栽在了小地方一个离婚妇女的手里,宋父宋母不仅承认了对方的身份,看着还十分满意的样子。
在场的都是人精,心知宋清瑜独身那么多年,宋父宋母对他成家已经不抱希望,这猛地一结婚,哪里还会再挑剔对方,而且徐招娣性情温婉和顺,三个孩子也十分出色。
至于离婚,比起清远那种小城市,京城这边离婚可以说是很常见了,就是不少老一辈的家庭,说实话也经不起推敲。
余喜山牵着徐招娣亲手把她交到宋清瑜的手里,然后看着她们在司仪的指引下完成所有仪式。
别说感慨着几乎不能控制情绪的宋父宋母,就是一向自认心肠冷硬的余喜龄,心里也有种老母亲般的欣慰,余喜山更是直接红了眼睛,悄悄背过了身去。
“这是宋家传媳妇的金器,今天我把它们都交给你,希望你和清瑜以后好好过日子,能够相扶到老。”仪式完成后,宋母托着个锦盒上台,轻轻放到徐招娣的手里。
锦盒里的金器有些年头了,是很旧式的金器,不仅有戒指耳环这些,还有一顶做工精细的凤冠,不过时间久远,有金丝断裂,不好再佩戴,但看着依然金光灿灿,显见养护得极好。
有眼界的老一辈,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这套金器价值不菲,当年可是不少人盯着,原以为早被人搜刮走,没想到竟然还被宋家收着,而且说给徐招娣就给徐招娣了,这以后……
众人目光扫过余喜龄兄妹三个,这金器只必要改姓了。
宋母并不看重这套金器的价值,只看重它代表的意义,这是宋家的传统,当年也是宋母的婆婆亲手交到她手里的,徐招娣既然成了她的媳妇,这有资格拿着它。
第225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