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才捉鬼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9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先要说的是清朝末年的时候,那时候战乱,军阀混战,这大沟湾里就被一群水贼给占了。这些人白天藏在芦苇荡里,晚上出来拦路抢劫,杀人越货,被他们祸害的良家妇女成百上千,很多小姑娘更是被掳进芦苇荡里,活活玩弄折磨致死,这就使得这大沟湾首先成了老百姓心里的鬼门关,从那个时候起,大沟湾附近的人就不喜欢这个地方,总觉得这地儿不是好地头。

再后来到了鬼子侵略时期,那就更凶残了。我听村里的老人讲,早年鬼子扫荡啊,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抓了起来,女的嘛,就被鬼子带回去糟蹋了,男的嘛,就全都拉到大沟湾里打死了,死了之后,尸体就沉在了最中央的水潭里。

那水潭也是一块邪地儿,说白了就是沼泽地,里面的淤泥不知道有多厚,所以尸体沉下去之后,想找出来都难,因此啊,当年被鬼子打死的那些人的尸首,都还烂在泥里头。

直到今天,每次夏天下大雨涨水,那里面都还往外漂骨渣子,你说这么一个地方,谁会不怕?

当然了,那大沟湾里不光沉过老百姓的尸体,也沉过鬼子的尸体。这也是我听村上老人讲的,说是当年八路军来打鬼子,一路往前追着打,最后就把一百多个受伤的鬼子俘虏丢在村子里,让村子里人照顾,结果村里人恨死这些鬼子了,哪有心思照顾他们?于是村民们一合计,就把鬼子都打死丢到大沟湾里去了,这就又给大沟湾增加了一茬尸体。

正是因为大沟湾里面埋过的死人太多,里面的水草芦苇又密厚,所以久而久之,这地方就变成了一处人人畏惧的鬼地,村里人更是编过一个顺口溜说得好,内容是:大沟湾,绕三山,三山上面长竹竿,大沟湾里死人滩。

这顺口溜不是随便说的,这其实是个对比句,意思是大沟湾里的死人就跟三山上面的竹竿一样多。

你想象那是什么场景,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啊。

这还不算,这大沟湾到了解放之后,其实也没太平过,首先是它这地方比较阴森,水草芦苇太多,平时很少有人去,其次是这地儿早就恶名在外,所以周围的人也就破罐破摔,越来越不待见它,谁家死了猪啊鸡啊什么的,也都往里扔,有时候甚至是死婴都丢进去,这就导致这个地方长年漂着一些莫名的尸体,臭气不断,顺风的时候,能刮好几里远。

说句不夸张的话,就这个地方,弄死一两人丢进去,绝对不会被人发现,那尸首会在里面慢慢烂掉,压根就无人问津。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很多关于大沟湾的传说,村上更有些老人说大沟湾里闹鬼,半夜经常有女人在芦苇荡里面哭,甚至有人看过一队鬼子兵在那边巡逻,还有人说那芦苇荡里有妖怪,长着两只大翅膀,但是不会飞,而是在芦苇上噗啦着往前跑,看到人就叼走吃掉。

说真的,我小时候没少被这类故事吓唬过,有时候甚至被吓得夜里睡不着觉。

不过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因为放牛的缘故,在大沟湾路过了几次,感觉那里也没什么特殊的,所以这份警觉的心理也就放松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小糊涂的父亲居然把她埋在了这里,这让我心里无论如何也是有些无法接受的,因为我感觉他们这是在作践小糊涂,是在侮辱她,她就算是再怎么不好,你好歹给她找块好地方埋了,埋到这个凶地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摆明了要让她变成孤魂野鬼,连骨头都找不到吗?

当时我真的很气,但是因为一直发着高烧,肠胃也在翻滚,全身都没有力气,所以我也就没有说什么,只能是怔怔地跟着我妈和白杏花来到了大沟湾边上了。

到了大沟湾边上,我们停了下来,居高临下,朝那底下看过去,只看到一大片清湛湛的芦苇和水草,并没有看到什么新挖的土茬子。

这个时候,白杏花左右看了看,就对我们说道:“咱们往北头走走看,那边有树林,还有几条小路能下到沟底,说不定那小图就被埋在那边了。”

听到这话,我们就沿着大沟湾边上往北走,先经过了一片玉米地,之后是一片松树林,再之后就遇到了几条弯弯曲曲往沟里通过去的小路。

时值盛夏,小路的路面被晒得发白,土面子随风打着转儿,使得那小路如同一条匍匐在草层里,正在脱皮的大蛇,看着就有点瘆人。

一直走到这里,我们也没有找到埋小糊涂的地方,这让我们都有点心焦,毕竟天太热,再待下去的话,人有点受不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倚着路边的一株老松树,抬眼朝大沟湾里望过去,不经意间就发现了一些东西。

我发现那芦苇荡里似乎有一点红色,远看着似乎是个塑料袋子,但是又不太像,这让我有点好奇,于是就指给我妈和白杏花看。

她们看到之后,也是有些好奇,于是就带着我一起往那边走。

走了不多时,我们已经下到沟底,进到一片水草地里,周围都是高高低低,稀疏拉碴的芦苇,有些芦苇刚从地里冒出来,形状如同竹笋一般,叶子尖尖的,肚子鼓鼓的,在风里摇晃着,似乎是在和我们打招呼说话。

我们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很快就发现了一些东西。那是一双小孩子穿的球鞋,上面打了很多补丁,但是即便如此,其中一只鞋子的大脚趾部分还是破了一个洞,人脚如果穿进去,大脚趾应该正好能从那破洞里漏出来。

第9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