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碧波淫海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初到南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信风忽至,择机启航。

此番下南洋,船队之中都是贵重货物,因此走的甚是小心,不敢涉险,但仍遭遇海盗,损折数艘。走了十余日,来到南方大岛,名唤吕宋,北方港湾有大城,名叫马尼拉。

收帆入港,进入城内。

整个吕宋,皆是佛朗吉国之海外殖民地,其首府就设立在马尼拉城,城内商客云集,极为繁华,佛郎机国将本地所产香料,木材,珍珠,珊瑚等货,销往庆国,高丽,倭国一带。又从庆国等,采购生丝,丝绸,茶,瓷,布匹等货销往南洋,乃至新大陆。只是此项贸易并不平衡,相较比之,南洋货品价贱且量少,庆国货品价贵又量多,因此每年需从新大陆,运来海量金银,用于采买庆国货品。

庆国经济繁荣,但缺乏金银通货,抑制市场发展,而新大陆之金银流入,加快通货流转,刺激庆国生丝、丝绸、茶、瓷等工业,均快速发展。然而经济来往频繁,却也诞生问题,一则走私,朝廷眼见好处,奈何海岸漫长,收不上税。二则海盗,多数海商,亦商亦贼,入陆为民,出海为盗,袭扰地方,抢劫掳掠,朝廷反需投入巨资,围堵清剿。然而,却屡剿不止。两相计算,大有利民却不利朝廷之势,因此海禁。

柳家商号,在此有店铺,专门销售庆国特产。李生寻到,用柳老爷的亲笔信,接管了商号。

月竹亲自引荐,翡冷翠银行分行长,美第奇先生,介绍形势。其家族乃是欧洲名门望族,长年经营银行及其他产业,达数百年,然而,目前欧洲形势巨变,佛朗吉,英吉利,尼德兰等国,纷纷开辟海洋线路,绕过陆运,使美第奇家族之产业,岌岌可危。银行获利能力,也大幅下降,故此,美第奇家族也痛下决心,去往东方,开辟新事业。

如今南洋各岛,大致有几个势力,一曰佛朗吉国,占据吕宋一带,财力势力最强。 二曰尼德兰,又名十七省联合,本属佛朗吉国,后来宣布独立,现正与佛朗吉国战事不断,占据巴达维亚、爪哇以西,势力不小。三曰英吉利,与尼德兰同盟,经营印度加尔各答等地,在摈榔屿也有据点。又有红佛朗吉国,名唤蒲都丽佳,数年之前与佛朗吉国已经合并成为一国,占据马六甲等处。

翡冷翠银行前进亚洲,建立据点,哪知佛朗吉国在此势力极强,设置《帝国专营法》,拒绝他国银行开设,后来是与尼德兰、英吉利等爆发战争,旷日持久,军费浩大,不得不与各大银行,签订借款协定,用来支付战争费用,这才勉强同意,银行团在远东殖民地,可以建立分行,但仍然限制极多。

佛朗吉国在东印度群岛之垄断行为,极大刺激西洋诸国,其国已然独霸新大陆,仅利马之银,就可达世界产银之一半,还有墨西哥之银,几近另外一半。富裕程度可比肩其余西洋诸国总和。若非该国国王,狂热宗教,为打击新教之势力,四处征战,狂撒军费,岂能负债累累。

翡冷翠银行,以秘密与尼德兰达成协议,共同应对,佛朗吉国势力。双方意图寻找代理人,扰乱吕宋经济,制造金融危机,打击其贸易能力。尼德兰国则趁机出兵,与之海战,扩大殖民地势力。翡冷翠银行负责提供资金,好处是获准进入尼德兰市场,又可在吕宋,扩大市场份额。双方决定,由一位本地的无名之辈,来实施此次行为,比较适当。翡冷翠银行不想沾上任何干系,尼德兰人根本进不去吕宋,其他洋人,牵扯政治,很难机密,也无具体办法。

就在此时,翡冷翠银行驻庆国业务经理,陈月竹小姐传来信息,手上有合适人选,以生丝贸易为契机,引发金融动荡,实现银行意图。且自己做其财务总监,风险可控。若银行方面不批准,则由陈家钱号独立资助,实施计划。

翡冷翠银行评估之后,觉得可行,批准了月竹计划,调拨资金。陈月竹又请求,让尼德兰国战舰北上,打击庆国、高丽、倭国一带海盗,令其暂时失去活力,为李生购买高丽倭国生丝,创造条件。尼德兰调拨三艘主力舰,十艘巡防舰,北上高丽倭国附近,全力扫荡,海上局势,安全不少。

南洋各地,已经得知江南生丝涨价之事,这几天来,生丝价格,也翻了几倍,但山高水远,难知具体情况,而目前本地尚有存货,价格还未过分上涨。

与庆国贸易,南洋诸势力,皆有经营,然而关键之地,是在马尼拉城,此地是去往新大陆之锚地,每年都有大批生丝、丝绸、茶、瓷等货,在此集结。通过珍宝舰队,运到新大陆,然后运回银金、宝石等。

吕宋岛内有数家生丝纺织工厂,把庆国生丝制成西洋式样丝货,运至新大陆,乃至欧洲销售。

李生打算,在马尼拉城,全力炒作生丝,争取引诱几家大型商会、纺织工厂下场,使金银大量集中,不能流通,造成危机,从而渔利。

美第奇行长表示,自己会调拨资金,贷款支持张生,并且在洞乌等地,拿出几座大型矿产,伪装低价拍卖,诱使各家银行,携带大批金银前去竞拍,等他们到了,让尼德兰舰队封锁海面,让大量金银难以回程,人为创造金银紧张之局面。

双方计议已定,李生回到住处,负责实施。

', '>')('

李生先联络几家马尼拉大型商会,订购生丝,然而这几家消息甚为灵通,早得知江南有变,只用150银披索每担,高价卖了自己库存1万担,共150万银披索。预定却一概不接。

李生又联系几家纺织工厂,谈判生产大量西洋式丝货,给价极高,但若到期不能交货,便要100倍赔偿。谈了许久,各家只把库存3万担生丝卖了,也是150披索收购,付款450万披索,订单则不敢接。只有一家实力雄厚之大型工厂,依仗存丝较多,又有庆国缂丝工坊门路,才贪图高利,冒险签了合约。李生订货10万磅西洋式绸布,每磅100披索,共计1000万披索,若不能按时交货,需100倍赔偿。李生当即签约,支付一半货款,500万披索。

同时,李生派出心腹,在吕宋各地中小商号,采买生丝,不仅采购现货,也还预定,但若不能按时交付,便要索取100倍赔偿。绝大多数商号,耳闻庆国江南有变,不敢涉险,只卖了现货,拒绝预定。不过,也有一些贪图价高,或有高丽倭国门路的,冒险签了合同。此番零散生丝,又收了5万担,付款750万披索。

多日收购,已经耗费1850万银披索。

暗中收了几日,此事就成了公开秘密,李生指示,也不必掩饰,大张旗鼓的收购,派出人员,挨家商号走访,以200披索每担,收购生丝。仅仅几日功夫,李生又多收了1万担,花了200万披索。但在此之后,生丝收购逐渐减少,已有枯竭之相。李生疯狂提价,从200披索,喊到400披索,又喊600披索,随后价格疯涨,到了每担800银披索。

价格虽然一路狂飙,李生却并没收到多少,估计本地库存早已清空。那些接受预定的商会工厂,正急忙驾船,去往庆国高丽倭国等地,收购生丝。

这几日,命人敲打锣鼓,在城中,街巷吆喝,收购生丝,搞得人尽皆知,收了几日,也没有几担出售,李生指示,继续吆喝,提高价格,要每担1000银披索收购。敲锣打鼓好几日,依然没货。李生掐算,如今去往庆国高丽倭国的,也该回来了,就命人喊到2500银披索每担,果然,前几日签约的商号,纷纷前来,他们既交不出货,又赔不出天文罚金,只能来跪求,看看有没有一条生路。李生与他们谈判,可以留有生路,但各家必须全力配合。于是,每日敲锣打鼓喊收购的,换成这些商号,倒是格外卖力。对外只说签了合约,不得不拿出血本,全力收购。

某日,忽然有客商前来,在街道之上,敲锣打鼓,大呼小叫,寻找收购生丝商家,奇怪的是,往日敲锣打鼓求购生丝的商家,竟都不见了。众人一问,索价每担2500银披索,有1万担,且只要现款银圆,众商家皆感昂贵,都在摇头。哪知,人群之中,竟有人应承,有人认得,乃是柳家商号掌柜,柳家痛快付钱,收了这1万担生丝,当着众人的面,拿出2500万披索,装了数辆大车,当众现钱交易。又领着众人,找到求购生丝的商号,用3000披索每担的价格,卖了出去,一担就赚了500披索, 1万担就是500万披索,就这样一转身,当众赚了出来。众商家连连惊呼,又暗自跺脚,懊悔丢了这样赚大钱的好时机。

此番表演完毕,整个马尼拉城陷入疯狂,每个商家都全力找寻生丝,李生雇人,天天在街上讲故事,谁家发现了存货,卖出天价,一夜暴富。谁家找到门路,购入生丝,发了巨财。引得周围眼红嫉妒。

与李生签订生丝购买的丝厂,立刻陷入重大焦虑。生丝如此紧俏,去江南高丽倭国采购人员,传来消息, 产地售空,库存告罄,如今江南等地,皆有价无市。

此家丝厂隶属胡安克里夫商会,这家商会实力雄厚,有皇室人员股份,又有殖民地政府的股份,深涉政治,虽然违约,但财力上也能勉强赔偿,只是会长铁定下台负责,甚至有人身危险。于是,派员与李生接触,看看有无其他解决办法。

胡安克里夫商会,具有半官方性质,对殖民地政府政策有很大影响,几番谈判,李生开出条件,请胡安克里夫商会施展影响,让马尼拉各大银行团,联合贷银20亿披索,为期一年,利息半价。可以用李柳家当地产业和庆国产业做质押。会长大人听了,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详细翻阅文书之后,真实性倒是无疑,但如此大规模的贷银,此等质押品根本不足够,若有闪失,恐怕就不是辞职能解决的。但对方口气强硬,若不帮忙贷银,就只能偿付违约金,会长职位定然丢掉,一时间竟犹豫不决。

李生见他犹豫,知道他担心,但毕竟富贵险中求,又开出高价,若代为筹谋成功,可支付佣金300万披索,另有300万披索佣金,提供相关人士,任凭支配。

会长大人心动不已,一边是引咎辞职,职业生涯完蛋,甚至有性命危险。一边是真金白银,天文数字。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诱惑,联络银行,偷用商会资产作保,从银行团贷银,收下了巨额佣金。

李生与陈月竹估算,南洋现银总规模,约为50亿披索左右,再多就要从其他地方调拨,或相互拆借。翡冷翠银行传来消息,矿产拍卖,吸引约20亿披索

', '>')('

,前来竞标, 李生又大规模贷银20亿披索,如今市面内,预计只有10亿披索流通,现银流通已经相当紧张。

这几日,月竹钱柜悄然开张,市面上生丝价格越喊越高,每担已经直逼3500披索。市面上隐隐谣传,说胡安克里夫商会欠下巨额生丝亏空,正不计代价收购。胡安商会会长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沉默应对。 只是他从银行贷了巨额银子的事情,更加疯传。

这日,从巴达维亚传来消息,尼德兰殖民地政府命令,展开对佛朗吉打击活动。巴达维亚已经集合战舰,封锁关键海路,准备海战。一时之间,通路中断,洞乌之银难以回程。

李生见情况差不多了,命令手下,同时联络各家实力商会,宣称手中有大批生丝出售,乃是武朝官府存货,被小吏盗出,只有5万担,现款出货,3000披索每担。

如今市面上生丝,每担3500两,十分紧俏,转手就能每担赚500披索,此等好事自然是热切,各商家心里也都知道,此价格乃炒作所致,必不能长久,可赚钱心切,都认为还不到崩跌之时,尚有机会。但1亿5千万披索,乃是天文数字,谁家也没有那么多银圆,于是,这几日几家大型银行都纷纷有人咨询,有商号联盟,用土地田产,矿山工坊等不动产做质押,筹划银圆。银行们自然高兴,有生意上门,且都是大宗,肯定狠狠赚上一笔。

过了几日,各商家隐隐觉得不对,原来只说有5万担,但似乎每家都收购不少,总数肯定超过5万,可采购数量,是各家机密,无从计算,只能心底疑虑。

饵下了许久,终于有大鲨鱼上钩。这日,阿拉贡商会代表,前来拜访,来人倒也痛快,询问李生到底手中有多少存货,要一次性收购。李生回答,共有20万担,3000披索每担。双方一番谈判,阿拉贡商会用2500 披索每担价格,收购20万担,共计5亿披索,以金银币支付。李生大吃一惊,原来估计,市面只有10亿比索,阿拉贡商会怎会有如此之多金币,莫非珍宝舰队回程了??一番打探之后,才知并非如此,此乃奥地利商会与其合作,联合出资,果然到手金银币一看,样式不同,名曰塔勒。

过了2日,汉莎自由商会也来拜访,从李生手中,用2500两每担,收购了20万担。仅仅这2家收购,就达10亿披索。

这几日,南洋各家银行,生意火爆,每日都有人用手中不动产,贷成银圆。只是来的过于迅猛,各家银圆已经贷空,只能紧急从其他地方调拨,然而,目前战云密布,尼德兰战舰虎视眈眈,各家银行运银船阻绝,都不敢来,只能希望珍宝舰队回程,但实在远水难解近渴。

不少银行银根空虚,只能忍痛拒绝上门生意,各家经理都是热锅蚂蚁,奔走寻找,拆借现银,把各家小钱庄的银子,也统统拆借一空。月竹钱柜,颇为独树一帜,各家前来打听拆借现银,一概婉拒,只是一门心思,从民间吸存银圆,专做1年以上,且利息很高,各家小商小贩小铺户,贪图高利,都把银子存在此处。经理们对此行为,难以理解。

半个月后,银子越来越紧,各家银行宣布金银圆告罄,只能等待外来运输。各家银行心有不甘,纷纷祭出高利存款,吸引民间银圆,这才发现,已经早有钱庄高利收银,如今已经晚了。

这些时日,原来需要周转的商户,突然贷不出银圆,立刻形势巨变,只能被迫变卖资产,筹备银圆,只是如今银圆紧张,无银可买,只能越卖越贱,变相推高银子价格。原来手中有银圆的商号,也立刻捂住,不肯流通。

原本只是几户周转出现问题,后来这几户无法还款,连累其他商户,也无法还款,之后,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没有现银还款,只能变卖土地商铺抵账,越卖越多,越多越贱,金银价格一路飙涨。最可怕的是,各家中小型钱庄,也都缺乏现银,早先相互拆借,如今无法还款,只能清算。中小钱庄破产清算,大批抵押不动产拍卖,更加加剧金银价格上涨。

外面血流成河,自然有人收割。月竹钱柜正在大批低价收购各种资产。商铺,田庄,工坊,船只,矿山等,如同海啸一般涌来,资产价格屡创新低,金银价格却一再飙高。最为可怕的是,大型银行,开始出现违约迹象,市场如吓破了胆的老鼠,更是一泻千里。

大规模银荒,一旦发生,所有商户,无人幸免。 所有人都把仅有银圆藏了起来,货币没有流动性,就越来越稀缺,越稀缺价格越高,相互刺激,如此反复。

到了此时,各家银行,不约而同想起胡安克里夫商会担保的 20亿披索贷银来,如今看来,分明是制造银荒的先手棋,只是贷期尚有1年,如今各家银行,银根空虚,虽说暂时冻结彼此拆借期限,但还有大量小钱庄的拆借银圆,尚未支付,此雷一爆,就是连锁反应,大家都生无葬身之地。只能硬着头皮,来看看有无解决之法。

李生哪肯善罢甘休,提出抢劫条件,还20亿可以,除了免除利息,支付违约金外,还要以此时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出售所有质押资产给李生。

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抢劫,而且劫的一干二净,各家经

', '>')('

理听闻,几乎咬牙切齿。可冷静下来一想,一旦清算,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银行持有土地商铺等,数量极巨,一起清算拍卖,别说一半,怕是十分之一都卖不出去。各家有了这20亿比索,都能稳住小钱庄拆借银,尚且有所剩余,如今银价飙高,有此资本操作,也可将生意盘活。

银行团正与李生谈判,纠缠不清之时,胡安克里夫商会会长领着殖民地财政官来访,仔细一问,竟然是殖民地政府也遇到金融危机,请李生前去见总督大人。

李生一愣,不知祸福,刚想推脱,月竹却上前,塞给李生一物,催促他前去。李生趁人不备,打开一看,立刻大喜,表示马上就去。

李生换了衣服,前去觐见,进了督府,见了总督,那总督只是冷笑,指责李生,炒作生丝,扰乱金融,乃是间谍,呼喊卫兵,将李生当即抓住,关入监牢。

李生并不惊慌,只说有信件转交,然后再说。总督挥手止住兵士,命人呈上前来。李生掏出信件,交给总督。

信件乃是当朝内阁秉笔太监,名唤李达,写给佛郎机国内务次长之信件,只说大人曾随使北上京师,有过数面之缘,怀念云云,然而话锋一转,今江南海禁,尔国之走私船只,络绎不绝,渐成祸患。本朝大皇帝陛下,心存仁慈,念及尔国仰慕天朝风土,才行铤而走险之状,本不想追究,奈何诸国,皆哭诉尔国,霸道蛮横,竟行垄断之事,使越,洞,暹罗,真腊等番臣,不能来朝贡,今遣皇商,宣使勘合,若真行使悖逆狂傲之事,则定严断商贸,遣海师征讨。则尔国危矣,倒卖庆货,所获万亿之利,亦不能存也。

其后,另有一页,上书,我有养儿,此做宣使,往次长大人,多为照顾云云。

月竹曾言,前数页乃是李太监亲笔,最后一页,是临摹能人,仿笔而为,但技艺高绝,足可乱真。果然,总督看不明白汉字之乎者也,请教懂行之人,获得肯定答复,说了内容,不由得汗如雨下。吕宋总督之最大职责,乃是保持与庆国贸易稳定,维持友好关系。若此时庆国翻脸,总督之位危矣。连忙换上一副嘴脸,请李生入座,谈笑起来。

闲话一会,转入正题。原来总督大人贪图高利,暗中动用公帑,炒作生丝牟利,却被套牢。 此番银荒来袭,又赶上与尼德兰战争迫近,急需现金, 应付战争开支。哪知各家银行无法支持贷款,只好指望民间商会。经过胡安克里夫商会介绍,相中了李生,本想挟持敲诈一番,却未能如愿,只能好言商议。

总督大人想用政府名义,唬住李生,用些不值钱的荒地,换取现货银圆,奈何李生不肯上当,只好退而求其次,拿出一些好地,又想卖高价,也碰了钉子。 最后无奈,只好亮出底牌,拿出一些肥沃庄园,高产矿山,盈利商铺,与李生商量,也仅仅卖了当下市价一半。筹措金额如此少,总督大人脸色很难看,李生连忙拿出30万披索,作为送给总督大人个人礼物,他才脸色稍缓。李生趁机向总督大人游说,三项事务:1、请总督大人发出风去,殖民地政府正用 1/10的市场价格,向李生出售资产。2、如今财政紧缺,可否突破禁令,将库存大批先进西洋绳枪,卖给李生,换取现银。3、鉴于战事将近,愿意提供月竹银行贷款,用于战争费用,但希望提供殖民地战舰商队,用来质押和偿还利息。

总督听了,略一考虑,然后表示,第一项可以。第二项,问明白了此批火绳枪的主要用途,乃是倭国内战,总督原则上同意,但购买款项只交到他的手中。第三项,原则上可以,但价格要合适,尤其是总督个人方面。

双方一番交涉,总督坚持要2盎司纯白银(约为25银披索)换1支火绳枪。李生坚决不同意。并且威胁总督,东印度群岛还有别家可以提供,比如尼德兰人。他只肯付10披索换1支火枪,一番争执,才勉强达成协议,15披索换1支火枪,李生购买3万支,付款45万披索,另有优质火药10万磅,付款18万披索。共计63万披索。此外,月竹银行紧急贷款1亿披索,用来支付战争费用,殖民地政府所属商船队,提供一半给李生租赁,保养费用自理,租赁费抵偿贷款利息,总督暗示,以目前殖民地政府状态,基本无法偿贷款,一年之后,商船队即可抵债,如果回扣合适,也可提供佛朗吉最佳之商舰,名唤:马尼拉帆船。乃是远洋大帆船,加利恩型之变种,珍宝舰队之主力,排水量1000吨,1艘抵上15艘中式帆船之运载能力。 船速快,载重大,火力也不错,缺点就是价格昂贵。还有不少福禄特帆船,此乃是敌人尼德兰之船舰,因海战被俘获,划归殖民地政府,此种舰船各项性能均很一般,唯有极能装货,造价低廉,因此数量巨大。殖民地政府也觉得便宜好用,故此仿造不少,因其双桅,称为中型双桅船,又叫荷兰船。

双方一番商议,总督决定提供克拉克级战舰2艘,马尼拉级大帆船10艘,福禄特级帆船50艘,自建双桅船200艘,全装索具,人员齐备。又保证,一年之后,就宣布无法偿还贷款,用船抵债。李生提供1000万银披索回扣,先付500万,抵债完毕,再付500万。

双方计议已定,

', '>')('

李生告辞。

回到家中,银行团代表还在焦急等待,李生透露,总督大人为筹划资金,计划出售殖民地资产,报价很低,与银行团提早还银计划,恐怕有变。

银行团代表大惊,纷纷表示不能接受,但也无可奈何。几日之后,各家银行状况更糟,同时也打听清楚,原来总督大人,居然只用1/10市场价格,出售政府资产,如今银价高涨,田产矿铺本就廉价,1/10价格,几乎明抢。但殖民地政府也面临战争,急需现银,支付战争款项。如此这般也是迫不得已。更隐约耳闻,总督大人最近发了大财,更是愤恨不已。

这日,银行团代表前来,咬牙切齿的表示,愿意用1/10市场价格,出售质押资产,请李生立刻还款,再晚一日,银行就要宣布破产清算了。

月竹已经有过计算,各家银行出售所有质押资产,虽然低价,但却量大,与其他钱庄拆借还款,相差不多,期望李生还银,利用这笔现银,市场上来回操作,也可补回一些损失。李生答应,先还款5亿,2个月后再还5亿,其余6个月内还款。各家一算,勉强可以渡过危机,但首款5亿现银太少,难以趁机回血,不由得很失望。李生与他们谈判,可以与月竹钱柜合作,由月竹钱柜提供现银,各家银行开展业务,所得利润按情况分成。银行团接近抓狂,吃了大亏,但也无可奈何,总好过清算破产,只能答应。

如此,月竹钱柜堂而皇之在各大银行,设立代表,合作开展业务。由于金银荒,更提供现银之钱庄银行,几乎没有,刚一开门,各种资产如海啸一般涌入,都是借银度难的,各家银行,又把资产价格狠狠打压了一番,才给短期放贷。

李生请掌柜们大略计算,李氏商会田地,约占南洋一半,工坊矿山店铺,更是占有六成,其中各家仓库内的财货,更是不计其数,尚无精确统计,还有不少抵账而来的海船,尤其珍贵。李生特地搜集,又足足攒了百十余条,只是都是货船,没有战舰。

掌柜们分析,这么多田产矿山,店铺工坊等,若是平常年份,或可价值数百亿银圆,只是目前银荒,对比银价才到如此程度。

李生本有2亿两白银,制成十字银币,约为2亿8千万银披索,又有200万两金子,打成大金币,约为275万枚杜卡特金币。有江南生丝30万担,后来,去高丽倭国,采购25万担,在南洋收购10万担,共计65万担,前期各家商铺抢购,声称只有5万担,实际约卖出25万担,后来阿拉贡商会,汉莎商会各自收了20万担,手中银元,原来就共有28亿银披索,又有275万杜卡特金币,折合5500万银币。又从银行贷银20亿银元,翡冷翠银行贷款3000万披索,陈家钱号3000万银两,折合4200万银元,手中竟有407亿银圆之多。随后,大肆收购产业,月竹钱柜收购了3 亿多,总督卖了殖民地财产8亿,银行团出售资产10亿 ,提前还给银行5亿,月竹钱柜与银行合作,占用10 亿,李生目前手中只有47亿万银披索。

但是,数量庞大的资产,每个月回报,就可达2000 万披索,月竹钱柜目前更是每月12000万披索巨额回报。

这日,前线传来消息,尼德兰国与佛朗吉国展开海上决战,双方均损失惨重,但佛郎机国突破封锁,维持住庆国,吕宋,新大陆之三角贸易,可谓惨胜。尼德兰国虽然失败,但极大打击了其经济贸易,耗损远东舰队实力,迫使其在远东采取守势,从此尼德兰实力猛进,席卷整个爪哇群岛。

过了月余,佛朗吉国珍宝舰队回航,大笔金银注入,各家银行立刻复活,经济止损回升。李生不由感慨,新大陆之金银,果然厉害。

此番佛尼之战,双方都宣称取得重大胜利,吕宋总督,郑重夸奖了自己,在内有间谍经济扰乱,外有庆国尼德兰联合之势,自己纵横捭阖,北方劝退庆国进攻意图,南方与尼德兰展开决战,未失一地,让敌人遭受巨大损失。在上帝的庇佑下,维持住三角航线。

佛朗吉国王,腓力二世听闻极为欣喜,下旨曰:此番,低地七省之叛逆,遭逢重大打击,实堪嘉奖。晋升总督为侯爵,奖励杜卡特金币1万枚,英勇作战之贵族,可提报3名,提升爵位,赏赐1千披索。

消息传到吕宋,一片愁云惨雾之下,倒也略微提升士气。总督借机提出,希望国王大人,鉴于吕宋也损失不小,稍微提升远东珍宝舰队数量,弥补损失。国王心情大好,将原本10艘规模,提升至20艘,补偿殖民地损失。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