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信风乃至,凝岚所办使船文书也到了,李家船队满仓,趁夜启航,一路北上。
披风斩浪,扬帆远行,船行十日,又来到京师附近,若晴娘家龙口附近,派人上岸,寻觅程家,程家大哥,早接到若晴书信,筹到不少北货,听闻李生到了,立刻动身,前去接应。
李生见了程家大哥,因若晴改嫁,倒是成了亲戚。 双方见礼叙旧,改了称呼,这才谈起正事,此番程家努力筹备,堪堪筹到30船北货,李生没有二话,马上全额收购,又给丰厚的通路钱。程家大哥立时脸上笑开了花。又听闻李生此番运了不少茶瓷药材,新鲜南货,更是兴奋,表示,药材丰产,北方价格也低,不甚好卖。 茶瓷倒是不错,最热的是新鲜南货,颇为热销,只是易烂难存,存货极少。不如立刻下货,马上销售,即可减少损耗,又能得好利。
双方既成亲戚,生意倒也坦诚,程家收购,价格公允,李生也图省事,立刻下了30船货,换成北货,此三十货船,按李生指示,即刻启程,返回月港,交给江阳林家,再收一批南货,回到龙口待命。
李生询问程家大哥,是否有高丽人脉,可以接洽生意。 龙口距离高丽不远,程家又久在此地经营,自然三教九流,通达各色人物,便与李生介绍高丽情况,向李生推荐,高丽大商会郑家,此前因生意往来,曾有数面之缘,当下写了推荐信函,交给李生。
李生不敢耽搁,告辞程家,又杨帆启航,船队再往北去,行驶几日,看到陆地,乃为高丽国,又往东行,碰上逆风,艰难行驶了三日,陆地尽头,出现一大港,名曰:布山。
高丽国土狭窄,北有高山大河,天险阻隔,盛产奇木,人参。中南之地,皆为平原,遍布桑棉,盛产生丝,丝绸,布匹等,国小民弱,但颇富庶。
李生将船队藏于布山海外小岛旁侧,只带了几艘船,进了港口,官差查验了文书,见是使船随行,来了油水,诞着脸面,讨了贿赂,这才放行出来。
进了城中,只见两旁街道,节次鳞比,行人如织,极为繁华,按照程家大哥之言,寻到郑氏商号,倒是门庭宽阔,陈设不俗,颇有实力。
李生进了商号,言明来意,郑氏商号会长见了书信,亲自相见,奉茶款待。
郑氏商号会长,乃郑氏族长,名唤郑胜友,年约五十余岁,极为精明。
会谈之中,郑老板问起来意,李生坦然相告,几番探视,竟是大生意。郑胜友兴奋不已,对此生意,暗下决心,势在必得,只是面上装作并不在意。
李生船队,茶叶,瓷器等好卖,质优价廉,远胜本地所产,至于新鲜南货,更是极受欢迎,供不应求。唯有药材,虽然也有一定销路,但需求不大,购买不多。
李生并未全盘托出数量,只是周旋,观察郑氏实力,探寻底线。果然,一番谈判,李生大致估计出郑氏实力,拿出80船的货品,讨论价格。即便如此,郑氏也一时之间,拿不出如此大量现银,只能联合友商,一同吃进。
李生趁机提出,可用生丝,以货换货。郑氏心花怒放,郑氏家族原本就有数家缫丝工坊,产量不少,如此易货,正合心意。李生打听交换数量,却说不够,郑氏答应,由自己出面,收购其余生丝,用来换货。
双方就价格,换购数量等进行谈判,几经冲折,反复讨论,仍未达成交易。
其后数日,双方依旧谈判僵持。
李生颇为不耐,寻了另几家有实力商号,进行谈判,收购价格倒是不错,但生丝换货,却仍然无着。
李生如此一搅合,郑氏倒是坐不住了,要求再次谈判,价格上只略让步,但还是生丝收购做条件,进行要挟。
李生略一调查,这才知道,原来江南生丝炒贵,消息传到高丽,但因山高路远,语焉不详,丝商惊疑不定,捂盘惜售,正在观望。
李生心生一计,雇了一些贼偷,盗了商行飞鸽,然后伪造消息,只说庆国朝廷调集蜀丝,进入江南,如今丝价大跌,放了飞鸽。接着,又编假消息,胡说道,南海洋商开战,商路大受影响,又放了飞鸽。
随后几日,本地茶肆饭馆,李生雇了不少人,整日议论,只说洋商开战,商路断绝,今年所有海外贸易,都要中断。李生又暗自采买洋货,推高价格,又收购一批生丝散户,却低价销售,搅乱生丝价格。
郑氏这几日颇为烦恼,前有飞鸽消息,庆国生丝价格大跌,后有南洋交战,商贸不通。与李生谈判,陷入僵局,此等消息,来的如此巧合,颇令人生疑,然而本地洋货涨价,生丝价格走低,倒是事实。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委实令人不安。
这日,郑氏又接到信息,说李生与其他商号签订大单,以货易货,用新鲜南货换了不少生丝。心中烦恼,生丝未来形势,高深莫测。但此刻丢了茶瓷南货的生意,就是损失。几经犹豫,终于下定决心,先做成此单生意,银子落袋为安。
郑氏再次要求谈判,李生却以生丝下跌为由,借此杀价,又是一番谈判,最后,郑氏勉强答应,调拨几名得力掌柜,帮助李生,收购高丽货品,且不收通路银钱。这才成了
', '>')('交易。
某日,月黑风高,李生命令海上船队,秘密靠岸,卸货80余船,乃是茶叶瓷器,新鲜南货,还有一些药材。卸货完毕,又回到海岛藏匿。
郑胜友来回奔走,筹买生丝,市场传言不断,生丝价格走低,丝商因怕断航,没了销路,又急卖起来,郑氏收丝,捡了便宜,倒还赚了不少。
李生趁郑氏筹备时间,收购大量高丽特产,李生给了郑家掌柜们优厚提成,他们立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谈判极为卖力,货品价格极为优惠。
仅数日,生丝已然全数收购,高丽货品也大量收购完毕,本地大小商号,皆赚了一笔,街面更是繁华几分。
这晚,李生正在馆驿休息,忽然下人回禀,有客拜访。李生疑惑,来人竟无拜贴,只好请了进来。
来人二人,上得堂来。却是一身黑色蓬衣,遮住形容,其中一人开口,请李生屏退左右,单独叙话。口音甚为怪异。李生心中疑虑,却也好奇,挥手让下人离开。
来人摘掉蓬帽,露出月代头,竟是倭国人士,李生更是惊异,连忙问起来意。
来人自我介绍,他叫加藤健一,乃是倭国商人。此番前来,是为李生售卖药材,希望李生不要把药材卖给高丽商人,而是转售倭国。
李生顿感奇怪,当下少报数量,提高价格,试探一下虚实。哪知加藤听闻,竟然颇为高兴,想也不想,一口答应下来。
李生更加奇怪,只说还有存货,但价格要提高一倍,此番报了一半数量。加藤听了,更加高兴,深鞠一躬,接受报价。
李生询问,打算用何支付?
加藤表示,倭国产银,可支付。又国内山脉绵延,出产奇木,品质与东番高丽所产不同,还有生丝,玳瑁,漆器,刀剑等特产,若用此换货,更能优惠。听闻,李桑爱好美女,东瀛美人,极负盛名,也可以用人抵账。
李生听了,心中惊疑不定,此人调查良久,所图甚深,不可小觑。当下笑容满面,满口答应,成了生意。 为表庆贺,李生命人设宴,请加藤喝酒。
加藤听闻,鞠躬应承,转身对一个人吩咐几句,那人也鞠了一躬,在斗篷内,将长刀入鞘,却被李生瞥见,吓了一跳,心中起誓,以后必定买几挺短洋铳,用来护身。
虽然入夜,然而下人一顿繁忙,搞了几样小菜,热了几壶老酒,端了上来。
李生招呼加藤,入席款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二人慢慢熟络,李生套问,加藤来路。
加藤也不隐瞒,自称乃是倭国堺港商人,受派遣来高丽行商,此番受命,前来与李生商议药材收购事宜。
李生探问,受何人指派?
加藤却只微笑不言,只说,深夜喝酒,太过伤身。
李生见他不肯说,只好罢了。又问起倭国形势,只说前去经商,也好捎带货品。
加藤微微一笑,说道:“李桑海上船队里的货品,就已经足矣,太多了就要干扰市场,价格下降。”
李生眉毛一动,淡淡说道:“船队倒是不假,但里面货品,可未必都能运到倭国。万一碰到海盗,劫掠一番,倒也是烦恼呢。”
加藤李生相视一笑,饮了一杯。加藤知道李生担心,怕有埋伏,又难以实情相告,只好把倭国情形,与李生讲解一番。
原来倭国长期割据纷乱,诸侯藤原氏,雄才大路,上洛成功,被封为将军,开创幕府。而后,几经征伐,众横捭阖,敌对势力,逐渐势微。然而此时,昔日盟友,渐成国中之国,如鲠在喉。如今形势微妙,前途莫测。
加藤阴沉一笑,又说道:“李桑,精通航海之术, 想必对洋物,深有了解。若能搞到洋枪铁炮,不问价格,有多少要多少。”
李生顿时明白,此番倭国采购药材,乃是大战将至,金创药材需求自然大增,连忙点头,表示定然多方筹措。
加藤眼珠子一转,喋喋怪笑,说道:“李桑,我有一桩公私兼顾的买卖,想和你做,不知你有兴趣吗?”
李生听闻又有买卖,打起精神,愿问其详,加藤低声解释,高丽国内有两班大学士崔大人,极为反倭,一则固然是其政见。二则也是其家族经营丝绸坊,产业极大,因贸易问题,长期与倭国丝绸竞争,因此成见极深。此番倭国国内风云诡谲,崔大人支持反将军势力,竭力打击倭国生丝行业,引起藤原将军愤怒,下令将其铲除。此番活计,辗转落到加藤身上。
加藤打算,借助李生船队,秘密调运倭国武士,出其不意,突袭崔家,将其铲除。但若是只突袭崔家,未免目的过于明确,恐引起高丽倭国之纠纷,如今国内大战在即,绝不能横生枝节,需得做成海贼犯案之状况。 因此,除了劫掠崔家,附近所属村镇,也可劫掠一番。 加藤与李生商量,劫掠之金银珠宝,分给加藤。除此之外,尚有生丝,绸缎,织机,附近村镇工坊之货品,布机等,全部分给李生。
李生嘿嘿一笑,说道:“加藤先生,金银珠宝,体积小价值高,携行方便,若有不测,起身就走。可分给我这些货品机具,笨重难行,价值又低,若有万一,如何是好?”
', '>')('加藤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李桑,你有所不知,崔家生产的丝绸,乃是高丽极品,价值非常高,绝不次于金银,所使用机具,也非常昂贵,很值钱。另外,崔家所属庆元,还有很多布匹工坊,一旦劫掠,其货品机具,也价值不菲。还有,崔家有很多美貌女眷,原本是要灭口,但也可以给你做奴隶,只须离开高丽,永不回来。崔家丝坊和其他布坊,还有很多织女,可以挑选一些年轻美丽的,掳掠来做女奴。”
李生听闻高丽女人,倒是心思痒痒,只是还觉不合算,又与加藤一番计议,加藤听闻,李生船上还有大批庆国南货,此货在倭国也十分畅销,就要求李生交给加藤商会负责发售,李生趁机提出,要求加藤劫掠之事上让步。
加藤摇头,只说此番劫掠金银,除去武士分成,还有国内各方,剩到自己手中委实不多,即便让步,也没甚么余地。但若李生有意,加藤商会可提供一支私兵,佣金优惠,可趁机自行劫掠安庆城,此城位于海边,且是高丽腹地,几无设防,附近没有军力,又是高丽布织重镇,一旦成功劫掠,乃是大大的肥肉。
双方又研究了诸多细节,李生才下定决心,与加藤合作,做此无本买卖,双方击掌盟约,加藤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第二日,加藤低调前来,李生调动船队,驶往倭国,得知前番30船,已然归队。船上载着新货,船队向东走了几日,到了倭岛,按照加藤所言,绕岛而行,找到堺港,收帆入港。
加藤信守承诺,高价收购了药材,新鲜南货也给价公道,又提出,若肯用加藤商会产品抵账,还可优惠二成,李生稍作调查,果然价格公道,看来加藤虽生性狠辣,但生意上却颇重商誉,就爽快同意了。
加藤商会特产奇木,生丝,玳瑁,漆器,刀剑等货,价格公道,质量优良,皆为宝货。李生极为满意,况且优惠二成,力度不小。便将药材南货,全部换了倭货。只是数量太多,船队难以全部装下,只好租用加藤商会仓库,暂时存放。船队全面清空,等待委派。
过了数日,加藤领人前来,都是凶恶武士,人数竟有三千余,一队乃是公家调拨,另一队却是加藤商会的私兵。 两波人马登上船队,趁夜启航。
船队小心行驶,过了数日,航至安庆附近。加藤领着一对人马,带着船队之中一千水手,前去办事。李生带着另一队人马,也带着船队二千水手,反向而行,直奔安庆城中。
安庆,位于高丽海岸,又是国中腹地,平素没有海贼,更无战事,因此太平安乐。因附近盛产棉花,织户林立,乃是高丽国中布匹生产集散之地,更是繁华富庶。
李生激励武士,许诺劫掠财物之后,分给提成,负责运输水手,也有奖励。众人听罢,士气大振,纷纷磨拳搽掌,准备大干一场。
一哨人马,直奔安庆,果然毫不设防。城门口几个衙兵,被砍成两截,人马涌入城内,大呼海盗抢劫。 城内民众见了,大惊失色,纷纷逃回家中。
李生采取,抓大放小之策,集中力量,对付城中大户,武士冲进富商豪宅,抓住主人,刑讯逼问,不仅抢了富商的金银珠宝,甚至仓中货品,珍贵织机,美貌女人,装上马车,全部带走。
武士一鼓作气,攻下安庆府衙,衙内不仅有大量金银,还有官营仓库,内有极多布匹,一时之间,安庆城中,运输马车牛车告急。
李生抓住衙役,刑讯审问,在其口中得知,方圆 300里内,只有极少土兵,500里内,也没有抗衡的军力。800里外,方有强力部队。
李生掐指一算,至少三日之内,是安全的。也不敢怠慢,立刻派出哨兵,密切监视,加紧安庆劫掠。
城中富户,尚有大量米粮,难以运走,李生心生一计,打起大旗,上书:义贼替天行道,专平恶绅贪官。 找了两个水手,领着一些穷户,打开富商粮仓,开始分粮。 一时之间,颂声四起。城中居民,纷纷领米。
李生命那两名水手,一边放粮,一边自称是毛岛海贼,只因看不惯贪官污吏,才到此替天行道。如今攻打安庆,还是小事,过了几日,便要去攻打建州,攻下建州后,还要替天行道,却不仅分米,还要分银子给穷户,可通传各地穷户,前去建州等待,大军一到,立刻分钱。
后来,索性也不分米,只开了仓门,让穷户自行抢米,只雇了几个穷户,在一旁大声吆喝,请大家一同去建州分钱。
穷户分了白米,自然高兴,又得知建州可以分钱,更是深信不疑,纷纷奔走相告,结伴前往建州。
高丽州府得到安庆陷落消息,大惊失色,又听闻乃是毛岛海贼所为,更有甚者,居然计划攻打建州,消息来报,又大批人马正往建州方向行走,更是惊惧交加,立刻强令,救援安庆的部队马上掉头,去往建州布防,绝不能放贼人攻入建州。
过了十余日,李生将安庆洗劫的干干净净,甚至附近小城,也劫掠一空。这才押着金银财货,回到海岸,与加藤汇合,却见官兵仍无动静,只在建州死守。 二人商议,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兵合一处,攻打附近莱城,又大大劫掠一番,此番,建州官
', '>')('兵才恍然大悟,立刻调派骑兵,星夜驰援。奈何李生加藤,早已经劫掠完毕,扬长而去。
李生260余艘海船,被塞的满满,既有金银财货,又有女奴,都挤在一起,难以计数。
船队满载,歪歪扭扭,航行至倭岛,来不及去往堺港,只能临时上岸,把船队财货人物,大致整理一下,免了混乱,这才重新启航,航到堺港。
众人上岸,加藤提着崔氏全家人头,前去复命。李生仔细点货,分清彼此。
加藤归来,见李生所分财货清楚,并无异议。加藤所抢崔家村镇,虽也富裕,但毕竟人少,不可与安庆相比,后来劫掠莱城,也是就近,油水也只是一般。
最后,加藤得了银子500余万两,还有10万两金子,另有珠宝首饰,十余大箱子。李生得了银子1200余万两,金子50万两,珠宝40箱,另有无数布匹丝绸,机具女人。
加藤眼馋李生所抢肥厚,十分眼热妒忌,但李生出船出人,自行劫掠,又施计争取时间,才能抢了莱城。出力的确重大,但总归眼热,心中甚是不平。
李生信守承诺,奖励加藤私兵,巨额分红,又丰厚赏赐了水手,加藤眼光不佳,劫掠女人,不甚挑剔,人数倒是不少,可惜多数中平。唯有崔大人家眷之中,有几位极品美人。
李生劫掠安庆,人口众多,但对女人却是精选,只要年轻美貌的,人数与加藤相当。质量却远胜。至于劫掠莱城,抢的甚急,来不及精挑细选,胡乱抓了些年轻女人,相貌参差,却是无暇顾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