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摇光作者:行清
第26章
永远不要试图叫醒一个重度弟控。
而自从虞小九开启女红日常后,这项“重大任务”就被他包揽了。从最初不堪入目,扭扭曲曲像毛毛虫的绣工到现在的满级绣郎,虞家一干人已经从最初以为被鬼附身/头脑发热/学习压力大的惊悚态度到习惯了自家小郎君/儿砸时不时手拿绣花针,对镜绣花的诡异画面。
谁没有个爱好呢?比起逛花街压群芳鱼肉乡民这些纨绔子弟的爱好,这已经是很小清新的爱好了好嘛!
咳咳,别说,一旦接受了这设定,那画面,还蛮萌的。
第24章大唐宝宝成长日记二十四
“三郎,这是灯行掌柜送来的这月账本。”
“他人呢?”
“在外头等候传唤。”
“传他进来。”
“是。”
不会儿,外头就走进来一个年纪约莫在二十左右,面相周正俊朗的青年。他对自家少主行了礼,便心情忐忑地等候在一旁。
这面带紧张的掌柜名周茽,是虞渊提拔的虞氏灯行的掌柜。比起虞氏其他店肆管事,他的年纪真可谓算的上太过年轻,却偏偏不知为何入了虞家三郎的眼,还把他提升起来做了注定大赚的虞氏灯行的掌柜。
这也是虞家三郎开始接手父业后所做的调整之一,提拔一些能力突出却因为年纪被打压的青年,又以养老为名辞退一些懒散无为的“老人”。虽然动作小,但是还是引起了一些自视为商行元老的人的不满。虞父对此表示“孩子总是要练练的”,便也撒手不管。
因着他是商行少主,他们作为下属或奴仆,无法光明正大提出反对意见。但是许多人都在暗地里看少主的笑话,等着他们跌跟头。年纪轻没有经验的后生,到底办事能力不足,到时候他们就有理由抓住“能力不堪重任”的话柄,将手头的权利收回。
显然,周茽也知道别人这种打算,所以在接手灯行三个月的时间里,殚思极虑,从原材料选择,材料运输到生产的方方面面都事事躬亲,力争将所有事情做到最好,以求不辜负郎君的提携之恩。
而拜李约他们所赐,兔儿灯在大唐贵族宗亲中未售先火,而时刻以贵族时尚为标杆的老百姓自然也是纷纷效仿。当然最重要的是虞韶九的美名在外和虞氏商行近几年越发显赫的名声。
如今,试问谁人不知,虞家九郎、虞县男,师从高人,以幼龄之年,习得一身绝学,不但在学问上有过人之处,更是精通机巧,屡有奇思妙想,智近于妖,每每有惊人发明,是真正的“金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