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摇光作者:行清
第80章
临别前,虞渊对车窗外还未离去,担心好友酒后身体有恙的司空曙两人说到:“九郎无碍”,末了看着并肩而立亲昵的两人,难得多嘴问了一句:“某闻世子在幽州游历期间,多次协助司空三郎处理政事,可知世子虽无官职,但有大才,虽山水之乐本为个人志向,但世子之才华未免可惜。世子不愿依附家中势力,可由某于圣前引荐。”
司空曙家中排行老三,李约乃郑王李希言右金吾大将军之子,虽为嫡子但非长。
李约自幼看惯朝堂腐败倾轧,世家奢靡颓唐,对入庙堂没有多少好感,只愿寄情山水。他不愿借助家中势力受到牵制,自然也不会接受虞渊的引荐,原想一口还绝。但虞渊最后一句轻飘飘的“司空三郎与世子甚笃,想必也希望世子能够常伴左右,一同共事,共建大唐盛世”让他止住了出口的婉拒。
虞渊不再看神色突变的二人,让护卫驾车走了。
追了几年还没把人哄住,真是没用啊。
自觉自己特别有用的虞大将军心情大好,回家之后如何能干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虞九郎这几日心情大好,不仅友人相聚,且农具改良的事情也很顺利。不得不说,来自星际的系统留下的知识是价值连城的,但是最最弥足珍贵的还是它对虞韶九的教育。据说是□□最先进的高考制度教育让虞韶九能够不拘泥于当前时代,轻松地理解在旁人看来无异于天书的系统资料。是的,尽管虞韶九并没有要求,但是在系统脱离前,贯彻顾客至上宗旨。培养最全能星际宝宝的系统还是参考了当前时空,给虞韶九留下了许多可能用到的资料。
他自幼接受的两套教育系统,使得他相当于一个二十一世纪接受了大量国学知识教育,同时又具备了十二年基础科学教育和部分大学高深内容的现代人。
尽管这期间有一些思想上的冲突,但是不妨碍他理解并接受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虽然珍贵,但是也只有虞韶九能够看懂并使用。换作任何其他一个大唐本土人士,即使看懂了写的是什么字,也无法理解何为电力,何为功率,何为机械能。
在这些资料图纸的引导下和汇集了大唐最优秀一批工匠的虞氏工坊协助下,耗时三个月,他很快就制作出了集收割、脱粒于一体的半畜力半机械的谷物收割机。虽然是半畜力,但是那是由于时间太短,而且单靠虞韶九一人,发动机研发还未完全成功,但也足够让特意前来观看的太子和百官惊为天人了。时值田间小麦成熟之际,虞九郎为了说服孤陋寡闻的小(老)伙伴们,特意在自家农庄里展示了一番收割机的神奇之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就连已经身在骊山行宫的皇帝陛下听闻此事,也派人快马传信,命人将收割机送去御前赏玩。
虞韶九虽然无语,他还等着研究下一步呢,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为的就是堵着那些叫嚣着商业不利于民、纺织工坊不利于国、推广棉花的虞侯其心可诛的世家贵族和老臣们。但是圣命不可违,还好可靠的小伙伴太子李瑛立马写了一封信,言收割机笨重无法长途运输,且是半成品,要拿给父皇看的必然是天下最好的,请命等到最完善的收割机研发出来再送到御前,才将将安抚住了正在行宫行乐的陛下。尽管并没有对外宣扬,不过由于通过当日演示时候,在一旁围观的虞氏农庄里的劳作佃农们之口,虞家九郎又研制出了如同神迹的谷物收割机的消息不胫而走。佃农们多是未曾读过书一辈子只知种田的穷苦百姓,平生未曾见过这等神奇事物,简直是将这事当做传家故事来讲。
骊山华清宫内,窦贵妃对着光滑的镜子,抚了抚头上的簪花,镜子里清晰地映出美人娇绝的脸庞和丰腴的身姿。
“娘子,这虞氏商行的货物果真神物呀,竟然能将娘子的容貌照得一清二楚,据说这镜子现在有市无价,许多达官贵族的夫人天天派人到虞氏商行里排队争抢,他们却不知娘子你却是有十几台呢。”
窦贵妃平日里受到的追捧无数,但她心知自己的位置,从不为之所动,但如今却是嘴角带笑,显然很是满意自己宫女的这话。自幼失母的她尚在闺阁之时,深受继母磋磨,每日针线不断,唯一的快乐时光,便是做着女红,听府里的婢女和“嫡女”们带着或向往或娇羞的神色讲述虞家九郎的种种事迹,等到被人选中入宫,带着特殊的使命成为帝王的妃子时,真正见到了虞家九郎,不但没有失望,却是更加为其仙人之姿倾倒。加上其(兄长)拯救她于水火之中,免于被继母以高额聘礼许配给市井无赖,更是感激不尽,可以说,虞家九郎能够得圣上重用,有一部分功劳来源于贵妃娘娘的“枕边风”。
“这算什么,坊间都传遍了,虞侯近日研制出了日割万顷田地的神物呢!”另一旁为贵妃穿上石榴裙的宫女也晓得讨主人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