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沧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十章 烟波垂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从报纸杂志上,从广播电台里搬来的,只要你留心,里面什么都有,现在就好了,有电视,可看可听,这有好。”曹爱国在说话的当儿,拎起的鱼竿便钩住条银丝,拚命挣扎的鱼儿,把鱼竿拉成弯月形,曹爱国小心翼翼地收回线,抓紧滑溜溜的鱼,从鱼钩上取下,放进浸在水边的鱼篓里。

“曹伯伯,我这里钓到条大的,竿子拉不动呀。”离曹爱国大约十米远的湖边,王大海紧拽住几乎弯成v形的鱼竿,鱼在水中拚命左拉右扯,搅得水溜上下翻滚,水花四溅,想奔突拉紧的鱼线。

“不能硬拉,抓紧鱼竿不动。”曹爱国拿着把抄网,与刘春花起来到王大海的身边,曹爱国观察了会水中的鱼说,“鱼的劲还很大,你要跟它在水里周旋yīzhèn子。”

“我怕鱼线拉断了,即使鱼线拉不断,鱼竿也经不住这么拉,肯定会折断的。”王大海双手紧紧地抓住鱼竿,急得满头大汗。刘春花掏出自己的手帕,擦干净王大海额头和眼角的汗珠。

“不会的,你松下,等鱼劲稍弱,再把竿子往回收点,就按zhègè方法,把大鱼慢慢收到没有水草的浅水岸边。”曹爱国指导着王大海操作,指手画脚地接着说,“要有耐心,跟它在水里遛会儿,等它遛疲了、累了,再抄鱼上岸。”

乔珍也赶过来,与刘春花起在王大海的身后,聚精会神地盯着水面,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动了水中的大鱼,激怒它作垂死挣扎,那就可能会崩断鱼线逃脱。

等鱼遛了有半个小时,曹爱国看水中的鱼渐渐地不怎么动荡,把抄网沉到水底不动,叫王大海将鱼慢慢牵到网口的上方。岸上的人清晰地看到,这是条足有两尺长,青灰色的扁头鲢鱼。当鲢鱼头牵到网口中间时,曹爱国迅速提网向上直抄,凶猛而又利索地将鱼下子捞起,拖到岸边。

王大海在曹爱国的bāngzhù下,从鲢鱼满是细小尖齿的嘴里取出鱼钩。

刘春花用手扯着鲢鱼嘴边的胡须,兴奋地对乔珍说:“伯母,你看,这么长的胡须,还在动呢。”继而又用根草轻轻地拍打着鲢鱼头说,“哪要你好吃呢?贪嘴就要上当吃亏。”

“那是大海的诱饵设得好,使鲢鱼经不往引诱,才敢冒险。”乔珍对刘春花笑着说,她笑得很开心,gāoxìng时的对眼睛充满着女人的妩媚,点也看不出有抑郁症的病人。

王大海心里也很gāoxìng,不光是为钓到条有五到六斤重的大鲢鱼而gāoxìng,是因为自己年来为伯母矫正心理疾病,少个傍晚,陪着伯母跑步,风雨无阻,没有休息日,付出的心血终于看到了回报而加gāoxìng。看到曹伯伯和伯母在起又说又笑,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爱好,jiùshì希望工程,都喜欢小孩。人到了年老的时候,得有个事情给他们去牵挂,既能忙忙碌碌,充实生活,同时也可以防止抑郁或是老年痴呆。想到此,王大海情不自禁地笑了下。

因为鱼篓太小,装不下大鲢鱼,王大海用绳子穿过鱼腮系好,起身,随手拎起,找了个草丛的阴凉处放好,已是大汗淋漓。

烈日爬到头顶上空,没有了清晨的温柔,骄阳似火,酷暑难当,刺眼的白光烤得人身上热辣辣的,大地像是个蒸笼似的,热气腾腾,连湖边的小路都烫得难以下脚。为了不让毒辣的太阳晒坏她们的皮肤,王大海带她们到油布伞下喝茶休息,给每人削了个苹果。

远处的树林里,“知……了……”蝉鸣声清脆悠长,开始只有三三两两的叫声,时而缓时而急,慢慢地,其它的蝉儿好像受到感染似的,纷纷做出回应,那气势磅礴的鸣叫益发雄壮起来,霎时间,无数只蝉发出的嘹亮空灵的共鸣,占据了整个湖岸。

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刘春花来说,听着蝉群鸣,感觉新鲜震撼,像是在欣赏场盛大的音乐会。乔珍听到蝉鸣,也兴奋起来,勾起她儿时的回忆,想起家乡“知了叫,割早稻”的谚语,到了双抢的季节,是父母年中最辛苦的时候,披星戴月,边抢着收割早稻,边抢插晚稻秧苗。但精神上是最幸福的时刻,在收获着沉甸甸的成果时,又播种新的希望。

看到乔珍开心的表情,王大海鼓起勇气说:“伯母,有件事情像块巨石,直压在我的心头。”

“你这孩子,有什么事赶快说出来。”乔珍看着王大海,心痛地说。

“想把朱伯伯的骨灰接回来。”王大海语气低沉地说。

“我看大海很有孝心,让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先把朱兆有的骨灰接回来,寄放在市殡仪馆,等乔珍与朱家的人商量后,再择日安葬。”曹爱国ānwèi着乔珍,接着劝说,“这么长时间,你也应该放下,朱兆有不是真正的离开你,他呀,老天大发慈悲把他接到天上享福去了。”

乔珍安静地听着,默默地点点头,悲伤的泪水潸然而下。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五十章烟波垂钓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