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019章巧遇</p>
腊月初二,是个寒风凛冽的日子。</p>
天阴霾着,如块墨稠盖住了天,压抑得很难。</p>
呼啸的北风,似把锋利的刀,刺入厚厚的棉衣,让肌肤冷寒。凌青菀到了安家的时候,袖底的手已经一片冰凉。</p>
凌青菀和母亲到姨母家时,姨母正在大表嫂院子里。</p>
三表兄安栋也在。他今天又没有去宗学。</p>
姨父和二表兄安檐不在家。</p>
“太医怎么说?”景氏问小景氏,“一个月前就听闻风寒腹泻,怎么至今未愈?”</p>
小景氏攒眉:“谁知道呢?”</p>
“是痢疾吗?”景氏低声问。</p>
痢疾是比较严重的病,有些时候腹泻到了虚脱的地步,就难以挽回了。</p>
“不是。”小景氏回答,“就是小腹泻。她看上去还好,我也没怎么用心。这几天突然变坏了......”</p>
大表嫂周氏,一个月前因为风寒,有点腹泻。</p>
而后,一直在吃药。</p>
因为她的腹泻不是特别严重,一日三四次,也不是稀得特别过分。所以,她自己也不怎么留心,以为是小事。</p>
吃了十来天的药,仍是不见好转,她告诉了姨母。</p>
姨母又给她换了位太医。</p>
换了太医之后,吃了七八天的药,也好了几日。不成想,药还没断又复发。</p>
这段日子,都换了四个太医。</p>
姨母终于感觉不对劲了,心里焦急起来。</p>
大表嫂自己的形容,也一日日憔悴。特别是最近几天,眼瞧着枯瘦下去,把姨母吓坏了。</p>
汝宁长公主昨日也来瞧了,跟着吓一跳。</p>
母亲和姨母说话的时候,安栋悄悄冲凌青菀招手,让她到里屋来,大表嫂喊她。</p>
凌青菀就低声跟母亲说:“娘,我去里屋......”</p>
景氏点点头,继续和姨母说话。</p>
大表嫂的里屋,凌青菀上次来过。满屋药香,温馨如水。凌青菀感觉亲切,她很喜欢药的味道。</p>
大表嫂半躺在床上,穿了件银红色的斜襟短袄,面色苍白,眼睛大而无神。</p>
“妹妹。”大表嫂这样叫凌青菀。</p>
她从来不喊凌青菀为表妹,或者菀儿,或者二妹。单单“妹妹”二字,异样的亲昵。</p>
“......你们来了几时?”大表嫂问凌青菀。</p>
凌青菀道:“我们刚到。”</p>
然后,凌青菀仔细询问了大表嫂的病情。</p>
大表嫂一一告诉她。</p>
问完了,凌青菀笑着道,“大表嫂,我能替你诊脉吗?”</p>
大表嫂微讶。</p>
安栋也吃惊。</p>
“菀儿还会诊脉么?”安栋笑着说。</p>
“嗯,自己看书学了些。”凌青菀道,“我就是试试......”</p>
她声音软软的,温柔恬静。凌青菀长得秀气,五官很讨喜。特别是她细声细语说话的时候,更是有种忠厚温婉,叫人难以拒绝她。</p>
大表嫂道:“好啊,妹妹试试无妨的。”她把手从被子里伸出来。</p>
凌青菀从外头进来,手指有点冰。她先放在唇上呵了下,再搭在大表嫂的手腕。</p>
安栋在一旁笑了。</p>
凌青菀神态认真,仔细诊脉。</p>
大表嫂的脉息,沉而细。她泄泻已经有一个多月,是最近才转为严重的。</p>
凌青菀又深按,继而收回了手。</p>
“怎样?”三表兄安栋问。</p>
安栋性格和善,喜欢和女孩子亲近。周氏四年前嫁入安家,安栋才十二岁,整日跟着周氏身后,嫂子长、嫂子短,像自家兄弟。</p>
所以,他和周氏感情好,从来不避讳什么。</p>
他没有姊妹,这是他的遗憾,故而他跟表姊妹也异常亲近。</p>
周氏生病,安栋跟着母亲,常在这边照应,也是平常的。</p>
“妹妹,诊出什么了?”周氏也笑着问凌青菀。她声音很轻,中气不足。</p>
凌青菀道:“我哪里懂,不过是试试。表嫂,太医们怎么治的,是健脾利湿,理气疏肝,还是补肾固涩?”</p>
周氏和安栋都惊讶。</p>
治疗腹泻的这几种方子,凌青菀一个不漏说了出来。</p>
腹泻的原因很多,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比较常见的治疗,都是从脾、肝和肾上着手。</p>
一般腹泻,都是因为湿热之邪引起的肠壅滞,气机不畅。想要止住腹泻,一般疏肝和脾、理气导滞。</p>
或者直接补肾堵涩。</p>
泄泻,大半跟脾肾有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p>
“......都用了。”良久,大表嫂回神,笑着道。</p>
凌青菀说的方法,太医们都用了。</p>
看来,这位表妹真的念了不少的药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