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她就是个孤儿,从小跟着奶奶一块儿过活。上幼儿园时,每当看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有妈妈来接,有爸爸一把轻松扛起骑坐在肩头,一家人嘻嘻哈哈笑闹着回家的背影她便钦羡不已。她也好想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
有一回,她向奶奶问起自己的父母,他们去哪儿了?是不是不要她了?奶奶瘫坐在地上,抱住她嚎啕大哭,她从来没有见过奶奶哭得那么伤心,只在半睡半醒间偶然会瞧见她边拍哄着自己睡觉,边悄无声息地抹眼泪。奶奶一生都是一个要强的人,即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她也绝不向人乞食,扮可怜博取他人的同情,70多岁高龄,还在餐馆打工洗碗,到处在马路边垃圾桶捡拾废饮料瓶子卖钱。自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问过父母的事,因为她知道奶奶比自己更伤心,爷爷走得早,她把所有的爱和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好不容易看到他成家立业,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年岁渐长,她渐渐地在邻居们茶余饭后的闲谈里了解自己的身世,他们总是在她笑着问好走过之后,摇头叹息一声“唉,可怜囡囡长得漂亮又懂事,听说学习成绩还很好嘞”。她的父母在她3岁那年出车祸去世,肇事的卡车司机家里也十分困难,尚有年幼的一双子女和老人需要赡养。奶奶过世后,她成了亲戚们之间的烫手山芋,谁都不想要,谁都不管她,饿着肚子在街上流浪了2天后警察带着她走进了孤儿院。
不吵不闹,不争不抢,不要被讨厌排挤,就能待下去,是她在孤儿院学会的处世哲学。只要有书读,有口饭吃,哪怕每餐只是一个白馒头,都没有关系。园里的经费紧张,护工人手也不足,所以,她总是一有空闲便去帮忙照顾年纪比她小的孩子,帮忙洗衣服打扫卫生,而她最爱的便是去食堂帮张大婶做饭了。
沈星正处于长身体的年龄,食量增加的很快,经常会一个馒头填不饱肚子,可是她发现,如果闻着饭菜的香,想象自己已经将它们吃下肚子,也会让自己的胃变得好受许多。当然,她也有吃饱饭的时候,那通常是领导来检查,张大婶会做比平常多一倍的饭菜,馒头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刀切白馒头,各色各样的南瓜馒头、紫薯馒头,甚至肉包子、面条,那时候,她总会叫上最乖巧懂事的沈星来帮忙。这样她也就渐渐学会各色面食的做法了。
初中毕业后,她选择去一所烹饪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西点面食。其实,当年以她年级第一的学习成绩,原先是有机会读高中的,但学校只给园里一个免费入学的名额,同在园里且成绩也相当优异的一个男孩找到她并希望她能把名额让给他,看着他害羞惭愧,但又鼓足勇气用充满期待坚定无比的眼神巴巴望着她,她点头同意了。
这样也好,她记得男孩的志愿是当医生,园里又来了好多被遗弃的小婴儿,有好些都患有先天性的疾病或是残疾,光每个月的康复和医疗费都是笔不小的支出,希望他早日实现愿望,学成归来。园里的经费愈加紧张了,她如果能早点出来工作,园长妈妈不用到处去拉赞助了,这里的小孩子们也能吃饱些。
一想到她走时,孩子们拉着她的衣袖,望着她时那充满信赖又无比期盼的一双双眼睛,她便有了无限的动力,整个人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烹饪学校,她比班上所有同学都要努力。文化课上,很多同学嫌太枯燥上课玩手机、看杂书,或者干脆翘课在寝室睡懒觉,她认真听讲、摘笔记,课后复习背诵。实操课上,大家做完面食相互品尝完开始嬉戏玩闹,她总是细细品尝老师与自己做出来的成果,近乎执着的寻找差别,认真反思每一步过程,甚至在晚上回到教室一遍遍重复过程,直至完美。
三年学成后,她以最优异的成绩被学校选中作为交换生去日本学习交流,两年后,顺利归国留校任教。平日里,她就在学校里教课、在食堂吃饭,在学校提供的寝室休息,三点一线,日子平淡地近乎枯燥。一到双休日,她便会回到孤儿院,陪娃娃们玩耍,为他们做一大堆好吃的。
可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中秋节,她答应过园里的小朋友们会回去“一家人”团聚过节的。因此,下午的课一结束,她便匆匆到礼品店买了一只玩具熊,又赶到服装店,取来上次订购的100条儿童围巾,天气愈加冷了,她想给园里的孩子们每人都备上一条。
提着大包小包,她急急忙忙想赶到路的对面搭乘公交,秋冬的日头越来越短,一下子天已完全黑下来。绿灯了,她在人行道上慢跑起来,却没发现一辆闯红灯的轿车冲她疾
分卷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