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称呼实在太熟悉了,从有意识起到现在,孤儿院长大的易卿旋不知道叫过多少遍。
当然,院长这个称呼可能代表着很多身份——孤儿院院长、医院院长、中科院院长……但这么丁点大的孩子能接触到的,似乎只有孤儿院院长。
可……秀秀不是被王大姐买来养大的吗?又怎么会跟孤儿院扯上关系?
易卿旋不着痕迹蹙眉,随后很快舒展开,若无其事走上前,对着两个孩子说:“姐姐说的对,生病了不吃药可不行,但现在晚饭还没有吃,妈妈先帮你贴片退烧贴好不好?”
不知道是秀秀的劝说奏了效,还是退烧贴没有“杀伤力”,小姑娘表现的异常乖巧,点点头,大眼睛盯着易卿旋任由她摆布。
做饭期间易卿旋有些心不在焉,她努力回想着从见秀秀第一面起到现在的情形,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先是第一眼所见,秀秀和王大姐实在算不上亲昵的态度;再是dna结果出来确定秀秀是苏濛女儿后,小姑娘脸上难掩的欢欣;之后,就是自己和苏濛讲过的、秀秀不同于王大姐的口音……加上今晚的那声“院长”……易卿旋心里一激灵:难道说,秀秀根本就不是被王大姐买来,而自始至终就是在孤儿院长大的?
假若事实果真如此,好端端的,王大姐又为什么非要撒谎说秀秀是被自己买来然后养大的呢?难道就是为了赚取一笔不低的“报恩费”?
可,孤儿院里那么多孩子,她又是怎么成功找到秀秀,且笃定她就是苏濛女儿的?这点更是蹊跷,易卿旋想来想去都不明白。
苏濛这阵子很忙,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易卿旋做好饭,先手把手喂小肉团喝完粥、吃过退烧药,掖好被角看着她睡着后,这才蹑手蹑脚出来,回到餐桌前和秀秀一同吃饭。
事情的前因后果虽是想不明白,但她可以先搜集些线索、确定些事情。
易卿旋一顿饭吃的心不在焉,频频抬眼打量坐在对面的秀秀。小姑娘倒是和往常无异,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小手端着饭碗,一口饭来一口菜,安安静静吃的欢畅。
一碗饭吃完,整个碗内干干净净,连一颗米粒都没剩下。
秀秀这个习惯很好,一直以来都被自己和苏濛夸赞,说她节约勤俭,是个不浪费粮食的好孩子。初时,易卿旋还当是因为王大姐家太穷、经常吃不饱饭,孩子才养成了吃饭绝不浪费的习惯。可眼下再细细一想,如果常年吃不饱饭,秀秀在吃饭时绝不会是现在这般安静淡定的模样,不说狼吞虎咽吧,至少,也要稍稍表现出些许兴奋才正常。
她淡定的太反常,虽然这与性格有关,但多半,也离不开自小长大的环境影响。
易卿旋也是从孤儿院长大,她清楚地知道:孤儿院的孩子生活虽说不上多好,但有政府的补贴、社会上很多好心或有心人的捐款,还有热心的社工们常常来探望,日子其实过得还算不错,至少温饱从来就不是问题。
孤儿院里孩子太多,难教。但是不教又不行,所以大多就采用类似军事化的强硬教学法。
譬如吃饭,吃多少,盛多少,碗内不能有剩饭,桌上不准有饭粒。
譬如玩具,大的要谦让小的,小的要谦让更小的,不准争夺,更不允许哄抢。
譬如生病,乖乖吃药会有小小一点甜蜜的奖励,若是不听话,就横眉倒竖的训斥。
譬如教育,大的、已经上了学的孩子,空闲之余就教小的、还未上学的孩子读书识字,这办法其实很好,既能有人分担帮忙看孩子,还能让小小的孩子们尽早接触知识,有了兴趣之后,甚至很多孩子会更早成熟起来。
分卷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