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队员解释道:“并无此规定。孩子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林丞相的儿子不就姓林?”
另一个女队员道:“从前孩子随父姓,是因为父亲要养家。父亲出门做事、赚钱养妻儿。如今女子一般儿也可做事赚钱,也可养家,孩子姓什么就能两口子商议了。或是生两个,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都好。换而言之,老大爷您的孙子说不得也得有一个跟儿媳妇姓呢。”
老爷子恼道:“那般媳妇我儿子不娶!”
先头那个女队员道:“您儿子想必已经娶妻,到了您孙子该娶媳妇时可就不好说了。”
那男队员忙说:“别听她吓唬。您孙子只要赚到大钱,在家里养着孙媳妇和孙子,便可让孙子们都跟您姓。”
女队员点头:“对对!您老别着急上火。不愿意做事的懒女人多了去了。”老爷子噎得半日说不出话来。
人群里头走出一个儒生问道:“敢问诸位,朝廷这是要做什么?”
男队员立时道:“鼓励女人出门做事。您想必也知道,四处缺劳力呢。”
女队员道:“我愿意做事。自己赚的钱花的舒坦。”
儒生道:“从前不也是如此?何必变婚法?”
女队员笑道:“若不变婚法,比如我吧。”她指了指自己,“我想去工厂做事,我爹想把我嫁出去,我怎么办?是不是就只能就此嫁人、窝在后院洗衣裳做饭了?变婚法后我才能自主做工。先生放心,不是所有女人都愿意做工的。方才我们这同学不是说了么?懒女人不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嘛。新婚法不过是给女子多一种选择:可以嫁人,也可以自立。嫁人后也多一种选择:可以吃婆家的,也可以吃自己的。我相信,愿意吃丈夫和婆家的女人依然很多。”
儒生思忖半日,苦笑道:“原来是为了劳力……”遂摇头叹气。
那老爷子忙问:“先生,可能让朝廷不改这法么?”
儒生道:“不能。朝廷既需劳力,一定会变法。且肯定不止便婚法,其余律法也得变。”
人群里头走出一位富家少爷模样的人,冷笑道:“这么一折腾,不用半年功夫,燕国的人悉数得跑个干净!朝廷哪里来的劳力。”
宣传队齐声笑道:“你放心,不会。”
男队员道:“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别国的义务教育学堂没有这么多,许多孩子念不到书。别国的工厂没有这么多,故此物价比燕国贵,在燕国买一丈布的钱在别国只能买半丈。别国出门只能走路,没有公交马车,夜晚也没有路灯。”
女队员笑道:“过几年还有电灯呢。各位,既然享受了工业化的好处——你们自己盘算盘算如今在银钱上是不是比早先松快?岂能不为工业化付出?工厂的东西是要人去做的、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男队员道:“每日都不知多少人从别国涌入燕国。没看见京城的房价已翻倍了?工部正在赶着建经济适用楼房。今儿走了,过几年想回来就不容易了。”
富家少爷摇头道:“摄政王年轻不懂事。如此乱来,燕国必
分卷阅读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