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严党小胜,守住都察院,唐顺之就会得到徐党的全力支持,如果再能拉来几票中间派,大事还有希望。
虽然比起之前预估的“众望所归”要差得很多,但是好歹还能拼一拼。
可唐毅怎么也想不到,徐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获胜!
两票倒戈,也就是代表徐阶在这段时间,至少多拉来了五票!
唐毅不由得扫了扫,在场不到四十名的部堂高官,目光从每一个人身上划过,仔细观察着他们的细微动作。
看了一圈下来,唐毅也不相信会出现五票叛变的情况。
毕竟严党也不是吃素的,如此规模倒戈,严家父子还没有察觉,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盘算了一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严党有人故意投票给潘恩!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唐毅目光落到了严世藩的身上,这个独眼的胖子嘴角正挂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是那么阴冷,那么得意!
几乎可以确定,就是这个胖子放水了,故意丢了都察院给徐阶。
与其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做?倒不如好好想想,他不这么做会有什么下场。
欧阳必进的任命已经让嘉靖对严党生出不满,如果他们还吃干抹净,一点不剩,嘉靖就会出手收拾严党。
到了那时候,严党才真是要倒霉呢!
故此,都察院和吏部,严党只能二选一,显然,在严党看来,吏部的分量比起都察院还是要重的,守住吏部,放弃都察院,严世藩不得不为。
那徐阶又是怎么盘算的呢?
唐毅敢说,老东西一定看透了严世藩的棋,可他还毅然决定拿下都察院,这和徐党整体布局有关。
徐阶的力量集中在科道言官,如果拿下了都察院,就可以明目张胆对严党发动反击。
另外都察院也有权力参与京察和外察,也就是说,即便欧阳必进执掌吏部,守着都察院,徐阶依旧能保住自己的人。
有了都察院,徐阶就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都察院之争,会给唐顺之入阁造成困难,老家伙根本就没有在乎,甚至说,他根本不想在心学内部,制造出两个山头,分庭抗礼!
更加用心险恶地思考,严世藩和徐阶,到底谁是主谋,还真不好说。
但是有一点,唐毅敢确定,潘恩成为左都御史之后,局面对唐顺之大大不利。
首先是那些严党的核心成员,一个个悲愤交加,怒目横眉,他们跟着严家父子做了太多的恶事,洗也洗不干净。都察院失守,疯狗一般的言官就会毫不留情扑上来。
说起来可笑,小人到了生死关头越发抱团了,他们每个人眼里都冒出熊熊火焰,既然输了一局,下一局必须要扳回来!
原本那些对唐顺之入阁不置可否的人也都急了,如果把唐顺之送入内阁,他们还有好日子吗?
先输一场的结果,竟然是严党空前团结,正所谓哀兵必胜,他们已经要拼命了。
唐毅不经意之间,又看了高拱这些相对中间派的立场,发现他们也面露沉思,有些犹豫。
不好了!
唐毅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在中间派的官员眼里,其实徐党和严党差不多,几乎都是一丘之貉。
比如高拱私下里就和唐毅抱怨过,徐党看起来相对清廉,是因为他们没有好位置,一旦这帮人掌了权,没准比严党还过分。
对于中间派来说,谁胜谁负,其实差距不大。
可如果是徐阁老携着泰山压顶之势,风卷残云,一下子就把严
分卷阅读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