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眉从眼眸的余光望过去那妇人年近三旬的样子,眉眼间有种奇怪的熟悉感,观之让人觉得可亲
对面另一位年纪稍长的贵妇接口道:“可不是再不来啊,你姨母怕是亲自骑上快马,要亲自沿途去寻了”
听闻此言,舒眉面露出讶然之色,扭头望向先前发话的妇人——原来这就是自己的姨母施氏了见小姑娘看过来,那妇人微微颔首,舒眉回以腼腆的一笑
这边早有仆妇将晏老太君重扶回罗汉**上,众人重坐定
“听说舒儿顺利进京了,我是既欢喜又伤怀先前听说接她的船只,在扬州遇到了风浪,我那心里头啊,像压了块石头似的,小妹可就只余下这点骨血了……”说着,施氏开始用帕子擦拭眼角
那位年长的贵妇,在一旁安慰起她:“弟妹切莫伤心,这不,亲人好不容易相聚,该高兴才是……”
正座的晏老太君微微颔首:“你大嫂说的对,过日子要往前看才能有奔头
第五百一十五章牵线搭桥
陆士纶的推辞,倒没让舒眉感到多少意外。
之前,起初她听萧庆卿提起,他表弟放弃仕途,到书院去讲学,就颇为对方惋惜。如今有机会为爹爹招揽人才,她只是不遗余力。
早知道,江南这摊子越早肃清,她一家人就越快放下这副担子。
等到第二日,舒眉便将人引荐给了父亲。
待文曙辉接见过后,对陆士纶颇为满意。等一家人用晚膳时,还特意向女儿问起此人的来历。
“爹爹您有所不知,当初在温州府时,舅舅对陆公子就很是欣赏,两家还差点结了亲家。当初浙南地动时,陛下、执弟和念祖他们仨儿,就是安置他家的庄子上。”舒眉把自己在太平县与陆家的交往,跟父亲讲述了一遍。
文曙辉听说,陆士纶在孝期结束后,宁愿进放弃仕途,也不愿接受权臣薛博远的招揽,甚至为此躲进了书院,对他顿生好感,让他想起早年自己的遭遇。基于这个缘故,文曙辉起了爱才之心,萌生提携这位后生的念头。
“既然你大舅都看好此人,咱们更没理由不给他这个机会。江南经历薛侯之乱,本来元气大伤,难得还有没卷进去的储备人才。况且,他跟集贤书院还有这层渊源。”文曙辉沉吟片刻,抬头望向舒眉,“你举荐的这人,算是给为父帮了不小的忙。”
父亲话音刚落,舒眉便洞悉他的意图:“爹爹您的意思,是想利用陆公子树个榜样,好吸纳江南的士绅?”
“不错!这陆家的背景颇具代表性,为父正愁找不到突破口……”一个大胆的构思在心中形成,文曙辉越想越兴奋,“不出三年,江南之地的俊杰,可尽归大楚朝堂。”
见到父亲自信满满,舒眉也替他高兴。跟着感慨道:“只要南边稳定了,山东那头应该不足为惧了吧?!”
文曙辉点头:“江南能有如今这局面,多亏当初葛将军奠定的基础。”说到这儿,他顿了顿,忽地又想起一桩事,朝舒眉询问道,“听你弟弟提起,前几天念祖那孩子,在外头跟人打起架来了?还跟葛将军府里的人有关?”
舒眉一怔,忙把前些天发生的那段公案。跟父亲交待了一遍。
分卷阅读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