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且把年华赠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4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赵梓月却笑了,牵着他的袖子。</p>

“我母妃呢我要与我母妃说,她肯然会同意的。”</p>

听到赵梓月问起贡妃,夏初七其实也有些好奇。这些日子以来,她常常出入云月阁来为赵梓月诊病,却一次都没有见过这位大晏朝的第一宠妃。听青藤说贡妃娘娘常常来看梓月公主,几乎每日都来。可神奇的是,她来的时候,贡妃就不在,贡妃在的时候,她就不在,巧合得她惊叹不已。</p>

听了赵梓月的话,洪泰帝低叹一声,“女儿,孩子的事儿你母妃不知道,父皇没有让人告诉她,怕她为你担心。梓月,其他什么事父皇都可以依你,唯独这件事,你必须听父皇的。”</p>

在赵梓月的面前,洪泰帝最是像爹。</p>

从声音到表情再到动作,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平常的、拿心爱的女儿极为无可奈何的爹。显然,赵梓月也是知道这一点,揪住他的袖子不放,虚弱的脸色越来越白,“父皇,其他事女儿也都听话,只这件事,女儿不能听话,那是梓月的小宝宝,是您的外孙”</p>

“你这个孩子,怎么哎”</p>

洪泰帝说不过辩不过,有些恼了。可赵梓月的性子他最是清楚不过,往常她决定的事情都由不得他,更何况经历过这番惊险,他更加心疼这个女儿,他这个女儿也正是吃准了他的心理,撒娇耍赖都用上了。</p>

父女两个胶着在那里,谁也说不服谁。</p>

夏初七站在边儿上,不好随意插话,可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崔英达的一声急喝。</p>

“站住,做什么的”</p>

“崔公公,紧急军情,必须急奏陛下。”来人声音很焦急。</p>

“陛下吩咐过”崔英达有些犹豫。</p>

“崔公公”来人打断了他,“陶经武反了,谁敢耽误正事”</p>

“你等着”</p>

听着外面的对话,不等崔英达进来禀报,向来以国事为重的洪泰帝眉头一蹙,看了赵梓月一眼,说了一句“梓月,听父皇话”又吩咐夏初七劝说她,便大步出去了。</p>

军情重于泰山。</p>

与国家大事相比,作为皇帝的女儿,赵梓月就轻如鸿毛了。</p>

听着老皇帝远去的脚步声,赵梓月却很是高兴,“父皇不在这里,就数本公主最大了,本公主说要留,你们就得听我的。”说罢她看着夏初七,有些委屈的道,“你也得听我的,你如今也不是驸马了”</p>

夏初七头痛了。</p>

上前一步,她又坐在了床边儿,无奈的看着她。</p>

“公主,你年纪太小,生孩子对身子有亏。”</p>

“亏什么啊亏我大皇姐十三岁就生了我大侄子呢我快要十五岁了,已经很大了。”</p>

夏初七抿着唇,看着她,眉头紧蹙。</p>

赵梓月见她不语,昂着头,一脸都是央求,“驸马,不,楚七,嫂子,你看我如今这样子也不好再嫁人了,我要是有一个小宝宝陪着,是一件多么威武不屈的事,要是没了宝宝,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p>

这种事夏初七哪里做得了主</p>

“公主三思。”</p>

“思过了,不止三思,我已经七思十思过了。反正你听好了,你们不让我生,我就去死,看着办吧”</p>

她耍着横,试图说服夏初七,末了见她不表态,又聪明地换了招数。</p>

“本公主的肚子好饿,要吃东西,本公主的小宝宝也饿了”</p>

看着她提起小宝宝时柔和的眼神儿,有那么一瞬,夏初七真的有点儿不忍心了,想想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把她的身子养好才是最重要的。</p>

青藤下去让人摆饭了,赵梓月唇角微微翘着,不停地摸着她的肚子,大概是想瞧瞧小宝宝究竟在哪个地方,她在床上动来动去,一刻也不能安生,那满眼好奇的样子,又何尝不是一个小孩子</p>

“本公主的小宝宝”她还在乐。</p>

“”夏初七抿着唇,很是纠结。</p>

“驸马,不对不对,嫂子,你说宝宝藏在哪里呢”</p>

“肚子里。”</p>

“我的肚子里装了一个小宝宝真好。我以前见过大皇姐怀小宝宝,那肚皮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小宝宝就生出来了,呱啦呱啦的哭,粉嘟嘟的很是可爱,但大皇姐她也不许我抱,嫂子,等我的小公主生出来了,我要天天抱,谁敢不要我抱,我就要他的脑袋”</p>

她说得兴起,脸上稚气又娇蛮的笑容都回来了。</p>

可夏初七听了哭笑不得。</p>

念头上来,又一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母子连心她治了那么久,赵梓月都没有苏醒,却在准备滑胎的关键时候醒了过来。如今,母亲定要救孩子一命,孩子也给母亲带来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样也许真的很好。</p>

走出云月阁的时候,她身上有些疲乏。说不出来那是什么感觉,就好像突然被人抽走了力气一样,看着这高高的红墙,觉得这红墙里能产出一个像赵梓月这样的“怪物”,也真是不容易。那个孩子,要是真的能活下来,也是幸运的吧鬼哥在天之灵,也该瞑目了。</p>

“贡妃娘娘到”</p>

她正走到院门口,便听见了一声尖利的通传。</p>

夏初七心里突突跳了一下,赶紧与旁的宫女太监们一起退到了边上福身低头。这位贡妃娘娘不论走到哪里,排场都极大,在宫中也素有威仪。</p>

老皇帝年纪大了,这些年鲜少有年轻妃嫔入得他的眼,说起来如今的大晏后宫还得势的,除了始终屹立不倒的张皇后,就数这位贡妃娘娘了。人人都知道贡妃娘娘是当今老皇帝的心头好,膝下一子一女,都被老皇帝疼到了骨子里,据说老皇帝为什么那么疼宠赵梓月,也正是因为贡妃当年生赵梓月的时候难产大出血,差点儿就一尸两命,后来人虽然救了回来,身子却亏损了,虽恩宠无数,却再也不能生育。</p>

贡妃大概也是得了赵梓月醒来的消息,走得又急又快,低低喊了一句“平身”,就大步入了云月阁的正殿,等夏初七抬头看过去时,只瞧见了一片迤逦如云霞的裙摆,仅单看那背影身姿,已然是楚楚动人。</p>

可是,夏初七却愣在了原地。</p>

她从没有见过贡妃,可这声音,怎会那么熟悉</p>

“平身”</p>

“平身”</p>

她默默念叨着,反复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却没有想起来究竟在哪里听过。考虑了一会儿,她也就释然了。她是赵樽的亲娘,早晚也能见上的,何必急于一时</p>

谨身殿。</p>

为了女儿醒过来的事,前不久才心情大好的洪泰帝,这会儿正黑着一张老脸坐在殿中鎏金的龙椅上。他的下首,站了一群人被他急召过来的朝中重臣。偌大的宫殿里,空气中飘浮着暴风雨前的阴霾。</p>

“马朋义,到底怎么回事”</p>

“陛下”跪在下面的人,是一个约摸五十来岁一身戎装的虬髯男子。他是大晏朝的蓟州总兵,平时驻扎在外,很少看见皇帝本人,如今被老皇帝一喝,重重磕了一个响头,声音都有些颤。</p>

“罪臣该死,该死”</p>

“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朕原原本本的道来。”</p>

洪泰帝一脸的怒火,可不远千里奔回京师的马朋义,年纪大了,面对老皇帝冷飕飕的质问,却是颤抖半天儿都说不明白。他想了想,磕了下头,得了老皇帝的允许,望向了大殿外面。</p>

“让他进来”</p>

很快,谨身殿门口出现了一个人。说他是一个人,还不如说他是一个血人。他的前胸,腹部,下摆,浑身上下都已经被鲜血染红,身上原本穿着的甲胄破损不堪,已经看不清楚原来的颜色,钢盔下的脸,又是血又是灰,几个血淋淋的伤口只草草包扎过,渗出来的鲜血滴在地毯上,很是狰狞刺目,让好几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文官,当时便吓得煞白了脸。</p>

蓟州总兵马朋义皱了下眉头。</p>

“你来说,把事情经过都告诉陛下。”</p>

那人脚步踉跄,想要下跪,可像是体力透支过度,还没有走到殿中,便“咚”地一声摔倒在了地上,干裂的嘴唇上,全是一个又一个口子。</p>

“陛下陶经武投敌叛国”</p>

“混账”洪泰帝双目着火,“他不是打了大胜仗,生擒北狄俘虏两万余人他不是让北狄元气大伤,让北狄太子哈萨尔率残部逃了吗朕不是还颁旨给他升官加爵,让他接管地方军队,让他乘胜追击,彻底剿灭北狄残孽”</p>

“假的,陛下,全都是假的”</p>

那人声音很小,气得洪泰帝当场又发了飙。</p>

“谁能告诉朕,到底怎么回事”</p>

“陛下”</p>

那人艰难地撑着双手,趴在殿中,抹了一把脸才说,“陶经武早已与北狄太子哈萨尔勾结,一面对朝廷谎报军情,一面却叛归了哈萨尔如今,哈萨尔已率兵南下,陶经武占了我大晏滦州、迁安、抚宁、昌黎、乐亭、临榆、卢龙一带的城镇。而陶经武把不愿投敌的将士,全部集中关押起来,放火烧死”</p>

三月初一的时候,才从庆州府传来捷报,让整个朝廷欢腾鼓舞。</p>

如今不过三月二十五,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从来没有被人如此愚弄过的洪泰帝情何以堪</p>

死死捏住椅子扶手,他冷冰冰看着殿中的“血人”。</p>

“那你怎么活着回来的”</p>

那人只剩脑袋还能昂起来了,却咬着牙,字字有力,“那天晚上陶经武请营中兄弟喝,喝酒卑职发现不对劲,就装醉趁他们不注意逃了出来,他们一路追杀,卑职,九死一生才逃出了榆关,找到蓟州总兵入了京”</p>

洪泰帝眉头一皱,摆了摆手,“先带他下去,找太医。”</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