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且把年华赠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6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你心里不舒服,你便骂我吧。陛下,不要怕,不管你是不是皇帝,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陪着你,永永远远,我都会陪着你。”</p>

人在悲伤的时候,最是软弱与孤独。</p>

这样的时候,也最难拒绝别人的安抚与示好。</p>

赵樽打到城门口了,洪泰帝也死了,赵绵泽的天儿也快要塌了。</p>

他是皇帝,皇帝便是孤家寡人,他纵有妃嫔无数,可他的世界,其实一直是孤独的。</p>

看着阿记温柔似水的眼眸,他的面色慢慢软化下来。</p>

实际上,若非为帝,若非皇权的倾轧,他确实是个斯文有礼的温润男子。</p>

他问,“阿记,你到底是谁”</p>

阿记抿了抿唇,怜悯的看着他苍白的脸,“陛下,你肯定不认得我。我父亲是洪泰年间的东宫正三品太子宾客洪贤良,曾教过陛下您读书的,小时候我调皮,常常跟了父亲来东宫玩耍,看您读书”</p>

像是突然反应了过来,赵绵泽眼睛微微一眯,“洪贤良是你父亲”</p>

“是。”提起父亲,阿记吸了吸鼻子,眼圈有些红,“我父亲在入东宫之前,曾是魏国公的门生,做过他八年的经历当年魏国公案发,我父亲也受到了牵连,下狱惨死。原本我们家也是要阖府抄家的是您在洪泰爷跟前求情,我们一家老小方才得以存活,我也因此逃过一劫后来,我女扮男装,入得禁军,通过数次残酷的选拔,方才到了您的身边”</p>

“那么后来呢”赵绵泽脸色阴郁,轻轻一笑,“当你得知魏国公案其实是我一手促成,你的父亲也是因我之故才会惨死,为什么不报仇”提起魏国公案,想到他与夏楚之间的种种纠葛与错过,赵绵泽突地怒中心来,一把揪住阿记的领口,嗓子微哑,却声色俱厉。</p>

“这些年你有的是机会,为何不杀了我”</p>

阿记没有挣扎,抬头看着他,悲凉一笑。</p>

“你不是一个坏人,当年之事,你也只是被夏问秋利用。更何况这些年来,你也遭到了报应,你爱慕着七小姐,却始终得不到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爱一个人而得不到是怎样的痛苦了。”转了转眸,再次拿同情的目光看他,“陛下,你也很可怜。”</p>

“可怜哈哈”赵绵泽大笑起来,“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你竟敢说朕可怜”</p>

阿记不想报仇,能够放下,自然不单单因为赵绵泽不是坏人。</p>

看着怒极反笑的男人,她自嘲一笑。</p>

“是,你可怜。与我一样可怜。”</p>

说罢她轻轻滑跪下去,静静抬头看着他。</p>

“属下冲撞龙颜,陛下杀了我吧。”</p>

“杀了你”赵绵泽胸膛起伏着,一股子怒气在心窝里打转,可是看着跟了他这么多年的女子,看着她通红的眼底抹不开的悲苦与无奈,他终是没有办法下那道命令,只冷冷一笑,“杀了你,岂不是便宜了你起来吧朕恕你无罪。”</p>

阿记怔了怔方才反应过来,他真的不再追究她的欺瞒和唐突了</p>

看着他俊朗的面孔,她心里没由来的涌出一股子欣喜,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喜。</p>

“谢陛下隆恩,属下当誓死追随”</p>

“死什么死”赵绵泽重重一哼,“朕死不了,你便死不了。”</p>

阿记“嗯”了一声,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少女娇羞,可不等她再次谢恩,却发现赵绵泽目光一凉,看着她的背后,脸色刷的一白。阿记回过头,只见背后的柔仪殿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的冲上了半空,她懵懂的看着,还未有回过神来,焦玉便从柔仪殿的方向冲了过来。</p>

“陛下”</p>

“怎么回事”赵绵泽双目充血般赤红。</p>

“陛下,太皇太妃是早有准备的我们正准备装殓太上皇遗体,柔仪殿便突然起火纵火的人是太皇太妃身边的虞姑姑她在殿里浇了桐油,我们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整个柔仪殿都烧起来了,事发突然,兄弟们只能顾着逃命”</p>

柔仪殿的方向起了大火,城外必定会有发现。</p>

若是让赵樽知晓贡妃与洪泰帝死亡,其结果不堪设想。</p>

赵绵泽怎么也没有算到,贡妃竟然会有这样的心机看来,能生出赵樽的女人,其实并不傻。</p>

紧紧闭上了眼睛,好一会儿,他方才恢复了镇定。</p>

“那个小丫头呢”</p>

焦玉知道他问的是丫丫,耷拉着脑袋,他瞄了阿记一眼,声音更低了,“昨儿晚上,柔仪殿的侍女青藤触犯了太皇太妃,被太皇太妃打出了宫去想来是,想来是,青藤把公主带出宫了”</p>

“饭桶”赵绵泽气恼之极,喘着粗气,骂道,“你们统统都是饭桶,怎么看人的”</p>

他骂的“饭桶”里面,自然包括阿记。可他骂声刚落,阿记却低低说了一句。</p>

“陛下,与焦玉无关,是属下想公主只是个孩子”</p>

恍然大悟地般回过头,赵绵泽冷冷看着她,突地抬手一个耳光。</p>

“知道她送走孩子不禀报,你坏了朕的大事,你知不知道”</p>

阿记双膝跪在地上,默默垂头不吭声。</p>

头顶上他的目光太凉,可她却觉得秋季的晴天,竟是这样的美好。</p>

她犯下这么大的事儿,可她从小仰慕的男人,却只给了她一个耳光,并没有要她的命。</p>

不仅没要她的命,见他离开,她默默跟在他身后,他也没有斥责。</p>

摸了摸火辣辣的面孔,她偷偷一笑,觉得十来个年头了,她第一次靠他的心这么近。</p>

“建章四年九月十五,晋王赵樽领兵南下,直逼金川门,京师城危在旦夕,贡妃恐晋王受制于建章帝,在柔仪殿与洪泰帝双双自尽身亡。那一日血月食,京师兵戈四起,天空血色如火”</p>

洪泰帝的死亡,在后来的说书人眼中,便是这样一段话。据传赵绵泽痛恨贡妃坏了他的大事,当即让侍卫分开了洪泰帝与贡妃紧拥的尸体,并将贡妃与柔仪殿一起付之一炬。后来也不知怎的,也有人谣传说,那天柔仪殿烧的不是贡妃的尸体,而是赵绵泽自丶焚假死逃亡</p>

一场有成千上万人参与的战事中,数以万计的生命牺牲了,其中到底有多少秘密,后世之人其实根本无法理清。即便是史学家,也只能通过正史、野史、杂记和民间逸闻来推断与猜测。不过,当夜的天空,确实出现了数百年难得一遇的血月食。有人说,是那天皇城的火染红了月亮,也有人说是那天的鲜血染红了月色但不论人们怎么说,那一天的京城,真的血气冲天</p>

天儿还未擦黑,奉天殿里便燃起了通亮的灯火。</p>

老皇帝暴毙在柔仪殿,原本赵绵泽有心要隐瞒,但一场大火再次无情的打破了他的计划。整个京师都被那场来势汹汹的大火惊动了,老百姓围在皇城根下猜测议论,皇亲国戚和王侯公卿们也是匆匆入宫,了解情况。当时洪泰帝的遗体还没有来得及移出来,火势便大了,贡妃的尸体也仍在殿中,她终究与洪泰帝同时火葬,燃成了一对焦尸。得闻发生这等噩耗,奉天殿里哀恸声阵阵,负责京畿防卫的肃王赵楷与常年卧病在床的宗人令秦王赵构都赶来了,可赵绵泽却没有看见定安侯陈大牛与驸马都尉晏二鬼的身影。</p>

心里有着不祥的预感,他却没有出声,只是静静站在丹墀之上,俯视着台阶下的众臣。</p>

就在一刻钟前,赵樽第三次传话进来了。</p>

他要求赵绵泽打开金川门,容他领兵入内,拜见洪泰帝与贡妃。</p>

若赵绵泽不愿如此,他便会在今夜子时,血洗京城,强行攻城。</p>

奉天殿上压抑紧张的气氛,越发严重。</p>

人人都知,赵樽为何三次传话很显然也是对宫中的大火有了疑心。</p>

今晨他已兵抵京师,却始终围而不攻,只用武力迫使赵绵泽洞开城门,分明是要让赵绵泽主动下诏退位,目的也是不想在洪泰帝的眼前上演叔侄相残,同室操戈。但若是他知晓贡妃与洪泰帝都死了,自是另当别论了。</p>

众臣正在商议解决之法,焦玉按住腰刀,匆匆入殿。</p>

“陛下,大事不好”</p>

大抵是这些日子以来听多了噩耗,赵绵泽看着他满脸的焦急,神色却反常地平静。</p>

“没有找到人”</p>

事急从权,焦玉已顾不得满殿的臣工在场,他摇了摇头,压着嗓子道,“不仅没有找到丫丫小公主,而且接到卢辉来报定安侯府和大长公主府的人,突然人间蒸发了属下,属下等正在派人寻找。”</p>

...</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