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我还想唠叨,她又补上一句:“过了这几天,我一定会给自己放个长假,你看这样行吗?”
她做出的决定,谁也无法改变。我最终还是只能由她去了。
但是,昨夜那种害怕失去她的担忧始终萦绕在我心头。这让我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她对我而言,比我想象的还重要千万倍。
作者有话要说:《我非优雅之人》,原诗是aners的《iamnotagrabsp;preson》
第15章15
我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带我去历史博物馆。我在那里得到了一个鱼形的氢气球,喜欢得不行,可还没高兴几分钟,不小心一松手,它就飞走了。我跑过去想抓住它的线,却没抓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飘啊飘,越飞越高,最后变成天上一个小点。我大哭了起来。
幼年的所有记忆都早已消失,唯有这段清晰留存。所以,它算得上是我人生的第一段记忆。很不幸,我人生中第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失去”。
有些东西,总是像氢气球一样有向上漂浮的本性。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牢牢抓住那根线,尽力不让它逃离我的手心。
我又去看了β秋一次。她已恢复如初,和我谈笑风生,玩笑逗乐,就像之前真的只是做了一场噩梦一般。系统检测的所有指标也已经完全正常,就降低了对她的监控等级。
只有我内心依然存在怀疑。我还是觉得她有事瞒着我。
有一天,我和远在厄加勒斯角的γ丽阿姨进行了通话。系统并没有把β秋的异常报告给她,因为就近的重要联系人是我,通知阿姨只能令她徒增不必要的担忧。我也没有提这件事,只是隐晦地向她倾诉了我的疑惑。
“如果我们深爱的人,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个怪物,我们该怎么办呢?”
在厄加勒斯角那著名的巨浪之前,阿姨慈爱地一笑,好像我问了一个幼稚的问题。
“孩子,不要把你的职业习惯带入生活中。不是所有人的内心你都需要看得这么清楚,尤其是对我们身边重要的人。”
“为什么?”我有些不解——对于越亲近的人,难道不是越应该了解得更透彻吗?
“好奇心不是始终有益的。”阿姨说,“有时候你费尽心力找到了真相,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这就像我们的视力,它不需要极度精细,没必要看清每一粒灰尘。它只用看到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就好。”
阿姨的话固然有理。可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呢?
我仍然严密监视着109号和它的追随者们的一举一动。109号已经决定在新年夜举行线下集会,那些盲目的信徒热情响应,而真正的chaos依然没有现身。
直到27号,一切还是风平浪静。我也说不上来,自己是焦虑还是欣慰。
这天晚上,局长在她家举办新年晚宴,顺便也是和我们告别。我答应过她我一定去——这还是我八年来第一次参加聚会。
α晗答应帮我打扮。结果,这天下午我俩一起在衣帽间里纠结了一个小时。
这全怪她在一旁指手画脚。“不要听系统的建议,它只会让你看起来和别人一模一样。就像在湖边观景台拍摄成年纪念照的小丫头,百分之九十九都会挑选红色长裙,摆出一样的造型。散个步一晚上能看见几十个像复制人一样的摄影组,真是无聊。”
“那我穿什么好?”离了系统的建议,我是完全没有穿衣搭配的主见的。
“最简单的就是跟它的建议反着来。它让你穿红色,你就穿绿色。它让你穿长裙,你就穿短裤。”
“开什么玩笑!”我将一条短裙扔在她脸上。
“好吧,说实话我也不懂。”她严肃起来,“在审美这方面我确实不如系统,不,是低于人类平均水平——所以在我眼中,你怎样都好看。”
“混蛋。”我不再指望
分卷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