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若是朝廷需要下官,下官定当义不容辞,不过在此次的战事中,有几位将领极是出色,或许他们更适合守在北关,保卫边疆。”</p>
皇上想起了欧阳晟皓打了胜仗之后递上来的奏折,显而易见地弱化着自己的功劳,而是将刘国海、许通的功劳描述的细之又细。</p>
皇上嘴边渐渐有了笑意,“看来,你已经为朕选好了守卫北关的将领了。”</p>
皇上看了看依然跪着的欧阳晟皓,便出声对李公公吩咐道,“给平北候赐坐。”</p>
李公公应了声是,便搬来一把椅子放到了堂桌的左下首。</p>
欧阳晟皓谢过皇上,站起来,坐到了椅子上。</p>
“至于你说的请旨销去平北候爵位的事,你容朕再考虑考虑,现在我们便来议一议南部的事。”</p>
“皇上,下官冒昧说句话,若是下官前去南部,那下官定是以上官晟皓的身份前去,这样的安排,朝中的官员定会有异议,故而下官以为,请您先下道销去平北候爵位的旨意,并暂时恢复下官上官晟皓的身份,下官才能名正言顺地前往南部。”</p>
欧阳晟皓神情严肃,不卑不亢地望着皇上,说出了这番话。</p>
皇上看着这样的欧阳晟皓,心中对他的赞赏越来越高,“你呀,这是非逼着朕今日便答应销去你平北候的爵位,你可是第一个请求朕罢官的臣子。”</p>
“下官不敢,请皇上能允了下官的请求。”</p>
“好,这件事朕便答应你。”皇上无奈地笑了笑,“你上次请功的奏折我还没有批复,我会按照你的意思,给刘国海、许通加封三品将军军衔,让他二人一正一副作为统帅镇守北关。”</p>
欧阳晟皓眼睛一亮,准备站起来跪下去谢恩,皇上却摆手阻止道:“你有什么好谢的,是他们二人要升职,与你何干,何况你还要从平北候变为平头百姓。”</p>
欧阳晟皓坐回椅子,冲皇上展开了进到御书房内之后的第一个笑脸,“下官是想谢皇上圣明。”</p>
“你可别给朕扣高帽子。”皇上打趣地说了句,然后又回归正题,“说完了北关的事,那我们便说说你去南部的事,你看看需要带什么人与你一同前去?”</p>
欧阳晟皓略略思考了一下,“回皇上,下官以为没必要带太多的人去,下官自己去便可,不过下官有个想法,不知能否提出来?”</p>
皇上眼睛闪了闪,嘴边笑意浅浅,“你说说看,若是需要资金支持也无妨。”</p>
“皇上,这次北关之所以能打胜那场仗,而后又与鞑子签订协议,离不开先进的武器,所以若是资金允许的话,下官也想将那些武器推广到平南军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