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作者:唐三妞

分卷阅读10

品种,稻穗还是青黄青黄的,稻谷坚挺得很,依然依偎拥挤在稻穗上。反倒是稻杆倒了,稻穗就匍匐在水田里。此时要是不能及时收割,匍匐在地的稻谷浸泡水中,时间长的话,稻谷就会发芽。

第二天,台风刮了一天终于停了,只剩蒙蒙细雨还在飘着。

没割稻谷的村民冒雨下地收割。他们戴着顶草帽,身上就披着一件塑料薄膜,不是没雨衣,是雨衣没塑料薄膜方便。薄膜效果不大,只能遮一下天上掉的雨水,稻杆上的水却无能为力。

湿漉漉的稻杆抱起来,水直往下掉,

不可避免地弄湿衣服。

已经收割完的稻谷,尚未晒干,入不了仓,村民就会把稻谷铺在自己屋子里晾。

时人的家里多是泥地,稻谷铺在泥地上,家里下脚的地方都没,铺得到处都是,连床底下都有。整个屋子潮潮湿湿的,连空气也弥漫着一股潮味,稻谷的香气荡然无存。

晾在屋里,还要操心家里漏水,时时刻刻注意接水的家伙是否快满了,及时倒掉再接。

唐家种了早熟的品种,一家人勤快收割、晾晒幸运地躲过了这一灾。

…………

台风后的第二天,唐家尽管稻谷已经入仓了,他们也没闲着。唐爸去帮村里孤寡老人修房子。

唐爸随雨买了一拖拉机的瓦片,带领着一班青壮年,爬上爬下地给瓦屋整理屋顶。铺瓦片的,整理瓦片的,从下往上递瓦片的,干得热火朝天。好一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唐妈和姐姐去帮爷爷收割稻谷。

爷爷奶奶跟大儿子住,大儿子(大伯)是个宰猪匠,家境还过得去,爷爷操劳一辈子,闲不住。

他每年都会种上一两亩稻谷。等儿子们干完了自家的农活,儿子们就会一起来帮忙种与收割。平时轻省的除草,施肥,杀虫就爷爷一人做。本来唐家就打算昨天帮爷爷收割稻谷的,哪成想,还没出门,台风就来了。人算不如天算啊!

唐金和唐杏就在家里收拾屋子。

台风过后,满院子的垃圾,树叶,地更是坑坑洼洼的;屋外的泔水桶,养狗的饭盘,都吹得东歪西倒的;养鸡的鸡棚给台风掀开了,吹到一旁;压死的鸡也要宰割;厅里还积着刮进来的雨水。一堆的事情需要去做。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中午了,家里才基本整理好,剩下的收尾工作就留给唐金做。唐杏要煮中餐了,干活的人还饿着肚子呢。

唐杏一边坐在灶膛前休息一边往灶膛塞稻草。农家的土灶有两个以上的灶口,唐家就两。没钱买太多的锅,家里两个锅,两个灶口,绝配。

水开后,舀水出来,烫鸡。剩下的水,倒进淘洗干净的米继续烧材煮饭。

“阿金,过来烧火,我去宰鸡。”唐杏喊阿金过来帮忙。

“哎,好的,太好了,中午有鸡吃。”阿金边走过来边说。

汗!这种鸡有啥好吃的。

漆新漆的老黄瓜唐杏,麻利地拔毛,剖开鸡,掏出并清洗内脏。这些对于35岁的唐杏是毛毛雨,那些年的家庭主妇不是白当的,这些技能还是存在的。

唐杏把鸡剁成块,装塑料篮里滤干水。唐杏两姐弟,一人抓住饭锅的一个锅耳把饭锅从灶口里抬出来。唐杏把炒锅放空出的灶口上,开始爆炒鸡肉了。

爆炒好的鸡肉放饭上面,再把饭锅放灶口上小火烧,一顿鸡肉焖饭就大功告成。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