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农家记事作者:唐三妞
分卷阅读43
…
唐爸得空就去找中人唐兵。
唐兵也算是子承父业。他消息最灵通不过,哪家要卖牛猪狗,找他准没错。随着时代进步,他也不断开拓新业务,最近几年他还兼任媒婆工作。
村里对这类人会很客气,时人爱面子嘛,可不能因小事得罪他,要是名声臭了,家里的孩子还用不用婚嫁啦。
没过几天,中人就带了买家过来。买家是憨厚的老人。黝黑的脸庞,牙齿已经脱落了几颗,一说话就漏风。嘴巴一张一合,还能看到黑洞。双手皲裂,指关节粗壮,还扭曲变形,典型的风湿症状。看到此处,唐杏眼睛微酸,十几年后,唐爸唐妈也会如老人一般。
唐杏从厨房端了碗米汤递给老人,老人憨厚地笑笑,接过喝完。手背抹着嘴巴说“闺女,长得好啊,一看准能上大学,吃上皇粮。”
唐爸摆摆手,“哪里有那命,家里几条化骨龙负担重啊”
唐爸的话得到中人与老人赞同。
老人点点头,接过唐爸递来的水烟筒,蹲坐在椅子上,跟大伙诉起苦来。无非是自己婆娘不争取,生了六个闺女,才生了一个命根子。眼看年纪大了,无力供养,想让女儿去打工。打工又没门路,还说是童工不收,真是岂有此理,想当年老子还是十二岁就开始放羊放牛挣公分。现在四女儿十五了,还是童工,世道变了。
一旁的唐杏听了,暗地翻翻白眼,暗道“是啊,世道是变了,变得更能保护儿童,十几年后,你再来看看,有些人家女儿比儿子还金贵。”
老人抽完烟,有精神了。唐爸带着犁与两人一起去看草地看牛。
看牛是个经验活。这也是中人看家本领。
中人掰开牛的嘴巴,指给老人看,牙口宽大,是健康牛,牙齿多少,大概牛龄是多少。完了指着牛鼻子,鼻子潮湿是健康牛。
四肢有力,两眼间有白线连接是健康牛无疑。
一旁的唐爸笑呵呵地说到“老哥,咱家的牛肯定是健康的。你去村里打听打听,我阿富最讲信用不过。”
老人也笑呵呵地说“哪能不信,不过还是要上犁看看。”
唐爸二话不说,给牛套上犁,哒哒地犁了起来。牛轻松而温顺地在前面走着,唐爸轻轻一挥绳子,绳子啪一声抽在牛背后,牛立即温顺而快速起来。看到此处,老人更满意了。
公牛比母牛便宜,不只是因为公牛不能生牛仔,也是因为公牛没母牛温顺。
老人点点头,说到“可以了,那价格怎么算”
中人给他报了七千块,老人想想大声对着唐爸说“贵了点,这是公牛,不值这个。”
唐爸停下来,卸下犁。为难地说到“这是行价,咱家的牛壮实,除了做耕牛,老了还可以卖肉。不贵。”
老人开始各方面挑刺,你来我往,争执不休。
中人开始协商。双方让步,还到六千六百块。
当场抠抠索索从裤袋掏出一个包裹严严实实的塑料袋,哆嗦着打开袋口,往外掏出钱。钱皱巴巴的,还有一股霉味。
老人点了两遍,将钱递给唐爸,唐爸也清点了两遍,将钱揣入裤袋。依依不舍将牛绳递给老人。老人牵着牛先走。老人家里远,牵着牛赶路,走不快,不早点回去,天都要晚了。
过后,唐爸给中人一百块辛苦费。中人拍着胸口说到“阿富,往后有什么卖的记得找我,准给你卖个好价钱。”
唐爸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