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身为兄长,这种时候少不得要为安平郡王求情:“皇祖父,这样处置,是不是太过严厉?下毒一事,二弟或许真的不知情。而且,孙儿现在已经无碍了。二弟还年轻,若是不能进上书房读书,岂不是虚度光阴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p>
元佑帝略略皱眉,沉声道:“阿诩,朕知道你心地仁厚,看重手足之情。只是,也不能太过敦厚善良。为人君者,心慈手软乃是大忌。”</p>
既然知道心慈手软是为人君的大忌,倒是将安平郡王处死啊!</p>
何必还留他一条性命!</p>
太孙心中腹诽着,面上却露出一丝羞愧之色:“皇祖父教训的是,孙儿都记下了。”</p>
元祐帝面色和缓了一些,张口道:“行了,你们两个一起回府吧!阿诩,今晚你不必急着回宫,在府中住上一晚,明早再进宫就是了。”</p>
太孙顿时精神一振,满脸喜色:“多谢皇祖父。”</p>
元祐帝笑着调侃一句:“等你身子大好能圆房了,皇祖父就让你常回府,早日生个曾孙出来。”</p>
太孙发自肺腑地说道:“皇祖父实在太体恤孙儿了。”</p>
顾莞宁:“……”</p>
虽然早已习惯了太孙的腹黑厚颜,可每次听到他这样说话,都觉得手痒,好想揍人!</p>
太孙似是猜到顾莞宁的心思一般,转过头来,冲顾莞宁咧咧嘴。</p>
元祐帝看着小夫妻两个你来我往,不由得莞尔一笑。</p>
王皇后笑道:“皇上,难得顾氏进宫,今日中午就都留在椒房殿里用午膳吧!”</p>
元祐帝欣然点头。</p>
王皇后又低声问道:“阿睿他们三个可要一起叫来?”</p>
听到齐王世子的名讳,顾莞宁神色如常,太孙也无半点异样反应,甚至主动笑道:“人多热闹,不如将睿堂弟他们三个都叫过来吧!”</p>
元祐帝却道:“不必了。”</p>
几个皇孙原本是面和心不和,现在是心不和面也不和。尤其是齐王世子和韩王世子,到一起总是彼此嘲讽,一副誓不两立的样子。</p>
看着只会糟心堵心。不见也罢!</p>
……</p>
陪元祐帝王皇后用膳是个苦差事。</p>
身为长孙和长孙媳,自要伺候长辈先用膳。也因此,一顿饭下来,顾莞宁和太孙两人大半时间都站着,等到两人各自坐下后,草草吃上几口果腹罢了。</p>
这样的苦差事,却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恩宠。</p>
用完午膳后,夫妻两个又陪着帝后闲话片刻,才告退出了椒房殿。</p>
顾莞宁转头看了太孙一眼,太孙也正巧看了过来。</p>
两人对视一笑。</p>
宫中耳目处处,不便多言。两人颇有默契地闭口不语,并肩前行。</p>
顾莞宁走了几步,忽地放慢了脚步。</p>
太孙也随之慢了下来,低声笑道:“是不是累了?”</p>
顾莞宁笑着答道:“我的身体可比你健康多了。这样慢悠悠地走上一天也不会累。我是担心走得太快,你吃不消。”</p>
太孙顿时一脸幽怨:“敢问太孙妃可是在嫌弃为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