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皇上临走前说了句:没准你们师徒就是前生的缘分,哈哈笑着走了。
法师浮现老师傅那和蔼的笑容,想起老师傅让他念经,他在师傅走后,扔了经书翻跟头。法师想:我当初也是如此闹人吧。
这事是半个月前的,旻山回去还委屈,说师傅不让他看父亲画的故事书,苏氏着急问了石奎后,和三老爷面面相觑。
旻山是有时发脾气会扯住父亲的头发,揪着不放,你要是强拉开他手,他就憋着气使劲,没法,就不管,直到他自己无趣了才松手,就跟斗地主似得,三老爷就低着头让他揪着头发,几次后,就习惯了,他还能低着头和太太说笑,不搭理儿子,儿子没趣后也就松了手,要是越让他松手,他就越扯的紧。不过这一年多,没见他再扯父亲头发了呀。
也怪,旻山就扯三老爷的,从来不会抓苏氏头发,三老爷还玩笑说那是和爹亲,苏氏撇嘴,说她头发上有首饰,不好下手,夫妻俩还因为这争论半天。
可这次上来咬法师衣服了,那就有点不尊师的行为,苏氏赶紧让三老爷上山赔礼去,还又捐了粮食给寺里,又请了两天假,慢慢给旻山讲尊师美德,讲做人要厚道,哄着他说,白胡子师傅够可怜的了,你当弟子更应该保护师傅,怎么能够对师傅发脾气哪。
然后又去上学的旻山就给师傅磕头赔不是,还说以后不会发脾气了,要好好保护师傅。
法师觉得他闭关多年,思想沉闷了,又经常的回想起他小时调皮玩闹时,师傅总是和蔼的不紧不慢的教导他,有时他故意捣乱,也没见师傅不耐烦过,而这个弟子,内心还算淳朴,就是脾气急了,又不能拧着,而他总觉得是被迫收的徒弟一样。
这不是他,多年的修行,为何在此内心烦躁了?法师开始思考要从哪里入手教导这个怪弟子。
赔完不是的当天,放学的旻山说白胡子师傅不见了,吓苏氏一跳,还以为儿子把法师给气的又离寺出走了,等听了儿子说的后哭笑不得,法师把胡子给剃了。
旻山还说道:“师傅说师傅就是师傅,白胡子师傅去抓丑东西去了。”
苏氏背着儿子大笑,可乐的法师,可乐的白胡子师傅,好吗,这以后旻山就师傅前面不加白胡子了。
那次事后,苏氏奖励了石奎和连木,并给宋早晚兄弟每人一个木头玩具带回家,对那机智的宋子昼,苏氏更觉得他是个小人精,大人在此状况下,都会懵了,不知所措,可这么个几岁小儿,却能急智的想出办法来转移旻山的视线,这么个头脑,长大了好了也是个人物,坏了那更是个人物,这才是腹黑的人才呀,天生的。
苏氏把这话给三老爷说了,让三老爷给罗先生说下,针对这样的孩子该从哪方面教导,才能让他往人心正方面教导,免得长大了再教就教不过来了。
谁知三老爷不仅把这话给罗先生说了,还去了随国公府给堂舅说了,半个月后,随国公亲自挑了宋早晚兄弟的下人,还说一个月后,把三个庶孙都记到嫡母名下。
把宋表弟搞得莫名其妙,还来找表哥问咋回事,三老爷是听了太太说的,这事先别给表弟说,他太简单,没准把事情给办坏了,就回他说没准是想把宋子学记到弟妹名下,顺便把底下两个都记了。
宋表弟想想也是,这个是德哥女婿,记到嫡母名下也好看,虽说小侄女是庶出,如今又跟八皇子妃似得,弟妹没亲女,弟妹养着,跟嫡出没两样,那咱也得把庶子名分上提高一下,才配的上吗。
高兴的宋表弟回府还嘱咐媳妇这事,可要好好对待三个庶子,宋江氏虽然不愿意,可是老公爷发话,她也不敢反驳,只好在屋里骂人,被宋表弟听见,就又一个月不搭理她。
这是半月前的事了,现在是初三一大早,吃早饭前,旻山就给父母磕了头,还笑嘻嘻的伸手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是每年过年和生日教他的,又担心他
分卷阅读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