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氏的辣椒之事,早在年前就和秦国夫人派来的人谈妥了,就是没等三老爷开口,那人递上了一张银票,比苏氏预想的要多,也就顺利的交接了,带了那人去了张家村,并答应给两个懂培育的下人去湖广一年。
周六是听了宋八说的,真的跑去找了姜同和,俩人合计了一下,打算合开酒楼,晋王爷也同意,还派了人帮他张罗,周六就兴奋的开始忙乎开了。
三老爷就从太太手里接过银票,年前所有生意算了算账,又有喜饼的利润,凑吧凑吧还了银子给堂舅,老国公也没多问,只是说将来需要再来拿,三老爷应声说没准还要麻烦堂舅,让老公爷听了无语,就是客气一句话,外甥就当真了,真当我是银庄了?
宋八过年那几天找了三老爷,郑重的说不去旻庄了,他要种辣椒,将来就卖去辽东,还说弟妹说的肯定行,那周六都照办了,我怎么也不比他差吧,把三老爷要笑蒙,就想回去学给太太听,估计太太又要拿笔戳头了。
苏氏是拿笔戳头算了半天,宋表弟要自己做事,当初答应每年给他的分红倒是都给了,可这他离开,就要再给他一笔银子呀,就算合约到期,以后没有那两股分红了。
给老爷说了后就开始戳头算再给表弟多少合适,不是心疼银子,是现在还完堂舅又紧吧了,不细算不行呀。
三老爷就去找了宋表弟,说了这事,宋表弟不在乎的说道:“不是还要给我辣椒种子的吗?就合算成种子好了,我可没秦国夫人的大手笔,差不多就顶账了。”
苏氏这么一想也行,大不了再包教包会,长期指导,技术也值钱吗,再有啥新鲜玩意第一个教给表弟好了。
宋八也没找他爹,就用了太太的庄子和地,准备实验个一年,把个宋江氏心喜的,整个宋八内宅一片祥和,几个姨娘不再担心太太是抽风了,原来是老爷改邪归正,让太太也变了画风。
从和过了十五就开始了上学,经过抄写画册里的字,他已经会写好多字了,每天放学都要和父亲显摆下。
而苏氏发现从和记性不好,通常别的孩子几遍能记住,他就要多花好几遍,记住后,也容易忘记,这个就没法了,好在不指望他将来学业上有什么成就,平安长大就好。
苏氏看着已经大了的八娘子,打算请个女先生来府里,八娘子和从和同岁,雪莲小一岁,两个一起教,当年的小七是请了个女先生教了几年。
所以她抽空回了娘家想让大嫂帮着找一个,陶氏认识的文人清流府上的女眷较多,可以打听下有没有坐馆的女先生,苏氏不喜那种古板正统的先生,别把好好的小娘子教的跟女戒书里出来的,就像老四媳妇陶氏,虽说规矩好,可就是不像个真人,应该贴墙上挂起来当模板。
虽然老大媳妇那有女先生,但是苏氏不太想和儿媳那掺和,几个孩子在一起,辈分不同,儿媳肯定交代栏姐儿和虎妞多让着八娘子和雪莲,这样对两个孙女也不公平。
干脆就不在一处,免得事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不了就是费点银子。
孙氏也提出让她院里的女先生一起教八娘子,但苏氏婉拒了,说已经托了人再找,她给儿媳的理由是老爷的意思,因为谁也不知三老爷脑里会想啥主意,所以孙氏也就没多说什么。
回娘家,大嫂陶氏听了苏氏说的理由,也赞同,小娘子和儿郎不同,要是有好先生,三房的学龄儿郎可以一起读书,可小娘子不同,能各房教导更好。
“我
分卷阅读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