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回眸已半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23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回眸已半夏)作者:回眸已半夏

京城藏龙卧虎,他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就算人家看不上他一个小小的解元,但自己礼数得周到了。

虽说举人全国每三年才两千人左右,可大部分人都是要来参加会试的。

京城的文人圈子对普通举人还真的是不屑一顾。

果然,黎锦寄出去的拜帖三天内都没有任何消息,如同石沉大海。不说回音,连一点水花都没迸溅出来。

黎锦松了口气,他此时也乐得清闲。

每日温书浇花,写累了出来锻炼,偶尔还能看着小包子认真的背书,生活很是美满。

对他来说,他到京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会试。而不是通过宴会打响名气结交朋友。

毕竟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很难做到知根知底。

所以,这几日来,黎锦都是在态度端正认真的温书。

常言道业精于勤,赶路已经消耗太多时间,这会儿黎锦更是督促自己一刻都不可懈怠。

而黎锦不知道,他寄给京城书院的拜帖差点都要被呈递到山长面前。

倒不是说黎锦的名气已经在京城发扬光大,原因是负责招生的两位教谕对‘黎锦’此人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应该只是恰好同名同姓,这人又跟编撰《蒙学算经》的黎锦来自同一府城,不是真正的编纂者。”

“我觉得就是本人,举人、宁兴府、黎锦、二十二岁,这几点都符合,不会有差错。”

“但宁兴府那么远,学生们大都明年才来,黎锦又是农家子出身,怎么会有银钱来京城住几个月?”

“莫欺少年穷啊,再说,《蒙学算经》和《农桑算经》还有润笔费呢,别整天把人出身挂在嘴边。”这位教谕与黎锦出身类似,少年时吃了太多身份不高的亏,一听别人说出身寒门就没个好脸色。

另一位教谕知道他的情况,也没动怒,解释道:“我并没有因出身而贬低他,这件事还是等三日后教谕们都来了,再做决断。”

三日后,京城书院的教谕们围坐一堂。

他们继续讨论三日前的问题,有人相信这就是本人,而其他人也觉得‘黎锦’应该只是同名同姓。

有一位家底丰厚的教谕忽而站起来,说:“大家别吵了,听我说一句。我确定,我有证据证明,这人就是那两本书的著者黎解元。”

“什么证据?”

“我堂兄是将军府书肆的掌柜,之前《蒙学算经》和《农桑算经》的润笔费,将军府已经派人送到这位黎解元家里了。”

本来时刻准备反驳这人只是碰巧叫黎锦的其他教谕们:“……”无话可说。

第131章

确认了黎锦的身份后,教谕们停止争论,大家各自散开,准备忙活自己的事情。

这时候,有人低声说了句:“那咱们书院名下书肆印刷黎锦的书,还要不要给润笔费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