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太多,容易挤到水里面去。
吃过晚饭,赵青山让刘涛自己一个人在养鸡场照应着,然后自己则溜达着,去找刘玉堂了。
到了晚上,东岭这边只留下赵青山一个人大家都不放心,然后刘涛呢就陪着赵青山在这边。
一开始的时候赵青山还打算着让马进昌和刘玉仁他们两个也轮流晚上在他们家养鸡场这边值班,后来发现刘涛不管轮不轮到他,他都会在这边。到晚上两个人一个床伸腿睡觉,玩会儿电脑,喂喂鸡,看个电影,也都蛮开心的。
刘玉堂的家很显眼,高大的大门楼子,显得那么得与众不同。
说实在的,在2002年的时候,刘玉堂应该还是凤凰岭村的首富。虽然说这个首富的含金量不怎么高,也就净资产二三十万的样子吧。
当然了,现在有了赵青山,刘玉堂数不着了。
不过,赵家还没有翻盖新房子,所以刘玉堂家的房子,现在还是凤凰岭村最豪华的一栋。
求人办事,空着手总不好,赵青山路过自家门口并没有进家里面,而是直接来到了邻居曹玉仁家的小卖部里面,买了两盒一支笔。不空手是好习惯,找人办事不空手,好话说给人家,这事总能办成。
来到了刘玉堂家里面,赵青山被刘玉堂让进了屋里。
因为他是包工头子,他们家晚上从来不缺人,有来问着想要跟着他干活的,也有来商量着求他的建筑队帮着自己翻盖房子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里面的老百姓富起来之后,第一件干的事情,就是翻盖房子。
改革开放以前,别说凤凰岭村了,就是整个寨子乡,大家住的也都是草房子,真正的瓦房也没有几家。
要说寨子乡范围内的瓦房,不说新盖的红砖红瓦房,就说原先的青奏瓦房,那些都是原先时候的大地主盖的。
如果说一个村子没有大地主,那么基本上这个村里就没有什么青奏瓦房了。
赵青山四五岁的时候,也就是在1988年左右的记忆里面,一次去寨子村,集市两边全是青奏瓦房。那些房子据说是清泉岭村的一个大商人盖的,后来商人被抄了家,所有东西都充了公。
那朽奏瓦房都很讲究,在1988年左右的时候,都已经破败不堪,年久失修没法住人了。然后赵青山上初中的时候,还跟着自己的初中同学到那些断壁残垣里面,从墙缝里面抠出许多铜钱来。
原先的大地主喜欢将铜钱放在墙缝里面,光赵青山就抠出来十几个铜钱,然后到城子坡的文玩市场上面,以一个两块钱的价格全部都卖掉了。
也不知道那个收购自己铜钱的人后来赚了多少钱,反正肯定赚了不少。
凤凰岭村早先时候也有一家大地主,那就是马进昌的爷爷和父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