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同人]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综同人]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井临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郗超,桓温客卿,甚至曾被谢安戏称为桓温入幕之宾,足可见两人关系亲厚。桓温病逝之后,朝廷虽然没有如从前朝堂对待犯臣流放或是诛灭九族之类,但是桓氏之人,位居高位者尽数被外放,朝堂中近乎再不见桓之一姓。郗超在时,王氏王羲之献之凡拜访舅父郗愔皆束发戴巾平屐而入,礼仪周全令人赞扬。郗超逝世,两人再入郗府,衣着随意,高屐阔论,变得傲慢无比,害郗愔大骂竖子无礼,感叹若是郗超尚在,两人岂敢如此。

两人当初尊重为真,之后傲慢也无假。究其缘由如何?岂非正是因为郗家失势,而王家得势?

但是时局如何评论呢?最多不过道一句王氏儿有些恃才傲物罢了。足可见权势二字的利害之处。

马太守思及此,心头一冷,凝重道,佛念,任何一个士族子弟与本氏族都是相辅相成的。马家虽比不得内朝那些世家大族,但至少也跻身士族之列。你务必要出彩,若你不文成武就,马家唯一的后人若是个草包废物,你知道那些平民将如何评论我马家?太守家的儿子却比不过平民吗?他们还会关注你只有七岁而对方已经十三岁了?不!他们只会说的更难听!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一些人,从来不自省,只盯着别人的失败,嘲笑。只有拿到第一,他们才无话可说。只有你作为最优秀的存在而存在,他们才会闭嘴。你要完全的胜利,才能让这些人闭嘴!佛念,佛念啊,你明白为父的苦心吗!

姜晨静静地听他说完,看他情绪平复了些,才应声点了点头,父亲教导的是。

他毫无异议应答,马太守心头一暖,好。好!

他终于懂事了。马太守怅然若失之余,又觉得非常欣慰。

很好!这才是他马俊义儿子该有的样子!

秋末。

姜晨已顺利从张孙陈李四位夫子处出师了。几位夫子带了行囊分别辞别时,众口一词地赞叹,公子天性聪敏,吾等已无他物可授之。

第一位夫子辞别时,马太守只以为是他这半年来认真学习之故。但第二位夫子走时,他觉得奇怪。临着最后一位夫子离开,他都要怀疑姜晨是否故态复萌,对这些夫子使了什么手段。

授四书五经的李夫子先是之乎者也说了一大堆,满脸欣慰的赞扬说,老夫传道以来,所见学生众多。如小公子一般举一反三,却是绝无仅有。他顿了顿,似乎是斟酌了一番言辞,又开始滔滔不绝,天资聪颖,又不恃才傲物,这般品质着实难能可贵。文才年纪虽小,已隐有先生良之风采,谦谨好学,泰而不骄,太守大人真是好福气啊。

这一通夸耀,让平素只见得他人畏惧之色的马太守有点出神,暗道,这说的当真是他的儿子么?半年前文才还被夫子评价说是勤奋刻苦,但是脾性桀骜不易相处马太守只得不断摇头,假意谦虚道,夫子过奖了。文才我是知道的,他不给夫子添麻烦都足够了。岂能担得起夫子如此嘉奖。

李夫子扶着胡子笑了,完全以为有温文有礼的子辈,便会有谦和文雅的爹,直接认为马太守是认真的在谦虚,想也不想实话实说,诚然,当初大人邀老生为令郎讲学,老生心有所惧,忧心学子会是纨绔子弟只知吃喝玩乐。但如今回看,才觉自己浅薄了。出来之时贵府,额,变故颇多。可能影响了这孩子,老生以为他不好相处。日子久了,才觉得文才聪慧有礼,惭愧惭愧!老生学识有限,能教文才的已尽数教了。只就此拜别了。

马太守屡留不住,只好辞道,好。那,我送先生一程。

出了庭院,李夫子连道留步,马太守唤来马寿,拿来一盘银锭送了他,小小谢礼,不成敬意。夫子且带着。

李夫子迟疑了下,露出些苦涩之情,想收,又不敢收,这,老生应大人之邀前来,文才公子的束脩已经交过。太守大人太客气了。

马太守道,夫子千万勿要推辞。束脩是束脩,今日乃是感谢夫子对我儿的照顾。于情于理,都应该如此。夫子还是收下。

李夫子顿了许久,还是接了过来。那老生便却之不恭了。

李夫子向来为人严正,在杭州启蒙私塾颇有名望。他原本不是贪财之人。

但是,佛念已经央求过了,让他在李夫子离开时备些礼物。

父亲,夫子教导孩儿许久,如今要离开孩儿从前对夫子有些冒犯,礼数不周,父亲不如备些薄礼,也算孩儿谢罪了。

他说的委婉且周到。

马太守权当做自家幼子太过尊师重道。虽然他本人对尊师重道四字嗤之以鼻,不过如今风气,正以尊师重道为大善。马太守自然不会对自己孩子说些将尊师视若无物的离经叛道之言。诚实来说,他本人就是工于心计汲汲营营。但正因为如此,他非常清楚,轻飘飘离经叛道四个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当初请这位夫子过来,他对此人为人有些调查。这位李夫子就是传说中的迂腐守礼之至,备些金银对方还要以为是折辱他文人气节。马太守本是极其看不惯对方纸上谈兵惺惺作态。若非他的确是杭州数得上号的文人,马太守不会请他。记得当时还是四下搜罗了些古籍,才将这大佛请来了。

这一次

他倒是收了金银俗物。

不等马太守去查,很快,此事原委就浮于面前。

李夫子家中幼儿前几日玩闹摔折了腿,如今还在四处寻找名医,正是缺药钱的时候。事关他幼子安危,那些虚无缥缈的清高之气,李夫子自然顾不及了。

马太守听闻这消息后,立刻就回府了。

踢开门进去之时,姜晨擦着那把这具身体的父亲赠来的长弓,见到马太守突然闯来,也没有任何惊慌失措的神情,不慌不忙理了理衣角,站起来。

他只是淡淡,极为平静看过来。

那一眼,竟让马太守心中一凉,当即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这一个孩子看在眼中。他的来意,他其实也清清楚楚。

他长久没说话,只好由姜晨开口,驱散了这种宁静的诡异的气氛,父亲此来有何要事?

马太守回过神来,咳了一咳,你看呢?

他不自觉用了平等的语气,也不再想像从前那样说教了。

姜晨随手放下长弓,语气平淡,可是因李夫子的家事?

马太守:你又如何知晓?一个伤残之人,无论仕途又或其他,都近乎无望。李夫子捂住此事都来不及,今次是因为那家书童多嘴,此事才泄露了。看文才近日举动,他显然知道李夫子家中之时。

夫子近来身上多了一种药味。

那又如何?

姜晨抬头看着他,知这位太守恐是已经完全忘记了他来之时死去的那个女人了。良久,姜晨平静回话,语气近于陈述,是因此药,母亲从前用过,佛念记得。治疗筋骨淤伤的药。不但如此,这位夫子平素悠悠授课的姿态也不复从前,时不时对他失神。不需多想,即可知对方家中的孩子出了事情。

马太守脸色当即难看下来,你你这是怨为父么?

孩儿不敢。

马太守:这孩子擅长让人欣慰是真的,但他似乎更擅长让人不开心。

不过是治些跌打损伤的药罢了。近来习武,教习以为武人必须要懂些伤筋动骨的救治方法。孩儿有随他学习一二,因此有些印象。

马太守看着他,仿佛下了决心。带着他去了公堂。

后堂摆着一具白布蒙上的尸体。

仵作见他过来了,恭敬道,大人。继而看到姜晨,下意识挡了挡尸体,皱了皱眉。这

大人家的公子才七岁,他怎好将孩子带到这种不吉利的地方

马太守全无避讳之意,指着尸体幽幽提问,那不如看看,此人如何死的?

大人!仵作呆了呆,正要阻止,被马太守挥手制止。

姜晨面不改色,父亲又在考我?

马太守没有回答。

姜晨走近时,微微的腐朽之气传来。他难得皱了皱眉,垫着袖子拉开了白布,只见得一张青白都生了尸斑的脸,扫了一眼,又覆上了。

马太守问,身体上可还有其他伤口?

仵作颇为担心地看了看姜晨神色,无。

如何?他转头来问姜晨。

也许是看过的死人太多。

姜晨不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隐隐觉得,原本白净的手无数血气氤氲,缭绕。那也许是,从灵魂里带来的罪恶。

然后,在一片突然沸腾起来得包围着自己的血色之中,在围着他讨债的质问声中,他意外地听到自己的声音,极为清晰,鼻腔里楔进了一枚铁钉。

继而是一片嘈杂的慌乱。

佛念!!

小公子!

小公子~

二哥。

姜晨听到有人这样叫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