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狄没过两日,便将碎成三瓣的玉佩又拿到姜羽这儿来,请姜羽替他修好。
玉佩交给公孙克后,赵狄没有急着走,而是留了下来。姜羽让人给赵狄上了杯茶,闲来聊两句。
这几日,赵狄回府去以后,出于谨慎考虑,又让自己的人检查了一下玉佩上的东西,真如公孙克所言,是慢性毒药,日积月累才会产生效果。赵狄命人查了自己曾找过的工匠,都是很普普通通的工匠,排除了这些人,赵狄心里有了数。
这几年,姬孟明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难以控制,这已经让赵狄感觉到不满,反正孩子已经生出来了。姬孟明不想干,还有孩子。
听说睢阳君去探望过石大人了?
是,前日去的,石大人看上去不太好。
赵狄比石襄思虑更周全,自己的玉佩刚出事,石襄就被府里的小倌儿刺杀,他一联想,便觉得这事不是偶然,是有人在同时针对他和石襄。
无疑姬孟明的嫌疑是最大的。
只是不知道石襄那边有没有证据,那日他去石襄府里问过,石襄语焉不详。
不过,姜羽也不能不防,毕竟这两件事里,都有他的影子。
其实,赵狄还想过一个人,那个曾经在年节时,杀了他的儿子和石襄的儿子,引起他和石襄争斗的那个人。但这回的事情,与上回的又有所不同,上回那人意在挑起他和石襄的矛盾,让他们斗争,这回却是直冲着他们来。
重重的谜团缠在一起,让赵狄最近头发都白了几根他的夫人赵尹氏自从那日自己把她关起来后,又跑回了娘家,他还得去把人哄回来。真是只知道添乱。
赵大人,赵大人?姜羽连喊几声,赵狄都没有回答,赵大人在想什么?
赵狄猛然回神,有些疲惫地笑了笑:只是近日有些劳累,睢阳君不必担忧。
姜羽手里握着茶盏,轻轻晃着杯里的茶水,闻言道:赵大人是国之栋梁,需得保重身体才是。纵使晋侯殿下年纪太轻,不能体谅大人为晋国的良苦用心。
赵狄眼神微凝,看向姜羽:睢阳君这是什么意思?
姜羽放下茶杯,抬起眸:赵大人还需要姜某再解释一遍么?
赵狄微微蹙眉。
姜羽道:赵大人想必知道,石大人将那少年买进府里时,当日在市场上,姜某也是有见过那少年的。
听说过。赵狄道,来龙去脉赵狄都很清楚,先是钟离君不忍少年被打,才把少年买了下来,接着石襄便来了,姜羽本想替钟离君把少年保下,最后还是被石襄讨去了。
依睢阳君的意思,莫非那少年有什么问题?赵狄问。
有问题,姜羽说,问题不小。虽然当日少年脸上满是脏污,但姜某看他容貌,依稀觉得像一个人。
谁?
姜羽垂下眼眸,轻声道:贵国君主,晋侯殿下。
赵狄目光一凛:国君?
正是。姜羽道,钟离君也在,赵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问他,赵大人不相信姜某的话,总不会怀疑钟离君的品行。
少年一进府,就被石襄日夜宠爱,除了府里人,外人哪见得到?况且,在出事前,赵狄又怎么可能会去在意一个小倌儿?而在出事之后,少年已经死无全尸。
这还是赵狄第一次知道,少年的容貌竟与晋侯殿下有几分相似。
这说明了什么?
第一,石襄一直对晋侯心存觊觎,第二,幕后之人知道石襄对晋侯心存觊觎。这种事他都不知道,外人又怎么可能知道?除了姬孟明本人。
还有一种可能,赵狄藏着猜疑的目光看向姜羽,他知道在姜羽刚来曲沃时,和姬孟明私下见了一面,两人摒退左右,单独聊了一个时辰。
但仅凭这一个时辰,应该不足以布置这些赵狄心中的猜疑淡下来。
如果真是姜羽,他把这个告诉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
睢阳君的意思是
赵大人还看不出来么?姜羽说,姜某只是给赵大人提个醒,侍奉这样一位主君,是否值得?赵大人、石大人为晋国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却被主君如此猜忌姜某真为大人不值。
姜羽所言,正中赵狄下怀,给他那多年隐藏于心底,蠢蠢欲动而未能宣之于口的欲望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借口。
不瞒赵大人,姜羽说道,其实初到曲沃时,晋侯曾召见过姜某。
哦?
那日殿下对姜某说,希望姜某能助他铲除奸佞,重掌大权,他愿许三座城池给燕国。
赵狄心头微微震动,他一直没把姬孟明当回事,一个空有爪子,却没有獠牙的孩子而已,再嚣张能嚣张到哪里去?没想到一个孩子还有这样的思虑。想杀他,并且还付诸行动了。
看来睢阳君没有答应。赵狄语气有些讥讽,或是表面上答应了,实则阳奉阴违。
姜羽叹了口气:赵大人,姜某也是迫不得已。晋侯殿下是一方诸侯,姜羽不过是燕国一个小小亚卿,不敢违逆晋侯,但晋侯所求,又实在太难为姜某。
赵大人手里握有日月阁,整座曲沃都在赵大人监视之下,您和石大人一人握着晋国一半军队,想要以一己之力单挑你们二位大人,姜某可没这个胆识,也没这个本事。
所以,在姜某看来,选殿下,不如选您
话到这里,已经非常明白。
赵狄的心砰砰直跳,眼睛紧盯着姜羽,他的野心第一次浮出了水面。
石大人不过是个酒色之徒,仗着祖宗家业,方才能有今天,但石氏以姜某看来,已呈衰弱之势。
怎么说?
姜羽道:赵大人也该多去听听平民们的声音,赵大人别看不起平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石氏早已实力民心。赵大人可曾听过相鼠有皮,石而无仪!石而无仪,不死何为?的句子?
当初姜羽在平陵受到石氏子石虎的怠慢羞辱,便改编了《相鼠》篇,命人传播,原本他改的是虎而无仪,没想到石家人是真不受晋国人待见。他稍加推波助澜以后,这诗句便自发地传播开来,并且把虎字改为了石字。如今这诗篇在晋国几乎是口耳相传,人人能颂了。
赵狄当然听过,还暗地里拿这句子嘲笑过石襄。毕竟街头巷尾那么多人,石襄就是气,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砍了,禁是禁不住的,便越传越广。
主君难堪大任,对头已露衰败之势,这似乎便是他赵狄功成名就、名扬天下之际。
但赵狄还有一点顾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