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紫算(1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能分到四成李老三已经很满意了,虽然人是自己找的,但是手艺是大松的,而且从今天大松的表现来看,即使没有自己,大松肯定也会找到很好是主顾,而且,就算是四成,也算是教会了他一门手艺,要知道,这才是最难得的啊。

第43章盘炕

第二天一大早宋府的管家就赶到了张家村来接张榛,赶的是一辆马车,这下张榛是有些震惊了,要知道自从他穿越一直以来就没见过车马这种稀罕东西,时间长了也就自动知道了这肯定是一般人家用不起的东西了,最起码张家村一带是没人用得起,这宋老爷,果然不一般啊。

不说张榛没见过,就连李老三也是只听说过,心里惊讶,身体更是不敢乱动,乖乖,接他们几个人就派上了马车,这宋老爷真是大方啊,万一给人弄坏了他们是赔也赔不起啊,李三嫂和他的情况差不多。

一行四个人坐在车厢里,都没有东张西望或者乱摸惊叫,在车厢内一直观察他们的管家不由高看了他们一些,虽然这群人都没有太大见识,但是教养倒还可以。

只是管家不知道的是,对于李老三夫妻来说,因为害怕损坏了别人贵重的物品是不敢乱动,而且自认为是一村之长的儿子,大喊大叫显得太没见识,丢人。而对于张榛来说,惊讶也只是暂时的,飞机高铁都见过的反而对马车流露出太过惊喜,那才是真正的贻笑大方了,况且这马车只能说罕见了一些,奢华是算不上的。至于徐子嘉,这种东西以前见得用得很多了,并没有什么好探寻的地方。

到了地方,管家带着他们下了马车,又领着他们进了大门,绕过家里几个仆从,介绍道:宋湾是宋老爷的老家,老爷致仕后想念家中就回来了,我先带你们见老爷,老爷是一个宽厚的人,有什么合理的要求尽管提。

原来宋老爷以前是个做官的,怪不得昨天那么多村长和老爷对他马首是瞻,张榛更进一步知道了宋老爷,心里也有了更多的计较,至于管家说的宽厚什么的也没有放在心上,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见了张榛,宋老爷道:我希望早点弄好,小兄弟,没问题吧?

张榛也不给出具体的时间,只是保证到:宋老爷请放心,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的。

宋老爷听了倒是很满意的样子,关心道:那就好那就好,不知道各位吃早饭了没有,没有的话我让下人去准备一些。

张榛摇头道:就不耽误宋老爷的时间了,我们在家已经吃过了,现在就可以去开土了,早点弄完都放心。

宋老爷没有强求,笑着道:那我就不多说了,就让管家带你们去吧。

管家把几人带走,说着宋老爷的要求:主要是快点做成,当然也要保证效果,我们老爷是大方的人,做的好还会有奖励呢,哈哈,你们啊,好好干就是了。

嗯,只是还要劳烦管家大叔带路了,不知府里有多少女子和哥儿的闺房,我和李三不方便出入,需要内子和三嫂去盘炕,我们就不进内了。张榛把他们之前的分工说出来。

还挺知道礼数的,管家心里更加满意,只是还有自己担忧的地方:不知道夫人和您盘的可有区别?若是质量不一般,也是不好。

张榛肯定道:并无多大差别,且内子心细,只能优于我,不会出现效果问题。

管家这才放下了全部顾虑,本来老爷打算在张守松盘炕时让家中的哥儿和女眷都到厅堂聚集,这样也就避免一些尴尬,现在倒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一共需要盘十个炕,四个人花了一天半就完成了,对于这个结果宋老爷自然是很满意的,他以为至少要三四天呢,结工钱的时候又多给出了四两银子,一共就是三十四两。

分给李老三他们的是十四两银子,如此一大笔的收入,用不到两天就得到了,李老三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激动,那么这样算下来,他一年里就能得到过去二十多年才能攒到的钱。

徐子嘉也是心里很惊讶,他们过去那么久才攒够了三十多两,这两天就那么多了,不由道:那阿榛,如果我们只做这个的话,会不会攒钱更快一点?

张榛摇头,宋老爷到底和他们不是一样的人,这边像这么富裕的也没有几家,而且盘炕确实很容易学,这个算不得长久之计,我们只能在今年赚一把,等到别人把这个也琢磨透了,到时候人都会做,这就不值什么了。

徐子嘉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点,不只是张家村穷,就是张家村一带的村子里也没有特别富裕的,也就宋湾富裕一些,宋湾离他们有些远,而且位置好,良田也多,不然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做官的老爷。

果然接下来这几天,虽然陆陆续续到了其他村长和老爷家里盘火炕,但大多也就一两个炕,生意不大不说,接完这边的生意也没几个人来找张榛盘炕了。

张榛早就说过不会把这件事情藏私,村长已经告诉了其他村民冬日里可以盘炕取暖的方法,周围其他村的村民见状也去问自己的村长,或者是找亲戚问,慢慢大家也都掌握了。

最后张榛一共通过盘炕赚得了四十多两银子,说实话,这也超出他的意料之外了,加上原来的三十多两,找村子里的人盖上砖瓦房是不成问题了。

我说啊,当家的,我们去不去啊?李三嫂问道,今天上午有人来给李老三送信,说想请他去盘个炕,但是价格要便宜一点,一个炕五百文,现在大家都会了,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接这活了,五百文其实也不少了,那人要盘五个呢。

李老三没说话,躺在自家烧的炕上,当初自己给大松说好了,一个炕二两银子,谁来也不能少,但是五个炕二两多银子呢,过了这村没这店了,他知道接下来,这样的生意就不好接了,现在也很犹豫,要是去的话,肯定要瞒着大松,感觉心里不踏实。

李三嫂看他没说话,知道他心里也犹豫着呢,在一边拿起了针线道:他爹,你可要想好了,虽然现在手里的钱够儿子娶媳妇了,可我们将来最低要备好两份嫁妆,兰兰是个姑娘,长得也差不多,将来不用愁,就是小风啊,一个哥儿,将来嫁妆肯定是少不了的,嫁人之后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我们不疼他,谁疼他?

说到自己的几个孩子,李老三最终还是松动了,咬了咬牙睁开眼坐起来,手掌用力的拍了拍大腿,下决定道:成,我明天就去,不过这事儿你嘴巴可得把把牢点儿,别让大松知道了。

嗯。李三嫂自然知道,但心里难免有些不在意,当家的帮大松那么多忙,她没见到大松那一日的表现,想着那些大主顾都是当家的拉的,大松只不过是出了个点子而已,要是为了这点小事跟当家的犯上,那才是以后没得说了。

第44章进山

进入到腊月之后,人们又逐渐忙了起来,村子里也都热热乎乎走动起来,有债的赶紧去还债,不然过两天人家债主亲自来催了就不好看了,收债的赶紧找人,反正今年的事今年了结,拖到明年又是另一个说法了。

村子里也集结了一帮年轻人准备进山,到时候抓着的猎物大家一起分,当然多劳多得,也别指望着混个人去就能得到好东西。

进山的人群是腊月初三出发的,等到腊月初七才回来,现在冬天本来猎物就少,如果不深入里面根本找不到,而且需要好几个老练的猎户带路。

人群回来是傍晚时候,夕阳的余红映衬着远远近近皑皑的白雪,一大群人疲惫不堪的到了村口,村长早已等待在那里,到时候如果瓜分猎物的时候发生了争执也好主持公道。

等在那的当然不止村长一个人,更多的还是家里的亲戚,这几天没日没夜的担心会不会在山里面出了事儿,又害怕没有抓到猎物白去了一趟,手里拿着一些衣裳,等着回来的人披上暖和暖和。

今年的猎物和往年没有多大差别,两匹狼,一头野猪,更多的是兔子山鸡被人拎着,远远等着的人看见了心里都稍微放松一点,有东西就好,有东西就好,就怕忙活几天什么也没有。

但走近之后,人群中就发出了吵闹声和哭喊声,那肯定是有人出了事儿,虽然几乎每年都会有人出事儿,但是肯定都存着一丝侥幸,想着不发生在自家头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