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紫算(4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夫夫两人就开始在吉江州各处乱逛,大多数都是那些文人学子比较容易聚集的地方,可以打听出来今年各地特别优秀的才子经常出现在哪里。

临阳的郭子丰在同辈中很受好评,听说自幼便有雏凤之才,令水的于远歌是被附近几个县令一起推举赞赏的,还有吉江州府城七岁咏雪的少年才子薛引苌,这些目前是州试第一呼声最高的三位。虽然很有可能还有不少黑马,但张榛觉得这些已经够了。

徐子嘉接着他的话道:薛引苌的踪迹最容易打探,他喜好读书,最爱的莫过于在居峰书斋读书写字。至于为什么不在自家?多半是因为居峰书斋是吉江州最大的书斋了,藏书之巨,外人是远远想像不到。

张榛觉得自己又要花一小笔银子了,感叹道:那居峰书斋的要价真是高啊!

徐子嘉觉得好笑,提醒道:莫要忘了,我们只在一层看书就好。

一层一个人一时辰也要五十两银子啊,这都是抢钱吧!张榛深深觉得自己做不得一个奸商,不是他不想,是他奸的程度和这些人一比,实力不允许啊!

不过薛引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三层的,我们不一定会遇见他。徐子嘉担心如果刻意一个时间进去太引人注意,薛引苌一般是黎明就到了,彼时书斋才开门,入夜才归家,书斋只剩下和薛引苌手谈的友人。

我记得书斋是不允许在里面吃饭的,午饭时我们倒可以去碰碰运气。

第87章残局

第二天两人特地收拾了一番去了居峰书斋,两人交罢钱进了门,内里不过数十人,均未发出大的声音,看见两人进来也未曾多看几眼就继续看手上的书了,毕竟,在这里,时间真的是金钱了。

敢问小哥,棋谱一类的书籍摆在何处?张榛问着在整理书籍的书童。

书童把手里的书放下,指着不远处左边大大的书架道:那一架便全是了。

多谢。

两人到了发现确实有不少棋本陈列,张榛看不太懂,徐子嘉挑选一刻钟选出三本书,两人抱着书另拿一副棋子坐在桌子上下了起来。

落子无悔,张榛虽不知道怎样下才算高明,但事先已经演练过了,每当对方落子必要沉吟一番,把已经早就瞄好的位置落上棋子。

俄而午时已到,棋盘似乎陷入了死局,张榛一方实在解不得困,偏偏白子还有一小半,过了大约一刻钟,来看热闹的倒有几个读书人,但未见到三楼有人下来,张榛有些着急,反倒让其他人都以为他是想出路想急出了汗。

入眼一看,深思也凝重了起来,留在一层的人逐渐都朝这边靠拢。

白子飞罩,黑子尖顶夺取角空,白棋看似有力转余地,实则一招错落满盘皆输,好棋啊好棋!一书生面相的人忍不住喝彩道。

那声音把整理书籍的书童视线引了过来,看清是何人后反而没有出声计较,只低头专心整理书籍和残卷。

左等右等等不到薛引苌出来,张榛索性对着刚刚谈论的书生道:不知公子可有方法来一解此局?

那书生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是我不该的,观棋莫语,只是公子力邀,小子愿尝试一二。他本身自诩对棋有精通,却不想如今观棋却没有解法思路,忍不住有些手痒。

这是小子嘉早就设好的棋局,很难开解,张榛也不指望他能知道,站起身道:此局在我手中已若死局,不若公子解惑一二。

那书生听他这样说也笑着坐下了,观察半晌终是落下一子,徐子嘉镇定自若接上,形势反而更加明朗。

怪道,原来此处才是最大的陷阱。书生后悔不跌,他看似刚刚走了一步生路,其实把自己又陷入另一个僵局。

既然生路不是生,书生犹豫片刻找了个最不惹人注意的点落下一子,徐子嘉进退有度,并不相逼,没有理会那一步棋子,专心收网早就织好的局。

如此几番下来,书生脸上已见汗珠,最后不得不站起身来道:公子实乃国手当之,季晨甘拜下风。

徐子嘉手微顿,同样站起身来道:不敢当,此局其实并非我设,实乃偶然观得一古老残局,今日来居峰书斋就是为了查查古籍,看看是否有破解之法,我二人在此演练,不想让公子误会了。

听说是古书残局,季晨更加感兴趣道:可否容我记下这棋局,仔细研究一番。

这是自然,况且家内还有五张残局,有劳公子费心这一张了。

听说还有五张,季晨的好奇心已经被高高调起,又不好意思说让别人都拿出来让他看看,只好佯装道:是否也会拿到书斋来揣度?

徐子嘉摆手:这倒不必了,今日已经看了许多书,再来也不过这些,我要去其他地方找找了。看到季晨有些失望的神色又补充道:不过如果公子愿意,可以随在下去看看。

季晨马上道:甚好甚好!说完觉得自己表现得太过急切,又有些不好意思笑了。

随行的不止是季晨一人,其他另有两位书生也想来看看,张榛并未从铺子直穿到竹林,反而绕行了一大圈,此地尚且清净,公子以为如何?

虽算不得茂林修竹,但已经甚是雅致,季晨道:此地风光正好,劳公子有心了。

张榛去铺子把准备好的残局棋书拿来,小苗在旁边伺候茶水,三人的小厮陪着帮忙,其余四人专心研究棋谱。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一张棋谱也未曾研究通透,虽有竹林遮光,但正值午间,几人都热得不行。

徐子嘉看时间差不多了,提出:正好午时刚过,不如带几位公子去解了腹中饥饿如何?

季晨也确实饿了,开始破局未觉,后来越来越热,也察觉到腹中空空,但不好意思说,此时得了问,自然回应道:还是公子思虑周到,今日我做东,大家共饮杯中酒。

徐子嘉没说话,率先起身走在前,其他人也紧随其后。

此地徐子嘉自然是轻车熟路,已经过了最开始的惊讶,其他人却是头一次见,啧啧称奇:五步一换景,十步一天地,我怎的从来不知道此处?

踏在水面的浮桥上,季晨同样赞叹:步入水中而不沾湿鞋袜,确实构思奇巧。

几人到的时候张榛已经把饭菜全部做好,在溪边摆了一桌子,溪水却比桌椅还略高一些,酒水用托盘盛在水面,随手取来。

一进入铺子,内里的凉爽就通透了许多,三人觉得心里一阵舒坦,又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不免更是饥肠辘辘。

这竟是家馆子!姓刘的那名书生后知后觉道,我自以为已经很是了解吉江州大大小小的街巷,居然不知道有这种奇妙的地方。

张榛走出来笑道:这个怪不得刘公子,不过是刚开始罢了,今日能迎来几位贵客,也是荣幸,请落座。

几人本就饿了那么久,又看到了一桌子的美味珍馐,美食的香气早就已经暗中俘获了味蕾,闻言都客气坐下,只待大家一起快些开动。

缘不知道这是张兄家中的产业,今日就叨扰了。季晨客气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