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还有好友愿意来?这倒是季唯没想到的,也是书生?
之前在书院,宝山总帮忙。还说若是我有什么能挣钱的活,也要叫上他。
那成,大溪镇的人多些,就由你和你好友一同来送吧。至于家里那个识字的汉子,就让他去白沙镇送。
反正识字总不怕。
白沙镇就在大溪镇隔壁,一道顺路也行。
那你收拾收拾,去我那吃中饭。大家吃完,你跟田哥一起过去。田哥就是识字的汉子,工人众多,要不是此人识字,季唯怕也忙得记不住。
文宣没推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就跟在季唯后头去了北街。
作者有话要说:地雷加更还剩一发~稍后缓缓再补:D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陆少校、紫月阁主1个;
第66章
顾忌到都是一群大老爷们儿,饭量不小,吃的东西也多。中饭的土豆焖肉,西红柿炒鸡蛋和蘑菇豆腐汤,季唯都是用盆为单位。
菜色虽不算多,但分量极足。
不管是干力气活的汉子,还是书生文宣,都敞开了肚子狼吞虎咽。
要不是在季唯这,他们只有等到过年了,才能这么大块吃肉,毫不顾忌。
多吃些,下午才不饿。季唯怕他们不够吃,就没跟他们一桌子吃饭。自己端了个盘子,在热腾腾的米饭上扣了一大勺土豆焖肉。
米粒颗颗饱@满,浇上浓郁的肉汁,染上了一层油光,混合着大块的土豆和猪肉,看起来更有食欲。
土豆炖的软烂,入口即化,还有三肥七瘦的猪肉块,下锅时熬出了一层肥油,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咸香的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
扎实的蒸米饭,配上分量极足的菜肴,五个人吃的肚子滚圆,瘫坐在凳子上揉肚子歇息。
趁这功夫,季唯又交代了一遍注意事项,把文宣和田哥分在一块,让长柳镇的两个提着几大盒子月饼先行走了。
由于两人配送的地点就在镇上,季唯就让他们先拎了小部分的月饼去送。等到送光了,再回来拿新的。
也免得多拿了月饼,空拎在手上消耗力气。
剩下三个人,文宣要去大溪镇,另外两个一道同去白沙镇。再加上白沙镇跟大溪镇同路,季唯就借了牛车,等着林二嫂吃了中饭,出来换丈夫摆摊,顺便把牛车赶来,三人才把月饼礼盒全都提上牛车,一同出发了。
后院少了几个干活的人,就显得宽敞不少。
这几天忙着烤月饼,季唯分不出心管理商铺。终于把月饼订单都出了,他才开始整理堆在角落里,早已经制作好的木架子。
这木架四脚支地,中间由抛的光滑的木板隔成了上下三层,有近一人高,是季唯画了图纸,专门请李木匠帮忙赶做,昨儿个才做好了送来的。
不过他一直没空搭理,就把木架子堆在角落里。
季唯先把木架擦了一遍,铺上一层干净的碎花布料,又在四周钉下钉子固定布料。
这木架是用来摆放糕饼,自然不能马虎。出于干净考虑,还在每层隔板上,铺上油纸。
你们把做好的冰皮月饼拿出来季唯冲院子后头喊了声,没多久就有两人各报了个大盆子,撩开帘子走出来。
盆子又大又深,堆满了白色的冰皮月饼。
季唯把冰皮月饼挪到木架,跟两人一起把木架搬到临街的店门口。
关了好几日的铺子开张,因着在角落里,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只除了隔壁。
哎哟,你们可算开门了。郑英红听到动静,就从铺子里跑出来,看到他们一起搬出来的木架子,有些咂舌。
这是啥?吃的?
老板娘不如尝尝,这是月饼。
月饼?就是那个月饼?
郑英红是个生意人,对这些新东西的消息还算是敏锐。月饼在读书人的圈子里骤然火起来,不少人都在到处问着月饼哪儿有卖。她店铺开在北街,有些人就问到她这里。
可是她也不知道啊。
被问的人多了,终于也跟着好奇起来。
应该就是那个月饼,你尝尝?季唯笑了下,取了块月饼递给郑英红。
那我就不客气了。郑英红性子爽快,也不跟季唯扭捏,接过他递过来的月饼,掰成两半。
她手里拿的正好是红豆馅儿的,豆泥细腻泛着紫红,凑近了有股子淡淡的甜豆味道。
郑英红咬了一口,细细品着。
冰皮软糯,又是在井里镇了半日,入口弹牙,再加上清甜可口的豆沙,比起不少油腻又厚重的糕点来说,很是开口。
你这皮,可是用糯米做的?郑英红做的是面食,对吃比一般人要敏锐不少。
这种雪白雪白的颜色,再加上软糯的口感,除了糯米,她不作他想。
季唯也没反驳,但也没承认,只是微笑着看她,问她口味如何。
好吃啊,难怪这么多人跑来问我。
哦?
郑英红吃人嘴短,又看季唯对此颇感兴趣,就跟他说了下这段时间以来,熟人托她打探月饼之事。
季唯听了,抚掌大笑。
那老板娘现在,可是知道何处能买月饼了。
就冲我吃了你开张第一块月饼,也得帮你多说道说道。正好隔壁店里来了客人,郑英红忙着招待,不多说。
你要饿了,就来我店里吃碗面,有客人,我先走了!
郑英红面馆位置靠外些,不像季唯盘的这铺还被墙角挡着。再加上她待客热情,时常会跑出来闲聊拉客,生意虽算不上顶好,但也不太差。
比起安槐之前的生意,可谓是天壤之别。
季唯专找李木匠要了个木板,刷了白漆。中午饭时,让文宣在白漆板子上画了月饼,又写了冰皮月饼四个大字。
此时搬出来,提着白漆板子往街头上一站,配上他季唯的鼎鼎大名,倒也显眼的很。
月饼!冰皮月饼!中秋必备的团圆月饼!
四种口味可供挑选,红豆绿豆芝麻花生蛋黄馅儿!
买十送一!头十个免费品尝!
就算季唯看起来一副可亲模样,但有些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目光一扫过来,人就跟着闪了,根本不敢靠近他。
季唯看这青年身着锦袍,头戴冠帽,一副翩翩公子哥儿的模样,就晓得是个不差钱的,赶忙上前一步,指着白漆板子介绍道。
这位公子,我看你玉树临风,一表人才,不如来看看?
额?你是季唯?那青年被季唯堵住,上下扫了几眼,才认出这就是前些日子,当街暴打刘庆的混子季唯。因其改邪归正,不少人在私下热议。
原主大都在东西二街活动,甚少来南北街,这青年也没怎么听说过,还是托了刘庆的福,才在这片有了知名度。
正是在下。季唯对青年认出自己一点不意外,却没想到是为了刘庆。
上回你痛打刘庆,我就看得痛快。青年低头扫了一眼白漆板子,看到月饼挑了挑眉,月饼?可是《明镜台》扉页上所写的那物?
就是它!来瞧瞧?季唯看他感兴趣,立马趁热打铁。
青年作为读书人,自然是不能没听过明镜台,没听说月饼。早就心痒难耐,一听季唯的话,顿时勾起了兴趣,跟着他走了。
就是这个?青年好奇地绕着木架子走了一圈,嘴里啧啧称奇,跟图上画的几乎一样,上头的花纹是印上去的吧?还挺精细。
这是定做的模子,印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