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农家老寡妇(2)
“娘,你醒了。”有人惊呼一声,原来的哭声断了,接着就是乱糟糟的一片,好在,大家可能都知道老太太要休息,有些人就退了出去,当做自己的事情,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当照顾老太太的,自然是照顾老太太,还有人已经进了厨房里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白粥端了上来。
王老太太喝了些白粥,让人出去,自己躺下睡了过去,而照顾的人大至也知道老太太这是心情不太好,并不怎么想要见她,所以也没有留在屋子里,出去之后到也没有发出声音,只坐在门口开始做起了针线。
现在家里没钱了,房子已经被房了出去,老四也不见个人,他们一大家子不得不搬到了老宅这边来,这边房子本来就不宽,再加上已经多年不住人了,现在收拾出来,也就一房人能有一间屋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婆婆又病了,她手里那点银钱早就已经贴补进来了,自然是要多做点活计,要不然这冬天怕是没法熬过去了。
而里屋里躺着的王老太太也不好受,看过发现也就是发烧了,多空间里拿出退烧的药,吃过之后,这才躺下,准备着睡一觉,再去查看记忆,其实就她本人来说,她其实是拒绝的,什么不好穿,非得穿到一个老太太的身上,表示不开心了。
等到再次醒过来,发现屋子外面有人坐着,也没有起身,拿了热牛奶出来,小口的将一杯牛奶都喝完了,再次闭上眼睛,开始查看原主的记忆。
然后,看过记忆之后,她真的有种日了狗的感觉,特么,这老太太不止是蠢,居然还会自找麻烦,这也是没谁了,要知道老太太娘家并没有兄弟,当年她爹可是将所有的家产都给了她做陪嫁,还能将日子过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特么,别人都是家里有人恶婆婆什么的,她还真的没有,要真算起来,她自己算不算一个?
原主出生就及得家里的宠爱,再加上王母当年生她大哥的时候伤了身子,一直就没有怀上,后来她大哥在十五岁那年跟着去当兵,结果就一去不回,这让王家老两口伤心了很久,要不是当时王母再次怀孕,怕是没有办法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走出来,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怕原主是个女娃子,也得到了全家人的喜欢。
后来,王家更是将所有的产业给了原主做嫁妆,这加起来可是有五千两银子,这算是一笔不错的产业了,再加上嫁给了谢老头,虽然谢老头是个没爹没娘的,早年更是独自出去闯荡,也赚下了一份产业。
当年他们成亲的时候,两家加起来的产业,不少于八千两银子,这对于农家来说,真的是不少了,谢老头也是有些年法,就想着自己家里有财了,自然是要有个人顶门才行,当时就送了头一个儿子去读书,这一读就是三十年,也就得了一个秀才功名。
可是这儿子心性不太好,从开始读书之后,就从来没有帮着家里做过事情,最开始一年五两,后来就随着进学的地方更高级价格自然更高,再加上纸笔墨书,这一年下来没有二十两银子下不来,后来慢慢的更是多了起来。
刚开始在村子里上学时,都是用的黄纸,当时年纪小,大家都是一样的,还有些人根本就用不上黄纸,也没有闹出什么来,后来进了镇子上去上学,这可了不得看到好些同学都用的宣纸,再不肯用黄纸了,时不时还要些银子说是要和同窗聚会之类的,这一年下来没有五十两是下不来的,银子一年比一年花得多,可是到了十五岁连个童生都没有考回来,家里的银子已经花了不下两千两。
也因为这花钱如流水,原来送去村子里读书的三个儿子,也在认识字后就回了家开始帮着家里做事,而没有继续读书。
好在下面两个儿子为人老实,也非常孝顺,也没有觉得爹娘这样按排有什么问题,家里家外的做起事来也是很顺。
可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了,总是要娶媳妇的,他们家虽然还有不少田产铺子之类的,可家里供着一个读书人,银子每年都花得多,他们也不敢太乱花。
本来娶媳妇因当是老大先娶,再到老二,可是老大不肯娶,说是自己还没有功名怎么能娶,其实说白了就是自己没有功名,可是自觉自己是一个读书人,怎么着也是能娶一个高门媳妇回来,但是明显人家有些身份的,根本就看不上他,那里会将女儿嫁给他,可是纸门的女儿他自己又看不上,自然是不愿意娶。
最近到了十八岁都没有娶上媳妇,已经十六的老二自然是不能再等了,再则这三年家里又花去了一千两银子,再这样下去,怕是连媳妇都娶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