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崛起[系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唐崛起[系统]——李松儒(6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身着白袍的年轻人飞快道,一口标准的大唐官话。同时也透露出了这辆怪车目前的处境显然车停的不是地方。虽然前方不远便是托赫部,但依着年轻人的想法,他和老师应该是从容而恰好地出现在托赫部那群蝼蚁面前,而不是隔着十数里的距离遥遥相望。更让他窝火的是身边出行的工具突然撂了担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修好。

不急,我们已经到目的地了。

或许是年轻人的语气有些急,被他称为老师的老者颤巍巍地钻出钢铁怪车,语气不急不缓道。同样的大唐官话,同样的东亚人种,踩着匍匐在地的黑甲武士,老者慢悠悠地走下来,伸出一只干瘪皱巴的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白发,凝神看向远方。

有风吹过,老者身上的白袍被风吹得荡起,露出里面单薄的,明显不符合这个季节的衣物。然在老者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畏冷,只有习以为常的自在。

金山山脉啊老者随口感慨,又像是安抚自个的学生:从极北到这里足有万里远,我们一路能开车过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弯腰在车前检查着什么的年轻人低声抱怨:圣域明明有飞空艇的,如果不是

慎言!老者出言打断了年轻人的话,不在意道:从圣域到这里飞空艇也得走半月,还不如开车快。这倒是老者真实的想法,开车和坐飞空艇同样的耗时,前者自由自在,后者被困在小小的飞艇上诸多不便。纵是这次有人故意为难不肯让他用飞空艇,却误打误撞贴合了他的心意。念头一闪而过,老者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很快道:如果皇家术士协会的情报没有错的话,当年庄维术士留下的笔记应该就在托赫部了。

年轻人的注意力被庄维术士四个字吸引,想到他和老师这次前来的目的,忍不住问:时隔这么久,庄维术士的笔记还能保存下来吗?

在他心中这可不是几年几十年的事,而是几百年过去了,如果不是术士,不知道笔记的价值,又有谁会认真保管呢?

老者不知想到什么,露出几分笑模样,说:庄维术士是圣域最早的一批术士,他留下的笔记不仅仅是奥义记录那么简单,还可能是一件星器。

星器?

年轻人惊呼。他虽然在圣域长大,却只听过星器的名字而从未见过星器。据圣域传说星器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物,每一件星器内都蕴含着无上的奥义。早些年的圣域到处都是星器,术士的吃穿住行全部依赖于星器,甚至连交流都是通过星器。可惜圣域后期不知出了什么变故,残存下的星器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在圣域,只有那些古老的家族内才能偶尔见一两件星器。不过,如果庄维术士留下的笔记真是一件星器的话,倒无须担心保存的问题。因为哪怕他没见过星器,也听说过星器的坚固,非圣力无法破坏。

这些念头在年轻人的脑海翻腾,只听得老者感叹道:庄维术士生活的年代正逢圣域的黄金年代,星器是术士的必备物品。我曾在圣域图书馆看过一段记载,那个时代的术士都习惯用星器来保存自个的研究记录。庄维术士应该也不会例外。可惜他摇摇头,语气低沉道:比起现在,那个时代的圣域才是术士心中真正的圣域。想想看早期术士的生活朝至东海浴晨光,暮回圣域享晚霞,可惜可惜

随着老者的讲述,年轻人的脸上充满了向往。他回味着老师的话朝至东海浴晨光,暮回圣域享晚霞。曾经的术士就是这样,日行数万里,多远的距离都可以转瞬即至。可能早晨还在东海访友,晚上便能赶回圣域参与奥义研究,不像他和老师,从圣域到此一路走了半个多月。年轻人心想,虽然世人都称呼术士为仙人,可他知道仙人和仙人也是不一样的。

回过神来似想到什么,年轻人不由急切道:老师,如果我们拿到了庄维术士的笔记,岂不是可以交给协会换取积分?圣水兑换需要

短视!

老者毫不客气地训斥了一句:交给协会固然可以换取积分,可换取的积分能否够换取圣水还两说。与其如此不如留下星器自个研究,只要我们研究透星器内蕴含的奥义,便可以源源不断向协会提交成果换取积分,细水长流地发展下去。

年轻人被老者训斥地脸色微红,忍不住嘟囔道:可我听说除了个别家族传承下的星器,其余的星器都被协会长老会封存了,不让外面流通星器

老者哼了声,没有反驳年轻人的这句话,但显然他的心情不如开始那么愉悦。

不管如何,先拿到笔记再说。实在不行我们就留在这里,加入皇家术士协会。

老者一锤定音,年轻人识相地没有再说下去,重新埋首于修理撂担子的怪车。可惜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怪车依然没有启动的迹象。修理的年轻人心中恼怒,偷偷看了老师一眼,发现老师并没有关注他修理的情况,而是端着一个镶嵌满宝石的千里眼正看向远方。年轻人轻轻松了口气,正打算从头检查一遍看看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就听老师突然道:磨延啜你带人去看看,托赫部似乎来客人了。

来客人是含糊的说法,事实上透过千里眼,老者发现托赫部似乎遇到了麻烦。有另外一批人出现在了托赫部,并同托赫部的人起了冲突。

第102章爆炸

草原进了深秋,白天的日头便短了起来。又恰逢今天阴天,才不过半下午,稍远点便有些看不清人脸。一支支火把点亮,隐约像无数条火龙在半空游弋,紧紧将托赫部围在了中间。

作为依附回鹘人生存的小部落,托赫部的人口原就不多,族内的武士又多被回鹘可汗骨力裴罗征召,跟随回鹘大军一路杀入大唐境内,留守在部落的便只剩下了老弱病残,被火龙一围,气势上无端就弱了几分。与之相对的则是有备而来的另一方。

高大而黝黑的健马上,沈倾墨一身回鹘人的打扮,居高临下地看着被围困的托赫人,神情中是隐约的不耐烦。离他几个马身的距离,安公的侄子安路沿正勒马停在最前面,同托赫部的一位长老急促而愤怒地说着什么。安路沿是个形貌销售,面容有些蜡黄却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这一路昭武后裔隐约以他为尊。鉴于他处事公正,行事颇有担当,沈倾墨倒也不讨厌他。

只是沈倾墨垂了眼眸,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的弯刀,只觉安路沿委实太过优柔寡断。他听了几耳朵安路沿同对方的争执,托赫人各种推诿不认账,言辞之间不断扯皮,并不愿归还昭武圣物。沈倾墨漠然地想,这有什么好争论的?他们一路千里迢迢来这里做什么?为的不就是找回昭武圣物吗?既然知道昭武圣物在托赫人手上,托赫人又不肯给,又不肯答应安路沿拿别的东西换,除了武力抢夺还有什么可说的。

他心中算着日子,离开李流光已半月有余。算上回程两人分开将满一月,七郎应该不会再生气了吧?从晋阳起,他还是头一次同七郎分开这么久,每过一日心中的情思便加了几分。如今眼看就要完成安公的委托,他朝思暮想都是回到霍林河,守在李流光身边,哪有心思听安路沿同旁人因既定的事而争执。

耳听托赫部的人还在否认,沈倾墨摩挲着弯刀的手指顿了顿,漫不经心道:安路沿,我借人手给你,屠了托赫部吧。

此行他带的人手不多,却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手。托赫部虽然占据地利,却因着族内武力空缺,双方的战力根本不是一个等级。他略带不耐烦地想,屠了托赫部只是一件小事,尽快回去见七郎才是要紧的事。

仿如金玉相叩,又如清风拂叶,沈倾墨的声音不高不低正好落入前方安路沿同托赫长老的耳中。安路沿还好,即使跟沈倾墨相处不多,却也隐约听过他的行事作风,只沉默不语。托赫长老却是心中一沉,目光惊疑地看向沈倾墨,正欲脱口的话也被堵回到嗓子里。有寒意自他的体内冒出,顺着脊椎攀升至头顶。托赫的长老试图在沈倾墨的脸上看出说笑的意思,但很快就失望了。

他意识到这个少年说的是真的,这个俊朗的,仿若仙人一般的小郎君脸上全是漠然,看向他的眼神同他看向牛羊的眼神没什么区别对方是真的打算屠了托赫部。长老的脸上浮现了几分畏惧,同安路沿对峙的身影似乎也佝偻了几分。他忍不住想,这样一个漂亮的小郎君怎么会这么残暴?完全不是安史那的做派。

这个念头在脑海炸响,托赫长老在短暂的惊疑不定后,摆正了看待沈倾墨的态度。不再把他当做安路沿的子侄,而是换了一口不甚流利的大唐话,迟疑道:你不是安史那的族人,你是大唐人?

沈倾墨不置可否地嗯了声,冷淡的视线落在安路沿的脸上,无声地催促着他尽快做出决定。

安路沿缓缓点了点头,高举右手正要下令,落了沈倾墨半个马身的护卫突然脸色大变,从马上一跃而下伏地倾听半晌,抬头语速飞快道:公子,有骑兵过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