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皇儿知错了。”
仁宗与皇太后见面,这番骨肉亲情之感人场景,令在场人无不动容。皇帝却目光复杂地望了一眼仁宗,叹息一声,心情复杂地踱出殿外。
“8年未见,云儿越见成熟了。只是这8年,仁宗吾儿可过得安好?”
仁宗搀扶着皇太后坐下,回眸望一眼皇帝的背影,目光亦含满了复杂之色。“回母后,宗儿过得很好。”
“当年你弃王位而去,顾及手足之情,如此大义之举实在令母后心感甚傲。只是吾儿仁宗,即是先皇遗命,又因何推拒?既便让贤,又因何非要离皇城而去?皇城如此之大,岂无吾儿安身之地?”
一番话,令仁宗顿觉难过。
“是了,自古以来,皇亲国戚便是众矢之的。皇儿是怕朝野上下非议众多罢。只是你同皇帝皆为哀家一胞所生,本就亲无间隙,加之又让贤于长兄,此番血脉情意实在坚如磐石难以撼动,又会怕得什么!若你肯留于京城辅佐,我大唐朝岂非如虎添翼!”
“母后,儿臣生性懒散,本就不喜朝政,即便留于京城,实也无甚大为。且儿臣虽独居边南,但如若有需,仍然回来报效国家。”
“听闻皇儿奉旨而来,是为商议玉北及海东之乱?”
仁宗笑了笑,笑容背后却是无尽的沧桑感。“皇兄之威受到威胁,作为臣弟,怎能袖手旁观?”
“如今难得回归朝中,便借此机多留些日,陪陪母后,可好?”
仁宗勉强笑道:“皇儿遵命。”
“哀家命人好好看守仁宗殿,任何人不得靠近半步,只盼皇儿归来那一日。不曾想,竟是8年之后。”说罢,老人家的一双眸子又湿润起来,“皇儿这一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甚是辛苦,午宴之后,便回仁宗殿好好歇息才是。”
“是,母后。”
日上三杆,仁宗王与皇太后同坐一席进膻之后,即刻率众赶回仁宗殿。
该见的人都见了,不该见的人,她竟然没有出现。
“是了,她连见也不想再见我一面。”李世云坐在轿内,思念与痛苦在他的面庞上同时涌现,那双原本深遂的眸子,此刻看起来很是凄楚。
给读者的话:
本书纯属虚构,完全脱离史实记载,如有历史疑问,请做两字处理: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