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普天之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十七章寂寞河中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葡萄垂马乳,杷榄灿牛酥。

酿酒无输课,耕田不纳租。

西行数万里,谁谓乃良图

“好诗啊!实在贴切。”郭宝玉等人抚掌赞道:“不儿罕前年春天奉大汗钦命,治理河中府以来,两年不纳税,百姓从中获益无数,百业欣欣向荣,百姓也心有所依,去年冬天撒马儿干无一人冻死,恢复昔日之胜景指日何待,此乃良图也!”

“过奖、过奖。良图未成,诸人还需努力。”赵诚摆摆手,却又叹道“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耶律与郭宝玉皆心有所感,都低头不语。

“不儿罕大人当之无愧,贫道万里而来,一路上所见,很是感慨。”丘处机道“贫道不才,也曾作一诗曰: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正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生命得消忧!诸位,贫道乃山野之人,浪得虚名,奉诏万里赴西域,只为草芥之躯,能劝大汗早日止歇干戈,清心寡欲,予民休息,以享太平世。”

“呵,真人不愧得道之人,慈祥之心让人景仰。”赵诚恭维道“在下从未去过中原,对真人的名号闻名久矣,听说你的弟子也都是大家,比如尹志平道人,在下虽处大漠也曾有耳闻。”

丘处机身后的一位中年道士,面有得色。

“大人过奖了,来,志平见过不儿罕大人!”丘处机感到很惊讶,因为赵诚为何单单提到自己的这个弟子呢?

“贫道尹志平见过大人!”尹志平上前道。

“不知道长是否认识小龙女?”赵诚问道。

尹志平茫然不知所云:“小道平生只住在道观之中,从我师学道,埋首皓经,素少与外人谋面,更未见过有此名号之人。”

“那你认识杨过吗?”赵诚又问道。

“不曾!”尹志平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噢”赵诚长吁了一声“这我就放心了!”

众人目瞪口呆,不知赵诚为何会这么说,开头以为赵诚想打听故人消息,这会怎么人家不认识,你却放心了?

赵诚笑着道:“众位有所不知,在下曾经遇到一西域商人之子,他曾说要去山东栖霞学道,要与尹志平道长同学。想来,他还是没去吧。”

“噢,原来如此。我门下弟子众多,来我道观中学道的人也很多,可从未见过什么西域人想学道。”丘处机疑惑道。

“想来此人也是虚伪之辈!”赵诚口中称道,他又找另一个话题岔开道“在下愚钝,长春真人是否可以告之在下,何为‘道’?”

“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至,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丘处机抚着白须颇为自得地说道。

“那何为‘全真’呢?”赵诚又问。

“世间道士家之说纷纭,昔年曾诡幻益盛,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之全真也。先师重阳乃一时豪杰,涧饮谷食,耐辛苦寒暑,坚忍人之所不脑瓢,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于道。”丘处机道。

“那所谓‘活死人墓’真有其事喽?”赵诚追问道。

“确有其事,先师学道时曾掘地为隧,封高数尺而成。大人对我道门很感兴趣?”丘处机蜃道。

“非也,平生不对任何宗教感兴趣!”赵诚却让他感到意外“不过,我却知道一种道家拳法!真人虽是神仙,恐怕也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