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皇太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两百九十九章雄图(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过了江以后朱慈炯便下轿步行,天气闷热坐在轿子里面更显心烦意乱,何况朱慈炯在现代好歹也当过一段时间的驴友,走上十几二十公里路本就寻常,身在皇宫稍微做一点比较激烈的运动,身边都能跪上一地唬的面无人色的太监宫女,久而久之,朱慈炯都快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恐怕连亚健康的标准都达不到了。

这次难得出宫一次能走走自然还是多走走,权当做是锻炼了吧,只不过韩赞周实在太像一只苍蝇,没走多远就要问上一句,他妹的你一个养尊处优惯了的老头都能走,凭什么看不起比你岁数小上几倍的自己!

官道的两侧已经一片葱郁,触目所及尽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田中的稻苗在夏日煦风的吹拂下摆动着动人的身姿,再过上两个田里的稻子长成金黄色的稻穗,大明圣武朝亦将迎来第一个丰收之年。

因为朱慈炯的爱民惜民令,农民的负担还不到崇祯时期的五分之一,田地一旦丰收缴纳了田税以后,农民还能为自己留下足够多的余粮,朱慈炯想要实现自己的战略野心,现在面临最大的制约就是人口。

以中国人繁衍人口的超强能力,为何数百上千年的时间人口的发展始终没能上亿?而到了满清时代,因为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人口陡然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达到四五亿的时候才勉强饱和?归根究底还是粮食,粮食永远是制约人口增长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以前的老百姓为了应付高昂的苛捐杂税,被逼的连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养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养个上一两个都已是极为勉强,到最后即便生下来也只能草草埋了,这是现实也是无奈,多养一个很有可能全家人都得跟着挨饿。

另外一方面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医疗,这年头医疗水平低的令人发指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崇祯皇帝生的皇子皇女都有几个因病夭折了呢。

所以目前面对的两大难题就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医疗条件。

因为石传风给朱慈炯带来了周卫东这么一位农业专家,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的问题很快便会被克服,据天眼传回来的消息称,周卫东在安徽与江苏交界的地方开垦了三百亩良田,建起了一望无际的大棚,正在培育新型稻种,也就是后世的杂交稻,不过培育新稻以现在的条件还做不到逆季而行,所以只能耗时间,按照周卫东自己的说法,最迟圣武二年就能培育出第一批杂交稻种,加上派遣出去寻找芋头、花生、玉米种子的人马,圣武二年农业生产必将爆发!

粮食产量提高了三四倍,缴纳的赋税少了四五倍,老百姓手里有了余粮就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子女,届时朱慈炯也会出台硬性法规,严禁将养不活的孩子杀死,否则就将面临高额处罚甚至被判刑坐监等等,十几年后大明的人口起码能增长两三倍!有了人口大明就可以进入极速扩张阶段,对既占之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如此一来,大明便可以陷入无限良性循环当中。

至于改善医疗,尤其是新生儿这一块的疾病防治,一时半会间朱慈炯还没有太好的办法,石传风咋就没给他带一个制药专家过来呢?所以现在朱慈炯能做的只有尽力改善医疗条件,在各地建立医院并开办医校的计划已经在朱慈炯心里有了清晰的规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